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739669A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2010721986.7
申请日:2020-07-24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用核电站棒位探测器的冗余励磁结构、系统及方法,该冗余励磁结构包括若干励磁电源和若干棒位探测器,每个励磁电源对应连接一个棒位探测器,并形成主激励回路;还包括检测模块和电路切换装置,每个主激励回路中均并联有检测模块,每个主激励回路中均串联有电路切换装置;每个电路切换装置均连接到下一个相邻的主激励回路中,形成该棒位探测器的冗余激励回路。本发明能够有效的提高棒位指示系统的可靠性;在不改变原有探测器和励磁电源的物理结构的同时,仅需在励磁回路上增加监测模块和电路切换装置即可完成;能够改善现有的压水堆核电站中已有棒位探测器励磁电源单一励磁容易出现故障的情况,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7371253B
公开(公告)日:2025-01-21
申请号:CN202311578124.3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0 , G06F111/08 , G06F111/1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灵敏度和一致性的自给能中子探测器设计方法及系统,包括:建立自给能中子探测器绝缘层空间电荷效应计算模型;考虑绝缘层空间电荷效应,进行自给能中子探测器精细数值模拟计算;根据堆芯测量系统设计要求,获得满足初始热中子灵敏度要求的最优探测器结构尺寸;确定影响自给能中子探测器初始热中子灵敏度和一致性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其对探测器初始热中子灵敏度的影响,在一致性允许的范围内,获得关键影响因素的最大允许公差;采用自给能中子探测器燃耗分层计算法及fA级微电流信号处理技术,进一步确定自给能中子探测器的燃耗寿命。本发明从理论上解决了现有自给能中子探测器热中子灵敏度不高、一致性差和需要频繁更换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7709068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311578122.4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0 , G21C17/108 , G01T3/0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给能中子探测器组件的更换方法、装置及设备,该方法以反应堆堆芯不同位置处的中子注量率水平存在差异为基础,从反应堆堆芯自给能中子探测器组件的燃耗寿命和使用寿命两个维度作为其服役性能评判指标,进行自给能中子探测器组件服役性能分析;并结合各自给能中子探测器组件历史工况信息,利用智能预测算法评估自给能中子探测器组件是否满足下一个燃料循环周期中子测量的要求,并结合实际工程需求评估探测器组件是否能够延寿服役。本发明能够减少堆芯探测器组件的频繁更换,提高核电站的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571749A
公开(公告)日:2024-02-20
申请号:CN202311578126.2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自给能中子探测器外壳材料性能加速老化分析方法及系统,包括:以辐照损伤程度作为自给能中子探测器组件外壳材料辐照损伤程度指标,通过蒙特卡洛工具,模拟计算自给能中子探测器组件外壳材料在设定服役期限累积中子注量条件下的辐照损伤程度数值;采用重离子束流对自给能中子探测器组件外壳材料样品进行辐照,确定重离子束流辐照自给能中子探测器组件外壳材料样品造成等效辐照损伤程度数值所需的参数;采用纳米压痕技术测定辐照后的样品在不同辐照损伤程度下的硬度变化情况,计算辐照样品的屈服强度和拉伸强度;并分析在该辐照强度下探测器拔出堆芯过程中是否会发生断裂或裂纹。本发明能够有效评估堆芯自给能探测器组件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2181035B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011058623.6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电站驱动机构控制电流分段式精确控制方法,本发明的方法通过对时序电流分段状态的分析,并结合各个阶段CRDM供电回路中电气参数的特点,对各个分段时序状态设计独立的控制方式进行分段精确控制,并对时序变化分段过渡阶段设计了基于状态提前预判的衔接方法,优化了时序电流波形,从而有效提高驱动机构电源的供电品质。
-
公开(公告)号:CN111951989A
公开(公告)日:2020-11-17
申请号:CN202010812024.2
申请日:2020-08-1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校准棒位测量参数的方法及系统,本发明输入全行程棒位信号并对其进行滤波处理(该信号可以从人机接口获得),然后计算获取每组线圈的所有理论拐点处的电压值,这些电压即为每个拐点的理论阈值,实际上每组线圈仅有一个阈值,所以需要将每组线圈的所有理论阈值按照一定的优先级策略拟合成一个阈值,基于该阈值,即可实现一键自动校准棒位测量参数的功能。相较于传统的棒位测量技术,本发明提出的智能校准棒位测量参数技术极大的缩短棒位测量参数校准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7371253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578124.3
申请日:2023-11-2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06F30/20 , G06F111/08 , G06F111/1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高灵敏度和一致性的自给能中子探测器设计方法及系统,包括:建立自给能中子探测器绝缘层空间电荷效应计算模型;考虑绝缘层空间电荷效应,进行自给能中子探测器精细数值模拟计算;根据堆芯测量系统设计要求,获得满足初始热中子灵敏度要求的最优探测器结构尺寸;确定影响自给能中子探测器初始热中子灵敏度和一致性的关键影响因素,分析其对探测器初始热中子灵敏度的影响,在一致性允许的范围内,获得关键影响因素的最大允许公差;采用自给能中子探测器燃耗分层计算法及fA级微电流信号处理技术,进一步确定自给能中子探测器的燃耗寿命。本发明从理论上解决了现有自给能中子探测器热中子灵敏度不高、一致性差和需要频繁更换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1951989B
公开(公告)日:2022-06-17
申请号:CN202010812024.2
申请日:2020-08-13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智能校准棒位测量参数的方法及系统,本发明输入全行程棒位信号并对其进行滤波处理(该信号可以从人机接口获得),然后计算获取每组线圈的所有理论拐点处的电压值,这些电压即为每个拐点的理论阈值,实际上每组线圈仅有一个阈值,所以需要将每组线圈的所有理论阈值按照一定的优先级策略拟合成一个阈值,基于该阈值,即可实现一键自动校准棒位测量参数的功能。相较于传统的棒位测量技术,本发明提出的智能校准棒位测量参数技术极大的缩短棒位测量参数校准的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2366014A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2011164174.3
申请日:2020-10-27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核电站控制棒运动特性的棒位测量方法、装置和介质,涉及核电站领域,解决了现有的控制棒测量装置测量精度有上限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激励电源向棒位探测器供电;从棒位探测器采集测量信号,包括采集棒位探测器中线圈的感应电压信号;分离测量信号中的固定频率信号与低频扰动信号,结合固定频率信号与低频扰动信号进行数据处理,得到棒位探测器的位置信息,得到控制棒束的位置信息。本发明能够在不改变棒位探测器现有结构的基础之上,提供核电站控制棒位置测量的精度。仅需改变信号处理方法,增加由控制棒运动所引起低频干扰信号处理即可完成本发明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185596A
公开(公告)日:2021-01-05
申请号:CN202011069623.6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中国核动力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核电站测量线圈的落棒时间测量方法、介质和系统,涉及核电站领域,解决了暂无相关方法利用现有的棒位探测器实现落棒时间测量的问题。本发明包括监测控制棒(2)上的测量线圈(1)的输出电压变化,基于测量线圈(1)的输出电压数据判断是否发生落棒并计算落棒时间;还包括利用测量线圈(1)的输出电压数据识别并划分落棒阶段,同时计算各落棒阶段的过程时间,还包括识别落棒特征震荡;还包括利用测量线圈(1)的输出电压数据判断控制棒(2)是否触底,同时在阻尼震荡阶段识别控制棒(2)落棒的特征震荡。本发明能够进行落棒事件的判断、落棒阶段的识别与划分及落棒时间的计算,且不需要改变棒位探测器的运行状态,不需要更改现有棒位探测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