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92984A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410215094.4
申请日:2014-05-21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IPC: C12N5/078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全血培养法处理鱼类染色体技术所用全血的方法,先将试验鱼麻醉,采血,将所得血液与ACD抗凝剂混合,得混合血液;再将所得混合血液与培养基混合,得混合液;将所得混合液叠加至Percoll分离液上,离心,去掉上层血浆,得到血浆层与分离液层交界处的淋巴细胞;然后将所得淋巴细胞加入培养基中,充分混匀,离心洗涤,得到细胞沉淀物;最后将所得细胞沉淀物转至培养基中,20~30℃培养72~96h。本发明提供的基于全血培养法制备鱼类染色体技术的全血的处理方法,能成功有效的分离出淋巴细胞,排除红细胞干扰,提高制备成功率,为保证试验结果奠定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9881124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411841861.2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IPC: G01N30/02 , G01N30/74 , G01N30/86 , G06Q30/018 , G06Q50/02 , G06F18/2411 , G06F18/15 , G06F18/2135 , G06F18/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风味特征的中华绒螯蟹产地溯源方法,该方法首先,提取中华绒螯蟹样品的目标器官组织。然后,通过顶空气相色谱‑离子迁移光谱法分别对目标器官组织中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进行检测,并对得到的挥发性物质光谱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和特征提取。最后,将成分特征矩阵输入成分分析模型进行识别,并将得到的目标特征向量集合输入SVM模型中进行识别,得到中华绒螯蟹样品的产地。本发明将气相色谱分析得到的挥发性有机化合物特征与统计模型、学习模型相结合,实现对中华绒螯蟹的产地追溯,提高了产地溯源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98226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572126.1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江苏诺亚方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郑尧 , 曹丽萍 , 徐钢春 , 庄红根 , 邵乃麟 , 戴飞 , 聂志娟 , 杨西伟 , 鲍明明 , 毛辉 , 刘亚楠 , 孙毅 , 李全杰 , 高俊 , 高建操 , 朱昊俊 , 杜金梁 , 胡佳雯 , 张诗允 , 张超 , 房芷若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合高密度美洲鲥生态养殖的养殖方法及温棚,包括在池塘内使用围网建立围网养殖区域作为鱼苗集中驯化区域,采用高密度养殖,所述围网上有增氧装置对池塘增氧;在鲥鱼的第一成长阶段,随着鱼苗的成长,通过逐渐变换围网,使集中驯化区域逐渐扩大;第一成长阶段完成时,对鲥鱼起捕;捕捉鲥鱼到低密度养殖程度时,停止捕捉鲥鱼,撤去围网,鲥鱼进入第二成长阶段;改变投喂的饵料,对剩余的鲥鱼进行育肥料投喂;第二成长阶段完成时,将剩余鲥鱼全部捕捉。通过围网养殖区域的不断扩张,避免鲥鱼的集中驯化后对鲥鱼进行分池产生的损伤;在围网的底纲和上纲区域形成一面气墙,鱼群受到气墙的隔离,避免鱼群与渔网直接接触从而避免剐蹭掉鳞或受伤。
-
公开(公告)号:CN115486393B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211227656.8
申请日:2022-10-09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江苏诺亚方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培养蟹苗活饵的工程化循环水系统构造及方法,属于水产养殖技术领域,包括:仓储系统和活饵培养系统,仓储系统包括投料门、出料口和出料管;活饵培养系统包括肥料预混池、小球藻培养池、活饵培养池、分级过滤池和活饵收集池五个区域;沼气为红外线沼气取暖炉提供热量,材料发酵后通过出料管到达肥料预混池,同时通过水泵B将活饵收集池中的水抽入肥料预混池,使水流依次流经活饵培养系统的五个区域,通过气提水装置使发酵肥进入小球藻培养池,发酵肥以及产生的藻类流向活饵培养池,轮虫成熟后,进入分级过滤池经过滤网筛选,进入活饵收集池中的活饵收集网袋;本发明具有环保高效、投资成本低、耗能低、对环境无污染,供应稳定安全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114552A
公开(公告)日:2023-05-16
申请号:CN202211102069.6
