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858741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712425.0
申请日:2020-07-2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王友胜 , 殷小琳 , 张明斌 , 王昭艳 , 辛艳 , 张晓明 , 张磊 , 任正龑 , 邢先双 , 董明明 , 成晨 , 刘冰 , 赵阳 , 解刚 , 朱毕生 , 杜鹏飞 , 郭乾坤 , 张永娥 , 刘卉芳 , 赵莹 , 李云霞 , 孟琳 , 魏小燕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多期水土流失强度空间消长变化的可视化展示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将tif格式的各期水土流失强度空间栅格数据转化为ASCII格式;步骤二,获取水土流失强度空间数据的总栅格数m;步骤三,对m个栅格开展不同时期的水土流失强度空间消长分析;步骤四,将ASCII格式数据的水土流失强度空间消长分析结果转化为tif格式的空间栅格数据。本发明对于存在三期及以上水土流失强度空间数据,构建了一种可以全面、准确、快速的水土流失强度空间消长可视化展示方法,对于掌握区域水土流失强度消长变化状况,有针对性的布设水土保持措施,防治水土流失具有重要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0673674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1005146.4
申请日:2019-10-22
Applicant: 浙江浙能华光潭水力发电有限公司 ,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许正 , 王桂平 , 姚维达 , 赵阳 , 程言忠 , 毛琦 , 王放 , 迟海龙 , 王嘉敏 , 陈小松 , 龚传利 , 吴志明 , 王玥 , 崔振虎 , 张晓承 , 张煦 , 杨春霞 , 邓小刚 , 王峥瀛
IPC: G05D2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小型水电站全感知交互系统及方法,通过传感子系统全面采集水电站各房各室的监测情况,并将监测情况信号传递给计算机监控子系统进行综合处理,充分利用计算机监控子系统的处理能力构建了一套立体完整的传感网络和具有即时处理能力的感知系统;由趋势分析子系统对数据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关联处理,报警模块、视频子系统和综合展示子系统,进行声光报警、工业电视模块的画面播放,以及声音、弹窗的多种方式提醒人员提前发现设备异常,有效解决了现有的小型水电站感知设备可感知周边运行环境的种类存在不足,以及对于已采集的感知信号利用程度不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8605787B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810213766.6
申请日:2018-03-15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森林经营管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低效人工林密度调控方法。本发明提供的低效人工林密度调控方法包括:对选定的目标林分进行初步调查,确定目标林分的面积、平均降水量及平均径流深,选取单株标准木并测量其叶面积指数;计算目标林分的最大可用水量;计算单株标准木的蒸腾耗水量;根据目标林分的最大可用水量及单株标准木的蒸腾耗水量,计算目标林分的林分最大密度;根据林分最大密度,对目标林分进行过密林抚育间伐或过疏林补植。如此,只需实测叶面积指数,就可获取不同尺度目标林分的适宜密度,辅以间伐或补植对林分密度进行调控,易于形成林分结构与功能目标统一的生态防护林体系,且所需叶面积指数易获取、操作简便易行。
-
公开(公告)号:CN109492879A
公开(公告)日:2019-03-19
申请号:CN201811209372.X
申请日:2018-10-1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淤地坝建设环境效应评估指标系统,所述指标系统包括准则层、指标层和元指标,所述准则层包括淤地坝建设产生的生态环境效应、社会效应、经济效应;所述生态环境效应包括三个指标层;所述社会效应包括两个指标层;所述经济效应包括两个指标层;水资源综合利用指标包括两个元指标;拦泥减蚀指标包括六个元指标;退耕还林还草指标包括三个元指标;防洪减灾指标包括四个元指标;粮食安全指标包括三个元指标;坝地利用经济指标包括两个元指标;淤地坝经济指标包括两个元指标。该系统结合淤地坝建设的总体目标,提取了淤地坝建设对环境影响的关键性指标,进而为淤地坝建设的环境效应评估提供了有力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07644113A
公开(公告)日:2018-01-30
申请号:CN201710575064.8
申请日:2017-07-14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解刚 , 曹文洪 , 张治昊 , 王向东 , 袁普金 , 刘冰 , 张晓明 , 姚庆锋 , 殷小琳 , 王昭艳 , 尤伟 , 赵阳 , 朱毕生 , 成晨 , 王友胜 , 祁伟 , 刘卉芳 , 李希霞 , 杨震 , 解亮 , 解昊昱 , 杨晓阳 , 聂莉莉 , 李敬义 , 卢书慧 , 张旭东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认节水型淤地坝放水涵洞位置的方法,首先根据淤地坝的设计规模,提取所述淤地坝的基本参数;根据所提取的基本参数,计算获得工程投资G工程随放水涵洞底高y的变化率dG工程/dy;根据所述淤地坝的设计年效益xi、年淤积厚度Δhi,计算得到坝地效益年增量变化-xi+1/Δhi;根据所述淤地坝的年水损失负效益增量cui、年淤积厚度Δhi,计算得到年水损失效益变化cui+1/Δhi;逐渐增大放水涵洞底高y值,得出一系列的xi+1/Δhi+cui+1/Δhi值,将其与-dG工程/dy进行比较,当两者相差最小时,对应的y值即为所确定的放水涵洞底高。该方法能够有效降低涵洞、卧管、竖井、泄水陡槽等关键放水建筑物的工程投资,使淤地造田效益不降低,减少初期蓄水无效蒸发负效益,达到拦泥不减水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6294950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621623.X
