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390291A
公开(公告)日:2015-03-04
申请号:CN201410553826.0
申请日:2014-10-17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4F5/0007 , F24F3/14 , F24F13/28 ,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海上升压站的正压通风系统。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海上升压站的正压通风系统,在保证有效通风散热的基础上,避免电气设备暴露在腐蚀性环境中,保证电气设备不因腐蚀而失效,维持海上升压站长时间正常运行。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由除盐雾系统、通风管道系统、房间泄压装置、房间空调系统和监控系统组成,除盐雾系统通过通风管道系统分别与各设备房间连通,各设备房间内安装房间泄压装置、房间空调系统和监控系统;除盐雾系统通过通风管道系统将过滤后的空气通入海上升压站的各封闭的设备房间内,提高设备房间内气压;房间泄压装置排出各设备房间内的空气,使房间内相对室外维持30~50Pa的正压。本发明适用于海上风力发电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1918534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010819811.X
申请日:2020-08-1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海上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换流站的公用冷却系统。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海上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换流站的公用冷却系统,以提高整个换流站运行的可靠性和稳定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用于海上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换流站的公用冷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海水循环模块、淡水循环模块和发热设备循环冷却模块,所述海水循环模块和淡水循环模块之间设有若干用于两者间热量交换的换热器Ⅰ,所述淡水循环模块和发热设备循环冷却模块之间设有若干用于两者间热量交换的换热器Ⅱ。本发明适用于直流输电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1867340B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010818714.9
申请日:2020-08-1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海上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换流站的微正压冷却系统,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包括海水循环模块、淡水循环模块和发热设备循环冷却模块,海水循环模块和淡水循环模块之间设有换热器Ⅰ,淡水循环模块和发热设备循环冷却模块之间设有换热器Ⅱ;淡水循环模块上接有用于采集淡水循环模块内淡水运行压力F2的压力仪表Ⅱ,发热设备循环冷却模块上接有用于采集发热设备循环冷却模块内冷却液运行压力F3的压力仪表Ⅲ和用于增加冷却液运行压力的加压泵Ⅱ;压力仪表Ⅱ、压力仪表Ⅲ和加压泵Ⅱ均电连接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压力仪表Ⅱ和压力仪表Ⅲ获取的淡水运行压力F2和冷却液运行压力F3控制加压泵Ⅱ动作,确保F3>F2。本发明适用于直流输电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6928777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959804.3
申请日:2023-08-01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适用于紧凑布置海上升压组块的模块化舱盖通风集成装置,所述海上升压组块的各层结构包括自下而上设置的一层、二层、三层以及屋顶层,所述二层设置有主变压器室,所述主变压器室在垂向空间与三层和屋顶层通高,在三层形成上空区域;所述模块化舱盖通风集成装置设置于主变压器室上方的屋顶层上,其内设置与屋顶结构梁可拆装连接的舱盖结构,所述舱盖结构上方设置有与其竖向融合的通风模块,以形成对主变压器室的独立正压送风;所述三层设置有通风机房。本发明将通风设备与设备检修舱盖进行集成竖向融合,使得屋顶平面可利用空间增加,降低了屋顶面的平面尺寸,减少施工期安装工作量,优化了钢结构工程量。
-
公开(公告)号:CN114440009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181758.4
