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减振隔热复合填料及其制备工艺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19268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501364.8

    申请日:2024-10-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减振隔热复合填料及其制备工艺和应用,包括如下步骤:将正硅酸乙酯、甲基三甲氧基硅烷、二甲基二甲氧基硅烷和六甲基二硅胺烷溶解在溶液形成混合胶体溶液;将表面活性剂溶解在水中形成表面活性剂溶液;在表面活性剂溶液中加入空心玻璃微球,得到分散溶液;将前驱体混合胶体溶液加入分散溶液中搅拌混合;加入氨水,使前驱体在空心玻璃微球表面凝胶化;清洗干燥,获得气凝胶包覆空心玻璃微球材料。本发明在空心玻璃微球表面包覆气凝胶,构成了减振隔热复合填料,实现了同时具备减振隔热复合材料的一体化制备,且制备的材料尺寸小,具有填充特性,可以与其他材料进行二次复合,提升本体材料的隔热和减振性能。

    一种细长薄壁陶瓷基复合材料管材内孔加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690809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499486.7

    申请日:2023-05-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陶瓷基复合材料加工技术领域,提出一种细长薄壁陶瓷基复合材料管材内孔加工装置,该加工装置包括特殊柔性刀具、夹紧执行系统、通料模块、进给运动系统,特殊柔性刀具由开有多个小孔的软管构成,通料模块包括磨料泵、通料细管、双向接头、磨料箱,进给系统包括电机和收放管机。磨料泵入至均匀流出后,启动机床至稳定转速,转动收放管机将特殊柔性刀具反复进行收放拉动,完成对薄壁陶瓷基复合材料的内孔磨削。本发明解决了传统加工方式加工细长薄壁陶瓷基复合材料零件内孔过程产生变形和切削颤振以及冷却润滑、排屑断屑困难,刀具磨损剧烈且管材定位夹紧变形的问题,适用于薄壁陶瓷基复合材料内孔加工高温导致零件发生热胀变形的问题。

    燃料芯块的制备方法和U3Si2燃料芯块

    公开(公告)号:CN119601270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411495106.3

    申请日:2024-10-2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燃料芯块的制备方法和U3Si2燃料芯块。方法包括:对含有粘结剂的U3Si2粉末进行压制成型,得到U3Si2生坯;将U3Si2生坯以目标温度保温目标时长后,在隔绝碳的环境下对U3Si2生坯进行烧结,得到燃料芯块。本申请的方法,在生坯烧结前以粘结剂熔点、分解点附近的温度对其进行保温充分排除芯块生坯中粘结剂,以脱除芯块内的粘结剂,从而降低U3Si2生坯中的碳含量。再在隔绝碳的环境下对所述U3Si2生坯进行烧结,进一步抑制环境中的碳与生坯反应。如此可将U3Si2芯块中的碳含量控制在0.2wt.%以下,进而解决芯块开裂问题,获得表观无裂纹的U3Si2燃料芯块。

    基于燃料颗粒多层定位排布的弥散燃料成型模具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00623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885960.4

    申请日:2024-07-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燃料颗粒多层定位排布的弥散燃料成型模具及方法,包括呈配套设置的燃料颗粒定位用布料压头和压制模腔;所述布料压头至少具有一个布料面,所述布料面上设置有呈规则排列的凹坑,凹坑底部具有吸气孔,通过负压接口对所述凹坑底部吸气孔提供负压能够吸附燃料颗粒至布料面上的凹坑内,吸附燃料颗粒的布料压头压入压制模腔的基体粉末中实现燃料颗粒在基体粉末内的横向规则排布。本发明通过在模腔内进行基体粉末与定位排布燃料颗粒的多层交替堆叠,能够实现燃料颗粒在基体粉末内的横向均匀定位排布及层间燃料颗粒纵向相互错位排布,最终实现燃料颗粒近理想均匀排布、燃料颗粒间距及排列可控、燃料颗粒体积分数高的弥散燃料成型。

    一种振荡烧结制备全陶瓷微封装弥散燃料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295198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932513.0

    申请日:2022-08-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振荡烧结制备全陶瓷微封装弥散燃料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多层包覆燃料微球和SiC粉体装入喷涂有氮化硼的石墨模具内;S2、将石墨模具放入振荡烧结炉内进行振荡烧结:温度控制过程为:室温~1200℃的升温速率为5~15℃/min,1200℃~目标温度的升温速率为3~5℃/min,在目标温度下保温,保温结束后,随炉冷却;压力控制为:在升温到目标温度前,保持1~5MPa压力,在达到目标温度之后,施加目标振荡压力,保温结束后,进行卸压。本发明不仅能够实现SiC基体烧结致密化,且相比热压烧结,具有较低烧结温度、较高的致密化速率。

    一种石墨烯增韧碳化硅陶瓷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698205B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1911133524.7

    申请日:2019-11-19

    Abstract: 一种石墨烯增韧碳化硅陶瓷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将碳化硅粉体、石墨烯粉体、烧结助剂和溶剂混合后粉碎以制备碳化硅浆料;(B)将碳化硅浆料干燥、粉碎后过筛,制备混合均匀的复合粉体;(C)将复合粉体装入模具中,施加单向压力以得到复合粉体压坯;(D)将装有复合粉体压坯的模具放入烧结炉中,在真空环境下炉温升至温度T1后,进行升温加压‑降温无压的循环烧结工艺以制备石墨烯增韧碳化硅陶瓷。本发明利用高温加压‑低温无压的真空循环烧结技术,有效地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烧结温度高、致密化速度慢、致密度低的问题,在较低的温度下快速地获得致密度更高的石墨烯增韧碳化硅陶瓷。

    一种全焊接组件的公差优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204851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0631720.8

    申请日:2021-06-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焊接组件的公差优化方法,涉及多组件的焊接变形累计误差预测及公差优化,解决了全焊接组件公差设计优化需求问题。本发明包括采集全焊接组件原始设计信息,汇总各类公差信息;建立三维公差分析模型,虚拟装配进行仿真分析,预测全焊接组件总偏摆量的偏差;基于各偏差的贡献度因子、敏感度因子及焊接变形的控制难度因子建立起加权计算值,根据仿真分析结果继续进行迭代,直到获得满足优化目标的公差优化方案并输出。本发明能够有效地预测焊接变形累积误差、实现公差优化、提高公差二次设计的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