-
公开(公告)号:CN117138510A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2311130096.9
申请日:2023-09-04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B01D53/00 , B01D53/22 , B01D3/14 , C01B3/50 , C08F214/26 , C08F216/14 , C07C17/38 , C07C17/383 , C07C21/185 , C07C23/06 , C07C41/34 , C07C41/42 , C07C43/17
Abstract: 一种可熔型聚四氟乙烯生产尾气的膜耦合回收工艺,通过分阶段压缩、浅冷、膜分离、低温冷凝、循环精馏等单元操作的耦合集成,该工艺可实现四氟乙烯聚合尾气的高效分离,分别得到氢气、四氟乙烯,以及八氟环丁烷和全氟丙基乙烯基醚的混合物,实现各种高价值组分的高效利用。本发明提出的膜耦合回收工艺及系统,保证92.8%以上的聚合尾气进入回收装置,其中四氟乙烯的有效回收率超过90.0%,八氟环丁烷和全氟丙基乙烯基醚的有效回收率超过92.0%。以10000吨/年可熔型聚四氟乙烯生产装置为例,每年可回收四氟乙烯516.9吨,八氟环丁烷31.3吨,全氟丙基乙烯基醚115.6吨,为可熔型聚四氟乙烯生产装置大幅降低原料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069985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31023.4
申请日:2023-08-1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C08J5/22 , C08G73/18 , C08L79/04 , H01M8/18 , H01M8/103 , H01M8/1032 , H01M8/1027 , H01M8/107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两性离子交换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多磺酸基共聚型聚苯并咪唑两性离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制备带有磺酸基团的二酸单体,醚键单体促进聚合物的溶解性,间苯二甲酸‑5‑磺酸钠单体促进聚合物膜的吸水,降低膜的阻抗,使得更加有利于质子传导。磺酸基团和咪唑单体之间的离子交联作用限制膜的溶胀,增强膜的稳定性。所制备的膜具有较好的稳定性和较高的离子传导率,可应用于全钒液流电池中。
-
公开(公告)号:CN116808788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615062.2
申请日:2023-05-2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综合利用含氦天然气液化尾气的多级膜分离工艺,将氦气优先渗透膜和甲烷优先渗透膜分离单元梯级嵌套,首先将液化尾气通入两级氦气优先渗透膜分离单元生产粗氦气,然后将其渗余气通入甲烷优先渗透膜分离单元,分离出富甲烷气送往天然气液化装置,增产液化天然气,最终将甲烷优先渗透膜的渗余气通入第二段氦气优先渗透膜,回收氦气的同时降低分离规模,提升分离效率,高效率且高收率的实现含氦天然气液化尾气的综合利用。采用本发明的多级膜分离工艺,对于氦气浓度为1.06vol%的天然气液化尾气,氦气收率达到99.4%,纯度超过80.0vol%,甲烷收率超过88.7%。每标方液化尾气的分离单耗不超过0.41度电。
-
公开(公告)号:CN116705992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558095.8
申请日:2023-05-18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H01M4/137 , H01M4/60 , H01M4/62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SPAN基锂硫电池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正极材料包括SPAN和羧基化MWCNTs,MWCNTs呈织网状分散在膜的内部,SPAN均匀地包覆在MWCNTs表面及其交联处,S元素在CNT@SPAN正极膜中的含量为26.77‑33.23%;MWCNTs在CNT@PAN/S前驱体膜中的含量为16.7‑37.5%。制备过程为将DMF、CNT以及升华硫混合均匀后,加入PAN形成铸膜液,进行相转化形成具有三维多孔结构的CNT@PAN/S前驱体膜,前驱体膜进一步在硫气氛下高温聚合反应,前驱体膜中的多孔结构使S8与PAN充分接触发生反应,原位生成均匀包覆在CNT表面的活性物质SPAN。将本发明一体化正极材料应用于锂硫电池,膜内三维导电多孔结构加速了离子和电子传输,同时为活性物质提供了大量的存储和转化空间,缓解充放电体积膨胀,提升Li‑S电池的整体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486965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515954.5
