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47685B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1911291700.X
申请日:2019-12-16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BIM建模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厂BIM模型全景漫游的实现方法。在PDMS软件中创建电厂模型;把PDMS软件服务器里的电厂模型转换成能够支持3Dsmax的中间格式文件;在PDMS软件中抽取电厂管道立体图,并按照管道分类保存在云服务器磁盘中;在3Dsmax导入中间格式文件的电厂模型;然后在3Dsmax中对模型进行材质、灯光、全景渲染,并在云服务器上设置全景漫游,最后设置VR以及swf文件的输出模式。上述方案在3Dsmax软件里面使用PDMS模型,实现两个软件的取长补短;并且上述方案的展示方式更加直观、方便、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13254737A
公开(公告)日:2021-08-13
申请号:CN202110428048.2
申请日:2021-04-21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6/904 , G06Q50/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贮灰场管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贮灰场运行管理系统构建方法、管理系统及管理方法,旨在通过更为合理的方式构建出一种贮灰场管理系统,对贮灰场进行切实有效的运作管理,提高对贮灰场的全面管理控制度,提高贮灰场的安全指数。通过本发明公开的贮灰场运行管理系统构建方法能够搭建更接近真实情况的贮灰场模型,而所搭建的系统能够以直观的三维模型展示贮灰场的运行情况,实时监测实际贮灰场的各项数据,提供运行管理记录,提高贮灰场的信息化管理水平,并加强贮灰场的安全性评估,降低贮灰场的运行风险,为贮灰场的安全运行提供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1428289A
公开(公告)日:2020-07-17
申请号:CN202010118250.0
申请日:2020-02-26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曲线冷却塔爬梯设计方法。包括:步骤S1:针对每类构件创建族文件;步骤S2:获取塔筒设计数据;步骤S3:计算休息平台和直爬梯位置以及休息平台和直爬梯构件的空间坐标,对每个构件进行分类统计并生成识别信息;步骤S4:根据休息平台和直爬梯构件空间坐标,基于创建的族文件来创建模型;步骤S5:输出创建模型。该方法基于BIM技术,采用C#二次开发工具对Autodesk的API进行定制开发,依托三维设计平台实现冷却塔钢爬梯设计方法,实现冷却塔钢爬梯的自动设计、计算、出图等全过程设计;可避免大量重复的工作,极大的提高设计的质量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6971046B
公开(公告)日:2020-03-27
申请号:CN201710227849.6
申请日:2017-04-10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冷却塔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位收水冷却塔中央竖井设计方法。包括下述步骤:S1:在BIM软件创建中央竖井模型;S2:提取模型数据,形成有限元模型;S3:进行内力计算;S4:进行结构设计计算;S5:进行结构设计校验,判断是否满足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要求,若为是,则至步骤S6,若为否,则修改中央竖井模型中配筋信息或构件截面信息后,返回至步骤S2;S6:生成三维钢筋模型;S7:生成图纸和材料统计报表。本发明简化了设计流程,各个步骤均自动完成,减少了数据的传递,更直观、高效、准确,提高位收水冷却塔中央竖井设计的效率和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7120983B
公开(公告)日:2019-02-12
申请号:CN201710434153.0
申请日:2017-06-09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冷却塔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自然通风冷却塔三维设计方法。具体包括以下过程:步骤S1、输入冷却塔设计所需的基本参数并保存至数据库;步骤S2、进行冷却塔热力计算确定冷却塔主要工艺尺寸;步骤S3、进行结构计算,完成冷却塔主要结构构件的结构设计;步骤S4、提取热力计算和结构计算数据形成数据文件;步骤S5、根据数据文件确定内外分区;步骤S6,在内外分区的基础上进行淋水梁柱设计和配水系统设计;步骤S7,读取数据文件,根据淋水梁柱设计和配水系统设计生成三维真实模型;步骤S8、自动生成施工图纸和材料报表。本发明输入数据少,设计过程数据传递内部实现,减少工程师手工读取、输入工作量,保证准确性,避免出错,更加高效。
-
公开(公告)号:CN107273599A
公开(公告)日:2017-10-20
申请号:CN201710433265.4