申请日:2022-02-25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F16L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海上固定平台穿屋面铺板的屋面防雨密闭型通舱件。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屋面防雨密闭型通舱件,安装在电气室的屋面上,其特征在于:具有:结构通舱件,固定安装在屋面上,用于连通电气室屋面的室内与室外;密闭通舱件,与结构通舱件连接,密闭通舱件内填充有封堵体;管线,一端布置在电气室内,另一端由电气室室内经结构通舱件、密闭通舱件穿出至室外;所述密闭通舱件具有壳体、盖板及封堵体,所述壳体一端固定安装在结构通舱件上,壳体的中部向水平方向弯折形成水平段,壳体的另一端向下弯折,水平段处的壳体上方固定安装有盖板,水平段处的壳体与盖板组成密封管体,所述封堵体填充在水平段内。
-
公开(公告)号:CN111867340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818714.9
申请日:2020-08-1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H05K7/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海上柔性直流输电工程换流站的微正压冷却系统,以保证设备的正常运行,包括海水循环模块、淡水循环模块和发热设备循环冷却模块,海水循环模块和淡水循环模块之间设有换热器Ⅰ,淡水循环模块和发热设备循环冷却模块之间设有换热器Ⅱ;淡水循环模块上接有用于采集淡水循环模块内淡水运行压力F2的压力仪表Ⅱ,发热设备循环冷却模块上接有用于采集发热设备循环冷却模块内冷却液运行压力F3的压力仪表Ⅲ和用于增加冷却液运行压力的加压泵Ⅱ;压力仪表Ⅱ、压力仪表Ⅲ和加压泵Ⅱ均电连接控制模块,控制模块根据压力仪表Ⅱ和压力仪表Ⅲ获取的淡水运行压力F2和冷却液运行压力F3控制加压泵Ⅱ动作,确保F3>F2。本发明适用于直流输电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209636849U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822242668.3
申请日:2018-12-2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地下工程土建风道内排水沟与风道隔墙处的阻风过水装置,在保证有效排水的前提下,避免风道内外空气通过排水沟的过流断面串通而出现漏风现象,以保证通风系统的正常运行。包括穿过风道隔墙两侧的排水沟,包括U形通道,所述U形通道设置于风道隔墙下方,所述U形通道的两端分别连通风道隔墙两侧的排水沟。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利用进水室、排水室和连通道形成的U形通道形成水封,阻止空气流通,在阻风过水装置两侧排水沟水位高差的作用下可顺利排水。(2)在进水室设置清污提篮,方便清除进入水室内的泥沙和杂物。
-
公开(公告)号:CN211113561U
公开(公告)日:2020-07-28
申请号:CN201920509625.9
申请日:2019-04-16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海上换流站,包括封闭式的上部结构和用于承托上部结构的基础结构;上部结构包括并排设置的大空间主厂房和小空间的副厂房;主厂房分为上下两层,其中上层设置有限流电抗器、直流场设备、换流变压器、高压开关设备、厂用电系统和应急柴油机,下层设置有换流阀和桥臂电抗器;副厂房共有六层,一层设有海水泵房和阀冷却设备,二层设有海水处理设备,三层设置阀控制室,四层设置消防设备,五层设置正压通风设备,六层设置站控制室;上部结构总体对称设置,基础结构为导管架且中间预留有供驳船进出的通道。该技术方案布置紧凑合理、运行安全可靠、适应海洋环境条件和海上施工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209539201U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821309280.4
申请日:2018-08-14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06B7/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海洋工程房间通风的防暴雨遮挡结构,包括多块围板连接构成的钢结构楔形遮挡结构,所述楔形遮挡结构位于海洋工程房间内,所述楔形遮挡结构具有两个开放面,一个朝向窗外,一个朝上作为通风口,所述楔形遮挡结构中的面对窗户方向的围板呈与竖直方向锐角的斜度。本实用新型能够阻挡台风等恶劣天气下正面袭击的雨水,能防止暴雨涌入房间;同时保证相关的通风或进风需求,能够确保房间通风或上述柴油机房间柴油机启动后的“进风”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217307269U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123192194.4
申请日:2021-12-19
Applicant: 中国电建集团华东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封闭式紧凑型海上换流站,将海上换流站上部组块中的阀厅布置在上层空间,冷却与暖通设备间、直流场布置在下层空间,由于冷却与暖通设备间、直流场的开间小,冷却与暖通设备间、直流场等四层、五层内的阀厅下层空间的房间隔墙处可以设置斜撑,有效支撑阀厅地面;将海上换流站的阀厅置于上部组块的上层空间后,现有技术方案中的进线GIS室便可下移至第二层,直流场便可下移至第一层。由此,进线海缆仅需经过一层电缆层即可到达进线GIS室,直流出线海缆可直接到达一层的直流场,大幅减小了海缆的提升高度与自身用量,有效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海缆提升施工的难度高与电缆房间尺度过大影响总体布置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