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跨越障碍的桩基对准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640875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826039.2

    申请日:2024-06-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跨越障碍的桩基对准测量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根据障碍物两侧的光伏板的设计高度查看障碍物是否阻挡光伏板的安装,若是,则需要将障碍物削顶处理至高度低于光伏板的高度,若否,则无需对障碍物进行处理;步骤二,使用桩基对准测量装置辅助障碍物两侧的水泥桩基以及U形螺栓的浇筑,确保障碍物两侧的水泥桩基以及U形螺栓对齐。本发明能跨越山坡实现山坡两侧的桩基的对准,本发明中通过设置定位杆、支座、球铰、安装座、支架以及反光镜系统等结构,将定位杆固定在山坡顶部后,工作人员站在地面就能使调节红外激光发射器在水平面内旋转以及在竖直方向上上下运动,方便红外激光发射器的定位,操作方便。

    一种土层桩基纠偏方法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356288B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110761567.0

    申请日:2021-07-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层桩基纠偏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01、在土层上钻出初始桩孔;S02、在钻杆转动连接第一伸缩机构和第二伸缩机构,第一伸缩机构与钻杆垂直,第二伸缩机构与钻杆垂直,第二伸缩机构与第一伸缩机构伸缩方向相反且平行;S03、测量第一伸缩机构与第二伸缩机构的水平,如果第二伸缩机构远离钻杆的端部向下倾斜则控制第二伸缩机构伸长,控制第一伸缩机构伸长直到第一伸缩机构或第二伸缩机构水平;如果第二伸缩机构远离钻杆的端部向上倾斜则控制第一伸缩机构伸长,控制第二伸缩机构收缩直到第一伸缩机构或第二伸缩机构水平。以解决现有技术在不增加成本,不拖慢工程进度的情况下,不能保证保证桩孔不倾斜的问题。

    一种基于防火阀的烟囱玻璃钢内筒防火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9572784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937859.5

    申请日:2024-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防火阀的烟囱玻璃钢内筒防火结构,包括主阀体和防火组件,所述主阀体外部后端连接有烟囱管道,且主阀体外部前端连接有吸收塔主体,所述主阀体内部设置有防火组件,且防火组件包括执行件、防火阀板、密封对接块、限位滑块、限位滑槽、限位块和密封对接槽,所述执行件前端连接有防火阀板,且防火阀板外部两端增设有密封对接块,并且防火阀板外部两端增设有限位滑块。该基于防火阀的烟囱玻璃钢内筒防火结构,通过防火组件能够快速切断吸收塔与烟囱的相互连通,避免热气流在狭长的通道内部迅速向上提升,防止火势蔓延的同时避免高温浓烟的迅速扩散,提升防火结构整体实用性与使用效率。

    一种抗风型柔性光伏支架结构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42025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37881.0

    申请日:2024-10-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风型柔性光伏支架结构。该结构包括相互平行的光伏支架和第三拉索,光伏支架由光伏组件支撑框、支撑转轴、跷跷板结构、第一拉索和第二拉索组成。光伏组件支撑框可绕支撑转轴转动,改变倾角。跷跷板结构通过第一、第二拉索与光伏组件支撑框相连,第三拉索连接相邻光伏支架的跷跷板结构。此外,结构中还包括十字叉和可选的弹簧或阻尼器,以限制拉索间距和耗散能量。本发明通过跷跷板结构实现负反馈机制,防止光伏板倾斜过度,并通过十字叉保护光伏组件不受过大扭矩影响,提高光伏板的抗风性能和稳定性。

    一种物体运动轨迹模拟架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603133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561407.5

    申请日:2024-0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物体运动轨迹模拟架,包括底座和高差补偿机构,所述底座之间通过限位框连接,且限位框的内侧设置有水平丝杠,所述水平丝杠的一端与电机的输出端连接,且水平丝杠的另一端通过锥齿传动结构与立杆连接,所述立杆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第一垂直丝杠和第二垂直丝杠。该物体运动轨迹模拟架,当需要对装置进行收纳时,控制电机反向旋转,从而使得滑座拉动其顶部的主动支撑杆沿水平丝杠移动复位并通过伸缩架一次推动第一从动支撑杆以及第二从动支撑杆复位,复位之后的多组磁性连杆处于连接状态,同时相邻两组磁条之间磁性连接,并以此防止各结构件在后续移动的过程中相对碰撞,并以此优化装置的结构,提高装置结构的灵活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