申请日:2017-06-09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冷却塔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位收水冷却塔填料系统的三维设计方法。具体包括以下过程:步骤S1、输入填料系统的设计参数;步骤S2、选择一个象限布置轴网;步骤S3、在轴网上确定内外分区边界;步骤S4、在轴网上布置结构构件形成具有构件占位的简化模型;步骤S5、在简化模型的基础上布置填料系统;步骤S6、根据象限的对称关系建立填料系统模型;步骤S7、生成图纸和材料统计报表;步骤S8、生成视频动画。通过本发明的设计方法,仅需要输入必要的基本参数,便可以自动生成填料系统布置方案的三维视频动画,设计全过程大量节省了冷却塔设计所需要的时间,减少手动输入的错误概率,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7256310A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申请号:CN201710434161.5
申请日:2017-06-09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冷却塔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高位收水冷却塔收水装置的三维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输入收水装置的设计参数;步骤S2、选择一个象限布置轴网;步骤S3、在轴网上确定内外分区边界;步骤S4、在轴网上布置结构构件形成具有构件占位的简化模型;步骤S5、在简化模型的基础上布置收水装置;步骤S6、根据象限的对称关系建立收水装置模型;步骤S7、生成图纸和材料统计报表;步骤S8、生成视频动画。通过本发明的设计方法,仅需要输入必要的基本参数,便可以自动生成收水装置布置方案的三维视频动画,设计全过程大量节省了冷却塔设计所需要的时间,减少手动输入的错误概率,提高工作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3111469B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110284301.1
申请日:2021-03-17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8 , G06F30/20 , G06F113/08 , G06F11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优化配水系统校核的冷却塔配水系统设计方法,涉及冷却塔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自适应算法,以递归最小二乘法准则,计算模型收敛速度快,可从海量布置方案中迅速迭代出配水系统最优布置方案。本发明根据程序内置规则,自动对配水布置方案的合理性进行校验,避免人工干预,减少了筛选配水系统最优布置方案对设计师工程经验的依赖,降低了设计门槛。相比于传统的冷却塔配水方法,本发明可以提高冷却塔配水的均匀性和可靠性。可将工程师从繁琐的计算工作中解脱出来,更专注于设计本身。
-
公开(公告)号:CN115640927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11291081.6
申请日:2022-10-21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 , G06F30/23 , G06F30/13 , G06Q10/0633 , G06Q10/0635 , G06Q10/067 , G06Q10/0631 , G06Q10/0637 , E04H5/12 , E04G21/00 , E04G19/00 , E04G21/02 , E04G21/24 , E04G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却塔塔筒施工安全管理方法,所述冷却塔塔筒施工安全管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确定混凝土强度与温度和龄期对应关系;S2:编制施工计划;S3:基于施工计划进行施工期安全管理。通过本发明冷却塔塔筒施工安全管理方法,可根据塔筒稳定性提前编制施工计划,便于施工管理;可根据实际施工情况,通过塔筒稳定性判断拆除模板条件,确保施工期塔筒安全;可根据极端天气预报,提前评估塔筒稳定性状态,做好避险措施;可根据施工进度提前编制冬季施工计划,便于施工管理。
-
公开(公告)号:CN112749433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011633233.7
申请日:2020-12-31
Applicant: 中国电力工程顾问集团西南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12 , F28F25/02 , F28F25/00 , G06F111/04 , G06F11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位收水冷却塔防漏装置及其设计方法,涉及高位收水冷却塔结构技术领域,本发明主要通过布置集水沟和上板,以对漏水间隙中出现的漏水进行导流,使边缘位置的漏水能够流入至集水沟当中,流入至冷水槽当中。本发明所提供的防漏结构,对漏水进行导流,以替代传统方式当中对漏水所进行的封堵,安装时避免了封堵结构的设置,安装起来更为便捷,同时,也避免了对进入冷却塔的上升冷空气造成影响,保障了冷却塔整体的换热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