申请日:2023-05-09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基于分子模拟分析电场强化荷电纳滤膜分离医药废水性能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根据实际医药废水体系密度与组成,建立医药废水模型;2)构建荷电纳滤膜聚合物结构模型,并进行能量最小化与退火操作;3)将医药废水模型与聚合物结构模型组装,对组装模型进行结构优化;4)对优化后组装模型进行分子动力学模拟,统计聚合物表面不同粒子的分布情况,并进行后续数据分析。依据粒子进入膜内的难易程度,来选择合适的荷电纳滤膜材料分离医药废水。本发明能够快速缩减实验考察的膜材料数量,筛选潜在的优秀纳滤膜材料,有效缩短实验周期,为理性设计和选择荷电膜材料与膜表面的基团改性提供了有益的理论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5301089B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210888522.4
申请日:2022-07-27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提高ZIFs纳米颗粒在非质子极性溶剂中分散稳定性的方法,属于纳米材料制备领域。ZIFs孔笼结构有序且高孔隙,其纳米颗粒制备的混合基质膜,可通过筛分效应实现高效分离,但亟需解决团聚问题。本发明从配位理论出发,利用三苯甲胺与过渡金属离子的强配位能力,在纳米颗粒表面形成稳定的改性功能层,具有两方面的效果:消除颗粒表面未完全配位的过渡金属活性位点,降低颗粒之间咪唑/金属离子封端的相互作用力;增加颗粒表面的苯基含量,提高颗粒与非质子极性溶剂的相互作用力,以及混合基质膜制备后颗粒与聚合物的相互作用力。此外三苯甲胺具有非共平面结构,构筑的改性功能层不会堵塞传质通道,不会降低混合基质膜的渗透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835935B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0581224.0
申请日:2022-05-2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阴离子交换膜技术领域,旨在提高阴离子交换膜的离子传递性能和尺寸稳定性,提供了一种肟基辅助无醚氧键型聚合物阴离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合成了具有良好尺寸稳定性和机械性能的肟基辅助无醚氧键型聚合物,再对聚合物进行接枝离子液体得到肟基辅助无醚氧键型季铵鎓聚合物,并制膜。所制备的膜具有较好的尺寸稳定性和较好的离子传导率,可应用于中性液流电池中。
-
公开(公告)号:CN115155344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831417.7
申请日:2022-07-15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膜制备与应用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酯交联改性自具微孔聚合物气体分离膜的制备方法。所述酯交联改性自具微孔聚合物气体分离膜以自具微孔聚合物PIM‑1为基材,通过羧基化改性后得到PIM‑COOH,以二醇类为交联剂,通过酯交联得到交联改性自具微孔聚合物气体分离膜。本发明通过引入二醇类为交联剂,使膜结构由线性结构向网状结构发展,不仅使气体分离膜具备了较高压力下耐CO2等酸性气体塑化的性能,而且进一步提高了气体分离膜的分离性能。本发明在气体分离膜领域具备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4808028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582006.9
申请日:2022-05-26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碱性阴离子交换膜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碱性电解池的梳状聚芳亚甲基吲哚阴离子交换膜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首先合成不同单体比例的聚芳亚甲基吲哚三单体聚合物,再直接以聚合物的吲哚‑2,3‑酮作为接枝位点对聚合物进行功能化后获得膜材料并制膜。所制备的膜具有较好的离子传导率、碱稳定性和机械强度,可应用于碱性电解池中。
-
公开(公告)号:CN114725418A
公开(公告)日:2022-07-08
申请号:CN202210286218.2
申请日:2022-03-23
Applicant: 大连理工大学
IPC: H01M8/0241 , H01M8/1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液流电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功能聚合物/共价有机框架穿插缩孔结构的离子筛分液流电池隔膜。功能聚合物分子链穿插深入到连续二维COFs的纳米级刚性孔道中,使有效孔径缩小至埃米级,实现水合钒离子与水合氢质子的筛分,提高阻钒能力。本发明通过形成不同尺度的孔径,提升了液流电池隔膜的氢质子和钒离子的筛分选择性,达到液流电池的高能量效率以及低放电容量衰减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