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三维参数化建模确定散料料堆有效容积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70326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116360.7

    申请日:2023-02-1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三维参数化建模确定散料料堆有效容积的方法,以解决现有的散料有效容积测量过程繁琐的问题。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于建模软件构建自然堆积料堆模型;以挡料墙的挡料面为切割面并按照挡料墙的实际布置尺寸切割所述自然堆积料堆模型;以实际卸料口的布置尺寸为依据构建卸料模型,其中,所述卸料模型的高度大于等于所述自然堆积料堆模型的高度;将切割后的自然堆积料堆模型作为目标体,将所述卸料模型作为工具体,利用布尔运算对所述目标体和所述工具体进行求交得到有效容积模型;利用建模软件中的测量工具对所述有效容积模型进行体积运算。本发明的测量过程相对较为简便、设计人员工作负担较轻且测量结果的精度相对较高。

    一种砂石破碎设备辅助选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04744B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1911318244.3

    申请日:2019-12-19

    Inventor: 邵帅 吴莹 秦光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制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砂石破碎设备辅助选型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砂石破碎设备辅助选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市面上多种砂石破碎设备的技术参数以矩阵的方式输入并扩充成技术参数数据库并保存;运用编程软件中的基本功能及基本函数,编写计算函数;运用编译器,将所述计算函数编译成可执行文件;运行所述可执行文件,根据设计的砂石加工工艺将各设计参数输入,通过可执行文件的运行,得到相应的砂石成品各粒径范围组成百分比数值。本发明对设计者工作经验要求低、计算准确高效、能够快速的进行砂石破碎设备的选型。

    一种高品质机制砂制备方法及制备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254368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0928147.1

    申请日:2022-08-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品质机制砂制备方法及制备装置,包括将制砂原料进行初步破碎,获得机制砂初级产品;对机制砂初级产品进行筛选,筛选出第一粒径物料、第二粒径物料和第三粒径物料,其中第一粒径大于第二粒径,第二粒径大于第三粒径;将第一粒径物料重新执行第一步;对第二粒径物料进行二次破碎,获得第四粒径物料;将第三粒径物料和第四粒径物料进行水洗,脱水后获得机制砂;本发明通过对制砂原料进行初步破碎,并获得粒径较大的机制砂初级产品,然后将机制砂初级产中的大粒径物理重新返回进行初步破碎,对中粒径物料进行二次破碎,然后在进行水洗获得成品机制砂,可以减少了石粉的产量,也实现了节能减耗。

    一种可同时加工天然砂砾石料和人工骨料的砂石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38464A

    公开(公告)日:2022-10-04

    申请号:CN202210779446.3

    申请日:2022-0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同时加工天然砂砾石料和人工骨料的砂石制备方法,涉及砂石制备技术领域,包括以下步骤:将天然砂砾骨料或人工骨料送入受料坑中,并进行初级破碎;将初级破碎后的物料送入主筛分车间进行筛分;所述主筛分车间采用湿法生产,并包括有多层圆振动筛,多层所述圆振动筛从上至下依次布置,且筛孔逐渐减小;所述主筛分车间还包括有设于多层圆振动筛底层的洗砂机,所述洗砂机用于回收细砂;将细砂和筛分后的骨料均送入成品堆场。采用本方案,能利用一套系统同时加工天然砂砾石料和人工骨料的砂石,该生产工艺流程简单,可靠性较好、占地面积小且及易于操作管理。

    一种砂石破碎设备辅助选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04744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911318244.3

    申请日:2019-12-19

    Inventor: 邵帅 吴莹 秦光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机制砂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砂石破碎设备辅助选型方法,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砂石破碎设备辅助选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市面上多种砂石破碎设备的技术参数以矩阵的方式输入并扩充成技术参数数据库并保存;运用编程软件中的基本功能及基本函数,编写计算函数;运用编译器,将所述计算函数编译成可执行文件;运行所述可执行文件,根据设计的砂石加工工艺将各设计参数输入,通过可执行文件的运行,得到相应的砂石成品各粒径范围组成百分比数值。本发明对设计者工作经验要求低、计算准确高效、能够快速的进行砂石破碎设备的选型。

    一种旋流竖井排水隧洞
    1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452701A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410640003.1

