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电厂仪表管道火灾风险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37744B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210214024.8

    申请日:2012-06-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30/4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站设计技术,具体涉及核电厂仪表管道火灾风险分析方法。该方法首先选定传感器的分析范围,然后确定所选传感器的仪表管道受到火灾影响的热源,通过热效应分析,判定火灾引起的热效应对于仪表管道的影响程度。本发明通过对仪表管道的火灾风险分析,对分析结论中发现的薄弱环节采取防火保护措施,保证安全功能的执行,能够有效降低火灾对核电厂安全功能造成的危害。

    烟囱气态流出物取样代表性验证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71964A

    公开(公告)日:2013-12-25

    申请号:CN201310395181.8

    申请日:2013-09-0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厂流出物排放辐射监测技术,具体涉及一种烟囱气态流出物取样代表性验证方法。该方法针对流速分布、平均气旋角、示踪气体浓度分布和示踪气溶胶浓度分布等物理量展开测量,并将得到的测量结果与判定准则对比,从而得出流场和示踪剂是否“均匀分布”的结论。本发明既适用于比例模型,也适用于实际烟囱的气态流出物取样代表性验证试验。

    一种核电站智能监管信息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05363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551961.0

    申请日:2023-05-1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核电厂仪控技术,具体涉及一种智能化的信息监管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现场仪表、边缘采集和处理机柜、生产控制系统采集处理柜、中心服务器机柜、人机交互平台、远程智能VDU、网络安全设备、镜像中心服务器、厂级人机交互设备;现场仪表的输出数据均通过生产控制系统采集处理柜进行数据采集;边缘采集和处理机柜分散采集现场仪表中的智能化业务数据;针对生产及智能化相关数据的采集与汇聚,搭建基础平台进行采集、算力、人机交互资源的统筹,进行核电智能化业务融合与实施,对多源异构数据采集进行统筹规划,对核电运行控制、运行辅助优化、运维支持和管理方面的信息进行智能化监管,降低运行降本。

    一种核电厂DCS系统的报警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700180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749441.0

    申请日:2023-06-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厂DCS系统的报警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对核电厂DCS系统进行监控;当监控到所述核电厂DCS系统故障时,生成第一报警信号;当第二次监控到所述核电厂DCS系统故障时,生成第二报警信号;判断所述第二报警信号的报警优先级是否大于等于所述第一报警信号的报警优先级;如果是,则进一步判断所述第二报警信号与所述第一报警信号之间的时间间隔是否小于等于预设间隔;如果是,则启动第一报警机制。通过本发明不仅能按照报警信号的紧急程度提醒操作员,又能解决报警信息较多时操作员很难注意到新报警产生的问题,便于操作员对电厂状态进行综合判断,从而为核电厂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一种核电站严重事故仪表可用性仿真分析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657063A

    公开(公告)日:2021-11-16

    申请号:CN202110820322.0

    申请日:2021-07-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站严重事故仪表可用性仿真分析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S100、基于核电站各仪表的实际电路,构建各仪表的仿真电路;S200、对各仪表的仿真电路中各元器件的不同环境影响因素进行环境试验,得到不同环境下的各元器件参数的变化情况,以及不同环境影响因素的具体参数对电路性能的影响;S300、基于各仪表的实际电路和等效电路,建立仪表电路模型;S400、基于各仪表在不同严重事故下环境影响因素的具体参数以及等效电路的特点,确定所述仪表电路模型中各仪表可能的电路变化模式及仿真方案。本发明能够运用仿真模型对运行及在建电站仪表在严重事故下的可用性进行分析。

    一种振动数据的传输网络及传输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73170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794171.6

    申请日:2021-07-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振动数据的传输网络,包括振动变送设备、工控设备、DCS采集设备,以及第一设备。振动变送设备,与工控设备和第一设备分别连接,用于将振动仪表采集的原始动态振动数据变送为振动特征参数,并将振动特征参数分别发送至工控设备和第一设备。第一设备,与工控设备连接,用于将接收的振动特征参数发送至工控设备。工控设备,与DCS采集设备连接,用于接收振动变送设备和第一设备发送的振动特征参数,并将振动特征参数发送至DCS采集设备。DCS采集设备,用于将振动特征参数传输至DCS。相应地,还提供一种振动数据的传输方法。该传输网络和传输方法能应对各类传输故障,保证核电站的振动数据传输的可靠性。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软冗余和软测量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859848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210252062.6

    申请日:2022-03-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软冗余和软测量控制系统,属于智能核电技术领域,所述控制系统包括状态估计和异常检测模块以及表决器模块,状态估计和异常检测模块的输入信号为核电厂系统和设备中多个具有互相关性的仪表测量信号,通过使用人工智能技术,根据仪表测量信号得到当前监测仪表的状态估计信号、异常诊断信号和模型可靠性评估信号;表决器模块的输入信号包括仪表测量信号的全部或者部分信号、状态估计均值信号、异常诊断信号和模型可靠性评估信号,输出信号为表决后信号。本发明将状态估计和异常检测结果进行有效反馈,可优化核电厂控制系统报警逻辑,提高操纵员对于核电厂运行状态的判断水平,从而提升核电厂运行中的安全性和经济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