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95248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77920.3
申请日:2024-08-07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研究中心)
Abstract: 一种用于森林地表可燃物生态调控产物的热分解回收装置,属于固废处理技术领域,为解决在林区边缘或林区内露天式制炭会发生跑火和油烟外溢的问题,包括:炉体、炉体内部侧壁上均安装有导流槽,炉体后侧设置有排油口,炉体内部后侧的导流槽与排油口连接,炉体后安装有储油箱,导轨设置在炉体内,炭箱通过导轮与导轨滚动连接,炉体上盖的排烟口与冷凝塔对接,本申请通过将林区内细小可燃物置于炭箱内,进而进入炉体内引燃炭化,炉体能避免在燃烧过程中跑火,炉体内形成适合碳化过程的厌氧环境,在燃烧过程中通过冷凝塔减少油烟飘散,同时对燃烧产生的生物油进行快速收集。
-
公开(公告)号:CN118297385A
公开(公告)日:2024-07-05
申请号:CN202410401624.8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北京市应急管理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市应急管理考试中心、北京市危险化学品登记注册事务中心)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研究中心)
IPC: G06Q10/0635 , G06Q10/04 , G06F18/2431 , G06Q50/26 , G01W1/02 , G08B17/00 , G08B3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火险天气指数和表层可燃物湿度的火灾风险分级方法,涉及灾害预警系统领域。该基于火险天气指数和表层可燃物湿度的火灾风险分级方法,包括气象数据、可燃物数据的采集与获取,通过国家、地方及林区火险监测站,自动采集气象数据,同时通过林区火险自动监测站,自动采集可燃物相关数据,历史森林火灾数据、历史卫星火点数据、地理信息、林业资源勘查数据通过公开途径、定向采购或有关部门发布获取。实现了“乡镇级”“24小时级”森林火灾形势分析研判,时间尺度上,可以实现临近、短期、中期和长期预报,空间尺度上,分别对应公里级、乡镇级、区级和市级分析研判。
-
公开(公告)号:CN115253116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2210843390.3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电工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森林自然感知进行雷击火预警扑救的方法和系统,涉及自然感知系统技术领域。该一种基于森林自然感知进行雷击火预警扑救的方法和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探针设置,包括制作探针和制作贴片,其中探针为可导电抗腐蚀金属或碳棒,贴片为可导电抗腐蚀金属或碳薄膜;S2.与植物建立连接,其步骤如下:S2.1.将探针刺入植物体,与植物根、树干、枝等器官和组织连接;S2.2.将植物接合部位韧皮部裸露,将贴片与植物提根、树干、枝等韧皮部连接,同时将贴片与植物叶片连接。通过对森林感知和多通道分布式植物微电流传感系统,建立基于森林感知的雷击火全域感知体系,建立基于感知图谱的全域多因素成像体系,实现森林雷击火感知信息的可视化。
-
公开(公告)号:CN114945146A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210609817.3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 , 北京林业大学 , 北京大陆康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机载抛洒式可分布组网式森林和草原火场因子立体感知装置,涉及感知技术领域。该可携带发射式可分布组网式森林和草原火场因子立体感知装置,包括发射装置、传感器集成模块、通信和数据处理模块、缓降模块,通信和数据处理模块、缓降模块均设置在传感器集成模块中,使用时发射装置将传感器集成模块发射到火场上空,然后降落伞打开,由传感器对火场上空进行监测。通过本发明设计的火场因子立体感知装置,采用蜂窝式发射筒发射到火场上空分布组网,可以对火场上空进行信息采集,将采集到的信息转换为立体动态信息图,方便消防指挥员更直观立体的了解火场各部分的具体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4942045A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210609816.9
申请日:2022-05-31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 , 北京林业大学 , 北京大陆康腾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携带发射式可分布组网式森林和草原火场因子立体感知装置,涉及感知技术领域。该可携带发射式可分布组网式森林和草原火场因子立体感知装置,包括发射装置、传感器集成模块、通信和数据处理模块、缓降模块,通信和数据处理模块、缓降模块均设置在传感器集成模块中,使用时发射装置将传感器集成模块发射到火场上空,然后降落伞打开,由传感器对火场上空进行监测。通过本发明设计的火场因子立体感知装置,采用矩阵式发射筒发射到火场上空分布组网,可以对火场上空进行信息采集,将采集到的信息转换为立体动态信息图,方便消防指挥员更直观立体的了解火场各部分的具体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20013172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101841.X
