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原油输送管道系统及其原油输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97198A

    公开(公告)日:2014-12-10

    申请号:CN201410371427.2

    申请日:2014-07-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原油输送管道系统及其原油输送方法。原油输送管道系统包括外管、及内管,内管套装在外管内部,内管中填充有原油,内管与外管之间加装有定位块,内管与外管之间形成密闭的空腔,空腔内填充有高压液体或高压气体,内管壁上由外表面向内表面开有多个旋流孔,旋流孔连通内管与空腔。基于本原油输送管道的原油输送方法,在原油输送过程中,空腔内的高压液体或高压气体经过旋流孔后在内管内壁面上形成均匀、稳定的输送介质层,将原油包裹起来,避免原油与内管的直接接触,降低原油的输送阻力,解决输送原油与输送管道直接接触造成输送能耗大的问题。

    一种含油污泥自动化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0131727B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1910426458.6

    申请日:2019-0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含油污泥自动化处理系统及处理工艺,涉及含油污泥处理技术领域。其包括油泥燃烧系统、油泥输送系统、油泥搅拌系统及油泥加料系统,油泥燃烧系统包括燃烧仓、加热装置及测温装置,燃烧仓包括仓体和仓盖,加热装置包括若干加热管,每根加热管由第一加热管和第二加热管组成,第一加热管位于仓体外,第一加热管连接有进气管,第二加热管位于仓体内,在第二加热管上设置有开孔;第一加热管远离仓体的一端设置有热风机,进气管送入的气体经过热风机加热,并经第一加热管、第二加热管后由每个开孔排出,在仓盖上方连接有尾气收集管,用于排出经油泥燃烧系统在燃烧过程中产生的气体。本发明具有成本低、环保性高和处理效果好的优势。

    一种矿山地质资源储量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105647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217853.X

    申请日:2023-03-08

    Inventor: 刘杨 苏远大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矿山地质资源储量测量方法及测量装置,属于资源储量测量技术领域,本方案依据测量装置采集到的地质样品的数据,通过测量装置在进行数据采集时的坐标位置以及空间延伸的情况,并通过采集到的地质样品对其进行分析后可得出矿石品位数据以及矿石比重,依据采集的数据可通过Surpac软件制作模型,通过多个block组成的空间模型并可以赋予多个block不同的颜色而便于观测资源的品位百分比,开采成本以及金属价值等经济指标,通过该模型制作出矿体投影图进而对其估算该地质资源的预估储量,依据测量装置在采集地质数据时能够较为精确均匀地采集到地质样品,在依靠数据进行建模解译时存在较小的误差,使得进一步缩小了原本估算存在的误差范围。

    一种储罐VOCs中重烃回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920832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065485.2

    申请日:2021-0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储罐VOCs中重烃回收系统,包括引射器、换热器、微通道旋流分离器;引射器的工作流体入口与加热炉燃料气管相连,引射器的引射流体入口与油罐内的上部气腔通过引射管相连通;引射器的混合流体出口与换热器的热源介质入口相连;换热器的热源介质出口与微通道旋流分离器的切向入口相连;换热器的冷源介质入口与涡流管的冷流出口相连,换热器的冷源介质出口与涡流管的入口相连;涡流管的入口与加热炉燃料气管相连;微通道旋流分离器的液相切向出口与重烃回收管线相连,微通道旋流分离器的气相出口与加热炉的燃料气入口相连。本发明换热器中的冷源直接通过涡流管分解厂区的加热炉燃料气获得,取材方便。

    一种易拆装式含油污泥低温燃烧三维温度测控实验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822451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030177.5

    申请日:2019-10-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易拆装式含油污泥低温燃烧三维温度测控实验装置,具体涉及含油污泥处理技术领域,该实验装置由炉体、炉壁、炉底、顶盖和空气分散板四部分组成,所述顶盖固定设置于炉体顶端,所述炉体设置于炉壁底部且与炉壁可拆卸连接,所述炉底设置于炉体底部且与炉体可拆卸连接。本发明整套装置由炉体、炉壁、炉底、顶盖和空气分散板四部分组成,可将炉体、炉壁与炉底拆开放置,便于保存,通过热电偶安装组件的设置,能够安装横向和纵向的热电偶,并且纵向热电偶插口和安装竖杆安装于炉体中心位置,在斜锥面周围均匀开有横向热电偶插口,实现反应炉内反应温度在三维立体空间的记录,便于对整个反应炉内的低温燃烧特性进行全局评估。