    申请日:2014-11-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10/22 E02B9/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旋流竖井排水隧洞。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沟道坡降较大的排水工程时,不会破坏地表建筑物的竖井式地下排水隧洞,包括至少1个排水隧洞和至少1个旋流竖井,且排水隧洞和旋流竖井交错设置,排水隧洞一端具有进水口、另一端具有出水口,排水隧洞内壁底部为斜坡状,且最低处位于出水口一端,旋流竖井上端侧壁设有可用于连接排水隧洞出水口的竖井进水段、下端侧壁设有可用于连接排水隧洞进水口的竖井出水段,竖井进水段内壁底部为斜坡状,且最低处位于靠近旋流竖井的一端,竖井出水段内壁底部为斜坡状,且最低处位于远离旋流竖井的一端。本发明通过交错设置排水隧洞和旋流竖井,实现全地下结构排水,不会破坏地表建筑物,结构简单,容易施工,且体型光滑连续,运行安全性高。

    用于砂石骨料的加热冷却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8775498U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821197555.X

    申请日:2018-07-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加热冷却系统,尤其是公开了一种用于砂石骨料的加热冷却系统,属于水利水电工程建设装备设计制造技术领域。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生成加热或冷却砂石骨料的冷热介质的用于砂石骨料的加热冷却系统。所述的加热冷却系统包括复合热交换器和媒介输送机,通过所述复合热交换器处理合格的媒介在所述媒介输送机的配合下输出所述的加热冷却系统。(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用于场地平整的挡护结构
    1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4139199U

    公开(公告)日:2015-02-04

    申请号:CN201420580697.X

    申请日:2014-10-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是水利水电工程及类似工程领域的一种用于场地平整的挡护结构,本实用新型包括由土工格栅和位于土工格栅之间的土石填料层构成的墙体,所述土工格栅沿竖直方向分层铺设,所述土石填料层填充压紧在土工格栅之间,每层土工格栅在墙体的墙面处均向上反包形成一个反包段,所述反包段包住一层土石填料层并与上一层土工格栅连接在一起。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采用土工格栅和土石填料形成的挡护结构属于柔性结构,并且每层土工格栅都连接在一起,提高了整个墙体的稳定性,适应地基变形能力强,能用于边坡系数大、高度高的场地平整,与传统的挡土墙相比施工方法更简单,投资成本更低。

    一种快速施工的水电工程土料场边坡排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9033166U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320042536.4

    申请日:2023-01-0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快速施工的水电工程土料场边坡排水结构,包括:管道,在边坡上开挖有排水槽,所述管道和所述排水槽尺寸相适配,并嵌设于所述排水槽内,沿排水槽长度方向设置,所述管道侧壁带有和所述排水槽顶部同向的敞口;防水卷材,所述防水卷材位于管道上方,并贴附于边坡上,所述防水卷材下端和所述管道的敞口连接。采用本方案,引入一种可适应土料场内的较差交通运输条件并能够快速施工的膨润土防水毯+聚乙烯螺旋波纹半管的组合排水结构,此结构可使各单体管件通过快速拼装后形成整条排水通廊,而各单体材料由于其结构较轻,可利用场内有限的交通运输条件化整为零地运抵各施工工作面;材料的轻质化同样可降低对地基承载能力的要求。

    深厚覆盖层边坡工程场地围护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2835448U

    公开(公告)日:2021-03-30

    申请号:CN202022268227.8

    申请日:2020-10-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深厚覆盖层边坡工程场地围护结构,涉及土木工程施工技术领域。深厚覆盖层边坡工程场地围护结构,包含覆盖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围护结构还包含嵌入设置在覆盖层中的纵横桩墙,所述纵横桩墙的延伸方向与覆盖层边坡的走向垂直,所述纵横桩墙的顶面固定连接有挡土墙,所述挡土墙面向覆盖层的坡顶的一侧堆叠设置有土工格栅,所述土工格栅堆叠形成的坡面表面覆盖有护坡,土工格栅顶部表面形成有所需的场地平整平台。在施工场地条件极为紧张的高山峡谷地区,该结构不仅能大大提高工程建设区附近珍贵场地的利用效率,还能将原本几乎无法利用大坡比覆盖层边坡场地利用起来,为工程建设提供优质的施工场地,大大减小工程建设的施工组织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