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石单轴蠕变全过程改进Maxwell模型及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065499B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111329328.4

    申请日:202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岩石单轴蠕变全过程改进Maxwell模型及构建方法,属于岩石工程技术领域,通过对岩石试件开展单轴压缩蠕变试验,获得岩石蠕变曲线;根据岩石蠕变曲线,绘制岩石蠕变速率随时间的变化规律曲线;推测岩石蠕变全过程中其粘滞系数随时间的变化规律,并确定其函数表达式;以此代替常规模型本构方程中的粘滞系数,建立改进Maxwell模型的本构方程;并对其进行积分,获得蠕变方程;最后根据岩石单轴压缩蠕变试验结果,确定模型参数。该方法所建模型不仅能以一个统一的函数表达式描述岩石单轴压缩蠕变全过程的三个阶段,还能反映岩石力学性质在不同蠕变阶段的变化规律,并能很方便的在数值分析软件中进行程序化,便于其工程应用。

    一种黄土浸水孔隙变化条件下持水特性的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129922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1012991.7

    申请日:2020-09-23

    Abstract: 一种黄土浸水孔隙变化条件下持水特性的预测方法,通过假定黄土浸水增湿过程的孔隙结构演化规律,通过引入压缩因子和平移因子描述黄土浸水孔隙变化导致的孔隙体积函数变化规律,推导出孔隙指标e与压缩因子与平移因子的关系;进而从孔隙体积函数出发,引入孔隙指标,基于Gardner模型建立了考虑浸水孔隙变化影响的黄土土水特征曲线模型,模型包含6个参数,当不考虑孔隙变形影响时,模型退化为Gardner模型;然后开展不同孔隙条件下黄土的土水特征试验,选取初始状态对模型参数进行标定,并对不同孔隙条件下模型结果进行验证,表明模型具有良好的模拟能力,能够准确预测不同孔隙变形条件下黄土土水特征曲线演化;具有预测准确,灵活高效,实用性强的优点。

    一种黄土地区的地铁隧道进井施工方法与施工井支护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1022057A

    公开(公告)日:2020-04-17

    申请号:CN201911331501.7

    申请日:2019-12-21

    Abstract: 一种黄土地区的地铁隧道进井施工方法与施工井支护结构,施工方法为:先把将要开挖的竖井划分为第一半区和第二半区,再对其先后开挖,并在开挖过程中设置喷锚支护和混凝土支护;再将井下区域划分为多个部分依次开挖,每开挖完一个部分就及时设置混凝土支护和临时支撑,待所有部分开挖完毕,拆除临时支护,同侧两个部分的混凝土支护连接成支护环,形成;本方法以由小到大、循序渐进的思想,分区域分块的进行施工,并及时设置支撑支护确保安全;依照此方法施工,能够在保障安全和尽可能小的占用地上建筑用地的前提下,获得较大的井下施工空间;本方法具有实用性强,安全性高的特点。

    一种顶管下穿既有运营铁路施工的沉降控制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16602A

    公开(公告)日:2019-12-27

    申请号:CN201910877480.2

    申请日:2019-09-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顶管下穿既有运营铁路施工的沉降控制装置及方法,本发明在轨枕上设置沉降测量单元,通过激光笔在屏幕标尺上进行定位,当轨枕发生塌陷或隆起时,会使对应位置上的屏幕标尺上升或下降,从而改变激光笔照射的位置,屏幕标尺将改变数据发送至控制单元中,对轨枕形变进行采集;通过在轨枕下方的土体内设置沉降控制单元,在轨枕发生沉降或隆起时,控制单元采集到沉降或隆起数据,并确定变形所对应的屏幕标尺,并控制对应位置上的气囊进行充气或放气,达到包装轨道平直的目的,本发明能够在顶管下穿既有铁路的施工情况,保证轨道的平直,避免施工时地表发生沉降或隆起,对轨道上车辆所造成的影响。

    一种高地应力隧道局部病害快速处置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68019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384767.3

    申请日:2018-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地应力隧道局部病害快速处置装置与方法,本发明针对局部隧道病害,首先进行病害探查与识别,在隧道病害范围内架设临时钢拱架,并在在隧道病害范围内的上方和下方分别打入锁顶钢管和锁底钢管,保障施工过程安全,使本方法能够快速定位,并进行局部治理,施工在列车同行的天窗时间进行,对列车运行影响较小;本方法具有极强的针对性,能够针对小型隧道病害进行快速治理,避免常规治理手段的治理效果欠佳问题,同时可节约成本,绿色环保,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一种破碎岩石试样制作及其加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52786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777725.6

    申请日:2015-1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破碎岩石试样制作及其加载方法,适用于软弱破碎岩石块体的试件制作。方法包括将容易破碎岩石块体进行表面除灰处理,进行压力注胶;将注胶后岩石块体置于空心长方体或立方体箱体中并浇筑水泥砂浆或低强度混凝土成型后,将砂浆或低强度混凝土成型后的岩石块体置于取芯机上进行取芯;而后将试样进行切割,即可得到所需要的标准岩石试样。将所得到的岩石试样进行加热,使得岩石中胶体达到热变形温度,通过加载进行岩石的力学性能试验。其方法简便,解决了软弱破碎岩块取样过程中的岩样易碎、不完整的问题,适用性较强;加载之前进行试样加热,尽可能的消除或降低了胶体对于岩石试样力学性能的影响,所得试验结果准确可靠。

    一种黄土地区的地铁隧道进井施工方法与施工井支护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1022057B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1911331501.7

    申请日:2019-12-21

    Abstract: 一种黄土地区的地铁隧道进井施工方法与施工井支护结构,施工方法为:先把将要开挖的竖井划分为第一半区和第二半区,再对其先后开挖,并在开挖过程中设置喷锚支护和混凝土支护;再将井下区域划分为多个部分依次开挖,每开挖完一个部分就及时设置混凝土支护和临时支撑,待所有部分开挖完毕,拆除临时支护,同侧两个部分的混凝土支护连接成支护环,形成;本方法以由小到大、循序渐进的思想,分区域分块的进行施工,并及时设置支撑支护确保安全;依照此方法施工,能够在保障安全和尽可能小的占用地上建筑用地的前提下,获得较大的井下施工空间;本方法具有实用性强,安全性高的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