申请日:2016-08-01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阻滞PM2.5的植被过滤带宽度确定方法,依据该方法确定的最优宽度营造城市植被过滤带,可在兼顾景观视觉效果、降低噪音水平同时,最大程度的发挥植被阻滞吸附PM2.5等颗粒物的作用,有效降低大气PM2.5颗粒物浓度,进而减小其长距离传播而对人体健康和大气环境质量的危害与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7035480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621541.5
申请日:2023-05-30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土保持监测总站(宁夏回族自治区水土保持生态环境检测总站)
Inventor: 赵阳 , 辛艳 , 王昭艳 , 张永娥 , 殷小琳 , 张晓明 , 张国军 , 郭米山 , 马文涛 , 魏小燕 , 王友胜 , 刘冰 , 解刚 , 成晨 , 王霄 , 陶清瑞 , 李云霞
IPC: G06Q10/0639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河道输沙平衡的流域水土流失治理度确定方法及系统,涉及水土流失治理技术领域,所述方法包括:确定待治理流域的第一河道参数、泥沙输移比和待治理面积;第一河道参数包括河道水流临界含沙量和河道年均径流量;河道水流临界含沙量为河道在冲淤平衡条件下的含沙量;根据第一河道参数、泥沙输移比和待治理面积,确定待治理流域的目标土壤侵蚀模数;获取待治理流域的当前土壤侵蚀模数;根据目标土壤侵蚀模数和当前土壤侵蚀模数确定待治理流域的水土流失治理度;基于水土流失治理度对待治理流域确定治理措施。本发明实现了流域在冲淤平衡条件下的水土流失治理度的确定。
-
公开(公告)号:CN115407049B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070781.2
申请日:2022-09-02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nventor: 刘冰 , 王友胜 , 解刚 , 曹文洪 , 张晓明 , 王昭艳 , 张永娥 , 李永福 , 辛艳 , 郭米山 , 杨志 , 殷小琳 , 成晨 , 赵阳 , 张磊 , 赵慧明 , 任正龑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算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土壤碳汇潜力的方法,首先将水土保持工程措施分为点型和面型;对于点型工程措施:通过测定最大库容、已拦蓄泥沙量的分层淤积量、计算点型工程未淤满部分泥沙拦蓄潜力等参数最终计算出点型工程措施拦蓄泥沙固碳量;对于面型工程措施:通过计算工程措施使用年、测量面型工程措施的管控区域面积、计算有/无面型工程措施的土壤侵蚀模数等参数最终计算出面型工程措施固碳量。最后综合点型工程措施和面型工程措施的结果计算出区域内工程措施总固碳量。本发明科学全面的考虑了水土保持工程措施的类别和泥沙在输移过程中碳的损失,测算结果更真实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08470221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810121979.6
申请日:2018-02-07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6Q10/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流域径流的预测方法及装置。方法包括:建立流域的基础数据库并分为率定期基础数据和验证期基础数据;至少获取两个径流预测模型;调节至少两个径流预测模型中的模型参数;获得径流验证期基础数据对应的至少两个径流预测数据;计算径流实测数据分别与每个径流预测数据之间的精度评定指标;计算径流精度评价指标所对应的每个径流预测模型的可信度得分值;采用贝叶斯模型加权平均法对径流预测数据和可信度得分值进行加权平均,得到流域的径流预测值。本发明采用多种径流预测模型对流域径流进行共同预测,并对模型参数进行优化,有效地提高了的预测精度;将多种径流预测模型的预测结果进行加权平均,提高预测精度且可信度更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04777215A
公开(公告)日:2015-07-15
申请号:CN201510197961.0
申请日:2015-04-23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IPC: G01N27/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确定流域尺度次降雨泥沙来源的方法,该方法中使用判别分析法计算流域泥沙来源与泥沙的距离和距离权重,利用距离与贡献率的反比关系计算流域尺度次降雨泥沙来源的相对贡献率。此方法比传统的混合模型更可靠,受泥沙来源个数的影响更小,可以研究次降雨空间产沙规律,计算不同降雨强度泥沙来源贡献率,可以解决混合模型受泥沙来源个数的限制,避免了混合模型计算结果出现虚假数值解。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