    一种用于水平井爆燃压裂模拟实验的装置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950113B

    公开(公告)日:2019-09-17

    申请号:CN201710198959.4

    申请日:2017-03-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水平井爆燃压裂模拟实验的装置及其应用,该装置包括岩样夹持装置、冲击加载装置和控制分析装置;岩样夹持装置包括一缸体,在缸体内可放置不同特性的岩心,在缸体上设有井眼内压进压口、围压进压口、围压泄压口、出气口和渗流通道出口,冲击加载装置包括超声波发生器、换能器、变幅杆和冲击锤,由计算机和超声波发生器控制冲击锤撞击缸体一端的活动柱塞,给缸体内的岩心加载冲击力,并通过围压进压口加载围压,通过井眼内压进压口加载内压。本发明可用于探究水平井筒内爆燃冲击对于不同岩性、不同长度的岩心破坏响应,同时可实现精确的实验控制操作并能够进行有效的数据分析和统计,实验效果良好,作用明显。

    电絮凝油田污水处理装置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467093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710100094.3

    申请日:2017-02-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絮凝油田污水处理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其装置包括:进液管、缓冲区、堰板、电极模块、电解反应区等。方法是:待处理的污水流入缓冲区,随着水位升高通过堰板使污水均匀分布于电解反应区,然后利用电极板对污水进行电解,电解后的水通过薄板间通道逆流而上进入斜管,絮凝体沉积在斜管上,滑落至污泥斗,而经过与絮体分离后的水最后进入沉淀区出液管流出,实现油田污水的处理。本发明电解反应区与絮凝沉降区紧邻并且采用分体式设计,占地面积小;电极板具备倾斜特性,处理效率高;极板与斜管部分实现模块化设计,便于更换,节省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是一种高效、经济、环保的处理装置,有助于油田污水处理工艺的短流程改造。

    油罐火灾泄露油品回收及消防水循环利用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010755A

    公开(公告)日:2017-08-04

    申请号:CN201710255888.7

    申请日:2017-04-18

    Abstract: 油罐火灾泄露油品回收及消防水循环利用系统,涉及一种油水回收系统。技术方案:包括油水收集装置、离心泵、重力沉降池、污油池、泡沫静置池、电絮凝油水分离装置、絮凝沉淀池、排污池、消防水池、折流板等。可将重力沉降池、污油池、泡沫静置池、电絮凝油水分离装置、絮凝沉淀池集成,固定在一可移动底盘上,从而实现撬装、可移动。有益效果是:能够通过电絮凝油水分离装置实现油水分离,从而实现泄露油品回收、消防水的循环利用,减少含油废水的排放,达到保护环境、水资源循环利用的目的。

    油气管道泄漏油气快速收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907545A

    公开(公告)日:2017-06-30

    申请号:CN201710251575.4

    申请日:2017-04-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55/1604

    Abstract: 油气管道泄漏油气快速收集装置,涉及一种泄漏油气收集装置。技术方案:油气管道泄漏油气快速收集装置包括有密封圈、磁铁、钢缆、对接套筒、对接套筒连接、导管、阀门,半环形的对接套筒两端附有所述密封圈,利用磁铁与管道的引力或钢缆缠绕将所述密封圈压紧到泄漏管道上,对接套筒通过磁铁或尼龙搭扣带进行对接套筒连接,对接套筒外接所述导管,并通过阀门改变外输油气的流量和流速。益效果是:利用油气管道泄漏油气快速收集装置进行管道修补及油气收集时,可不停产维修,维修成本低,操作简单,不影响管道安全运行,可快速实现油气管道泄漏修补及油气收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