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埋隧洞岩爆控制效果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57755A

    公开(公告)日:2014-02-05

    申请号:CN201310537259.5

    申请日:2013-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埋隧洞岩爆控制效果评价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埋隧洞岩爆控制效果评价方法,真实准确地评价各措施对于岩爆的控制效果。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a、在隧洞掌子面上均匀布置八个以掌子面圆心为中心对称布置的测试孔;b、在测试孔内埋设测试元件;c、在隧洞掌子面上钻设五个均匀分布的应力释放孔,并记录下此时测试元件的读数或数据;d、向应力释放孔内注水,并记录下此时测试元件的读数或数据;e、向应力释放孔内装药,实施应力解除爆破,并记录下此时测试元件的读数或数据;f、对比三种情况下测试元件测得的数据,评价三种不同控制措施的效果。本发明主要适用于深埋长大隧洞工程领域。

    不同类型锚杆实际抗岩爆能力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39200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378391.6

    申请日:2013-08-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锚杆实际抗岩爆能力测试方法,特别是不同类型锚杆实际抗岩爆能力测试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同类型锚杆实际抗岩爆能力测试方法,以便真实、准确地评价不同类型锚杆在不同等级岩爆冲击作用下的适用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不同类型锚杆实际抗岩爆能力测试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a、在施工现场开挖试验洞;b、在试验洞内布置两种不同类型的锚杆进行支护,保证两种类型的锚杆分别位于试验洞竖向中轴线的两侧,并以该中轴线为中心线对称布置;c、在试验洞周围岩体上布置一组爆破孔并装药,然后同时起爆所有爆破孔;d、根据现场围岩状态和锚杆破坏情况判断不同类型锚杆的抗岩爆能力。本发明适用于深埋地下工程。

    节理化岩体取样方法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445362B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110298432.1

    申请日:2011-09-28

    Inventor: 张春生 刘宁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04 G01N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理化岩体取样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方便的节理化岩体取样方法,以避免取样过程中岩样受到扰动和损伤导致软弱结构面张开,从而获得包含有完整裂隙网络且能够正确反映岩体基本力学特性的岩体试样。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节理化岩体取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a、选址;b、钻孔;c、保护;d、取样。本发明适用于直接测定岩体的基本力学特性,并用于评价节理岩体中洞室的稳定性评价。

    现场围岩微破裂区域的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08807B

    公开(公告)日:2016-10-05

    申请号:CN201210446277.8

    申请日:2012-11-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现场围岩微破裂区域的测量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现场围岩微破裂区域的测量方法,为深埋隧洞的支护设计和工程处理措施的制定提供可靠的依据。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现场围岩微破裂区域的测量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a、开挖相互平行的测试洞和辅助洞;b、从辅助洞向测试洞钻设一组钻孔,并安装至少四个声发射传感器,各传感器监测断面均位于测试洞掌子面的前方,且到测试洞掌子面的距离均大于3倍的测试洞洞径;c、以一定速率向前开挖测试洞,直到测试洞掌子面位于传感器监测断面的前方,且到各监测断面的距离大于3倍的测试洞洞径为止。本发明适用于地下岩石工程中。

    深埋隧洞岩爆控制效果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557755B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310537259.5

    申请日:2013-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深埋隧洞岩爆控制效果评价方法,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深埋隧洞岩爆控制效果评价方法,真实准确地评价各措施对于岩爆的控制效果。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a、在隧洞掌子面上均匀布置八个以掌子面圆心为中心对称布置的测试孔;b、在测试孔内埋设测试元件;c、在隧洞掌子面上钻设五个均匀分布的应力释放孔,并记录下此时测试元件的读数或数据;d、向应力释放孔内注水,并记录下此时测试元件的读数或数据;e、向应力释放孔内装药,实施应力解除爆破,并记录下此时测试元件的读数或数据;f、对比三种情况下测试元件测得的数据,评价三种不同控制措施的效果。本发明主要适用于深埋长大隧洞工程领域。