申请日:2022-09-09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稻田虾蟹综合种养方法,涉及水产养殖领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稻田空间利用率低、经济价值低的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对稻田进行改造,在6月至11月种植水稻,1月至6月养殖小龙虾,6月至次年1月养殖扣蟹,从而减少稻田的闲置时间,避免冬闲田浪费,提高稻田空间利用率和亩产效益,由于小龙虾和河蟹在不同时期生长发育,利用这一特点,在稻田内1月至6月养殖小龙虾,6月至次年1月养殖扣蟹,稻田内6月至11月同时进行水稻种植,从而对稻田充分利用,为从事水产养殖的稻田复垦提供了有效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0074059A
公开(公告)日:2019-08-02
申请号:CN201910322618.2
申请日:2019-04-22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IPC: A01K67/027 , A61K4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罗非鱼氧化应激肝损伤模型及其构建方法和应用,所述方法采用注射H2O2构建损伤模型。其优点在于:(1)本发明所述方法使用的罗非鱼来源一致,培养环境可控,因此可重复性强;(2)本发明所述方法首次将H2O2应用于鱼类肝损伤模型构建中,得到了能够研究肝脏疾病发病机制以及筛选相关治疗药物的理想罗非鱼实验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03992983B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410245581.5
申请日:2014-06-04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筛选保肝药物的鲤鱼肝损伤模型及其应用,本发明通过2,3,7,8-四氯二苯-对-二恶英对鲤鱼肝组织切片进行处理,建立鲤鱼肝损伤模型,再用检测药物处理肝损伤模型,判断药物对鲤鱼肝损伤的治疗效果。本发明所建立的鲤鱼肝损伤模型来源一致、培养环境可控、可重复性强,可满足多种药物的同批次筛选,周期短、大大节约药物筛选所需时间和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3088106A
公开(公告)日:2013-05-08
申请号:CN201310028631.X
申请日:2013-01-25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IPC: C12Q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鱼原代肝细胞损伤模型筛选鱼类保肝药物的方法,其包含:(1)将所述原代肝细胞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CCl4模型对照组、受试药物组;(2)所述原代肝细胞培养完成后,正常对照组和CCl4模型对照组继续用L-15培养基培养,受试药物组用含不同浓度受试药物的L-15培养基培养;2-6小时后,弃上清液,正常对照组加L-15培养基,其余各组加含4-16mMCCl4的L-15培养基;2-6小时后,收集上清液,检测该上清液中的GPT、GOT和LDH水平,根据GPT、GOT和LDH的变化评价受试药物保护肝细胞的药效。这样,可在短时间内对多种药物进行高通量快速筛选,大大缩短药物开发所需的时间,且可重复性强,成本低,应用范围广,效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063867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284241.9
申请日:2023-10-07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 常熟市水产技术推广站(常熟市水生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 江苏诺亚方舟农业科技有限公司
IPC: A01K61/5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虾蟹耦合养殖的方法,属于水产技术领域。本发明在不同的时期投放扣蟹、青虾和罗氏沼虾,并优化水草布局、加强投喂和细化养殖管理,错峰捕捞虾蟹,在6~8月收获“六月黄”河蟹,填补了此时期河蟹市场的空白,满足了市场上对河蟹的需求。本发明虾蟹耦合养殖充分利用了池塘水体的空间资源,提高了饲料、鱼药等养殖投入品的利用率,产出了优质的虾蟹产品,实现了养殖的节本增效。
-
公开(公告)号:CN112680416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110016639.9
申请日:2021-01-07
Applicant: 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
IPC: C12N5/0786 , C12N5/07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罗非鱼体外免疫抑制模型及其构建方法,所述方法采用环磷酰胺诱导罗非鱼体外免疫细胞,环磷酰胺的浓度在50mM以内。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以下优点:(1)本发明首次采用环磷酰胺诱导罗非鱼体外免疫抑制模型,为研究鱼类靶向药物,专一性的给予靶向治疗,调节鱼类免疫功能有十分重要的意义;(2)所述方法采用环磷酰胺作用于罗非鱼体外免疫细胞,优化了使用剂量和作用时间,避免出现亢进模型,确保获得100%的免疫抑制模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