申请日:2025-01-22
IPC: G06Q10/0631 , G06Q50/02 , G06V20/10 , G06V10/764 , G06T7/62
Abstract: 一种寒温带针叶林火烧迹地人工恢复优先级确定方法,它属于遥感技术领域。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方法在恢复火烧区域内不同子区域的针叶林时并未考虑到各子区域针叶林自然更新能力差异的问题。本发明首先计算火后影像的目标区域内每个像元的差值归一化火烧指数,再根据差值归一化火烧指数来确定初始的自然更新能力值,再根据海拔、坡度和坡向值的大小来修改每个像元的自然更新能力,进而确定每个像元所属的类型,并将类型相同的相邻像元融合为一个斑块,最后,根据斑块类型和斑块面积大小,确定每个斑块的人工恢复优先级。本发明方法可以应用于寒温带针叶林火烧迹地人工恢复。
-
公开(公告)号:CN119090260A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411071912.8
申请日:2024-08-06
Applicant: 北京市应急管理科学技术研究院(北京市应急管理考试中心、北京市危险化学品登记注册事务中心)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国家林业和草原局世界自然遗产保护研究中心) , 北京建筑大学
IPC: G06Q10/0635 , G06Q50/02 , G06F18/2321 , G06F18/213 , H04W4/029 , H04W4/20 , H04W4/35 , G08B21/02 , G08B25/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轨迹大数据的林区人为风险评估方法及系统,涉及风险评估技术领域,方法包括:根据地图POI数据结合地图划分网格对林区覆盖范围进行提取;按照时间段采集手机信令数据;根据手机信令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并提取得到人员轨迹,并对人员进行身份识别;对林区覆盖范围分网格进行人流量变化和林区内人员轨迹路线分析;根据人流量变化的预设变化值的比较结果或林区内人员轨迹路线的聚类结果与预设密度阈值的比较结果,确定对应网格区域的风险评估结果。通过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实现了对林区不同区域进行风险评估,提高了森林防火中人为因素的防控能力,实现了城市重点区域安全风险的超前感知、动态辨识和实时预警。
-
公开(公告)号:CN11801435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0
申请号:CN202410167708.X
申请日:2024-02-06
IPC: G06Q10/0635 , G06F18/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可燃物危险性的人工林小班尺度森林火险区划方法,获取人工林可燃物特性因子、环境因子和土地类型因子小班数据,对其引燃危险指数和火强度危险指数赋值,计算得到每个小班的可燃物引燃危险指数值、可燃物火强度危险指数值和可燃物综合火险指数值,并利用GIS软件的自然间断点聚类分析法分级制作对应的等级区划图。本发明提供的区划方法有效提高了人工林森林火险区划结果的精细度和准确度,为林场针对不同类型、不同等级的火灾风险区域,制定科学高效的可燃物管理和火灾防控措施提供了更多更准确的参考依据和数据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5267092A
公开(公告)日:2022-11-01
申请号:CN202211035871.8
申请日:2022-08-27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组合多类型可移植可燃物含水率综合监测系统,涉及监测系统技术领域。该可燃物含水率综合监测系统,包括含水率监测装置和木本死可燃物含水率监测装置,所述含水率监测装置包括集装箱和主机,所述集装箱的内侧壁靠下端处设置有网状板,所述网状板的侧壁固定连接在集装箱的内侧壁上,所述集装箱的侧壁上设置有四个放置孔,四个所述放置孔分别贯穿集装箱的侧壁并通至内部,四个所述放置孔的内部分别设置有温湿度传感器。通过将不同地点的可燃物移植到同一地点,通过标准装置构建可燃物集装箱,重建不同地点的可燃物类型和结构,实现同时对不同地点采集的不同可燃物进行监测,进而通过单点监测实现广域监测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165969A
公开(公告)日:2022-10-11
申请号:CN202210843397.5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森林生态环境与自然保护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森林自然感知建立森林感知体系的方法和网络系统,涉及感知系统技术领域。该一种基于森林自然感知建立森林感知体系的方法和网络系统,包括S1.探针设置,包括制作探针和制作贴片,其中探针为可导电抗腐蚀金属或碳棒,贴片可可导电抗腐蚀金属或碳薄膜;S2.与植物建立连接,其步骤如下:S2.1.将探针刺入植物体,与植物根、树干、枝等器官和组织连接;S2.2.将植物接合部位韧皮部裸露,将贴片与植物提根、树干、枝等韧皮部连接,同时将贴片与植物叶片连接。通过对森林感知和多通道分布式植物微电流传感系统,建立基于森林感知的多灾害全域感知体系,建立基于感知图谱的全域多因素成像体系,实现森林感知信息的可视化。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