    评价尺寸效应对隧洞开挖响应影响的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23279A

    公开(公告)日:2013-09-25

    申请号:CN201310247788.1

    申请日:2013-06-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评价尺寸效应对隧洞开挖响应影响的试验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评价尺寸效应对隧洞开挖响应影响的试验方法,克服室内试验对尺寸要求的局限性和数值模拟对技术要求的苛刻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a、拟开挖隧洞一侧开挖与之平行的辅助洞,保证两洞之间距离大于三倍拟开挖隧洞洞径;b、辅助洞向拟开挖隧洞部位钻孔,孔内埋设监测仪器,形成至少三个监测断面;c、对拟开挖隧洞进行部分断面的开挖,并通过埋设的监测仪器捕捉此过程引起的围岩开挖响应,然后再扩挖至全断面,并通过埋设的监测仪器捕捉扩挖过程引起的围岩开挖响应,以评价不同开挖尺寸对开挖响应的影响。本发明适用于岩石地下工程。

    不同支护系统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适用性评价试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08399A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310205634.6

    申请日:2013-05-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不同支护系统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适用性评价试验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同支护系统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适用性评价试验方法,克服室内试验的局限性和单一性。本发明的技术方案:a、开挖辅助洞,利用辅助洞开挖试验洞;b、试验洞内划分若干个支护试验区,各支护试验区的长度以及支护试验区之间间隔均不小于1倍试验洞洞径;c、各支护试验区内布置不同支护系统进行支护;d、通过辅助洞向试验洞一侧开挖若干爆破孔,爆破孔平行于试验洞,且到试验洞洞壁的距离为1倍试验洞洞径,各爆破孔内填充炸药;e、同时起爆所有装药部位,爆破后观察围岩状态、支护系统破坏情况,以评价不同支护系统在抵抗外界冲击荷载作用下的适用性。

    一种TBM掘进时围岩应力变化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22985B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010246961.2

    申请日:2010-08-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TBM掘进时围岩应力变化测量方法。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TBM掘进时围岩应力变化测量方法,测量TBM开挖洞段围岩中某点的三维应力变化,判断围岩损伤范围,优化支护设计,保证洞室整体稳定和工作人员安全。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是:TBM掘进时围岩应力变化测量方法,步骤如下,a、确定空心包体应力计的埋设位置和测点数量;b、挖辅助洞或利用已有洞室向TBM待开挖洞段钻孔并埋设空心包体应力计;c、TBM掘进,监测并记录空心包体应力计的应变变化;d、确定测量段岩石的弹性模量、泊松比;e、列方程,Eεk=Ak1σx+Ak2σy+Ak3σz+Ak4τxy+Ak5τyz+Ak6τzx,求解地应力的六个分量σx、σy、σz、τxy、τyz、τxz,本发明主要用于隧洞等施工期的支护优化设计和洞室整体稳定性评价。

    节理化岩体取样方法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445362A

    公开(公告)日:2012-05-09

    申请号:CN201110298432.1

    申请日:2011-09-28

    Inventor: 张春生 刘宁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1/04 G01N1/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节理化岩体取样方法。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操作简单方便的节理化岩体取样方法,以避免取样过程中岩样受到扰动和损伤导致软弱结构面张开,从而获得包含有完整裂隙网络且能够正确反映岩体基本力学特性的岩体试样。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节理化岩体取样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a、选址;b、钻孔;c、保护;d、取样。本发明适用于直接测定岩体的基本力学特性,并用于评价节理岩体中洞室的稳定性评价。

    硬岩强度时间效应的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18655B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0910154329.2

    申请日:2009-1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硬岩强度时间效应的测定方法。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在室内便能够测定硬岩强度时间效应的方法。解决该问题的技术方案是:先准备8组试样,每组6块岩样;第一组岩样全部在MTS上进行单轴压缩试验,确定起裂强度、损伤强度和单轴强度;第二组岩样进行常规三轴试验,得到硬岩在不同围压下峰值强度的拟合曲线;剩余的六组岩样分别进行不同围压条件下的长期强度的测定。本发明适用于高应力破坏比较严重的水工、交通隧洞的设计和施工期优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