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杨树多世代杂交群体材性性状基因组选择育种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710059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764172.6

    申请日:2024-12-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杨树多世代杂交群体材性性状基因组选择育种方法及应用,属于杨树遗传育种技术领域;本发明基于762株美洲黑杨多世代杂交群体重测序数据,系统开展材性性状基因组选择育种研究,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鉴定与杨树材性性状显著相关的QTNs,评估10种GS统计模型以及不同标记筛选策略对全基因组选择预测精度的影响,建立美洲黑杨材性性状的最适基因组选择预测方法,与随机标记相比,预测精度平均提高157.55%。本发明能够实现对杨树材性性状的早期预测,筛选出木材品质优良的子代及核心育种亲本,从而缩短林木育种周期,提高林木选育精度,减少试验规模并加速林木优异种质的选育进程。

    PeERF1基因在调控杨树响应低氮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941069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614187.4

    申请日:2024-11-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eERF1基因在调控杨树响应低氮中的应用,属于分子生物技术领域;构建含有基因PeERF1的植物过表达载体或显性抑制表达载体,将其异源转化到银腺杨84K,筛选获得转基因阳性植株,通过阳性植株和野生型植株在不同氮处理条件下表型分析,获得氮高效利用的转基因植株。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重要的并且可能具有普适性的氮高效利用基因资源,为以后相关研究提供素材,同时也为林木资源高效利用研究奠定基础。

    一种基于根系侵染的黑杨遗传转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965615A

    公开(公告)日:2024-05-03

    申请号:CN202311559936.3

    申请日:2023-11-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根系侵染的黑杨遗传转化方法,属于植物生物工程技术领域;包括:1)采用携带抗除草剂草铵膦筛选标记的表达载体的农杆菌,侵染44号抗虫黑杨带有1‑2cm茎节的无菌幼苗根系,根系剪切成只保留根茎连接处0.2‑0.5cm的根长的结构;2)将侵染后完成共培养的根系放置到含有草铵膦筛选的生根培养基上进行培养;3)将在草铵膦筛选生根培养基上生根的新生根剪切成小段,放置到含有0.8mg/L草铵膦浓度的分化培养基,分化出芽;4)将所述不定芽接种到含有草铵膦筛选的生根培养基上进行培养;5)对所述生根幼苗进行GUS染色鉴定。本发明通过对具有抗性的转基因植株进行再次草铵膦抗性表达载体的农杆菌介导转化,克服了已转基因植株再次转化难以获得阳性苗的约束性,同时缩短了黑杨转化周期至3个月,提高黑杨进行转化的效率至29.03%。本发明将为黑杨分子设计育种提供技术保障。

    一种杨树糖转运蛋白基因PagSWEET15b及其编码蛋白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701593A

    公开(公告)日:2024-03-15

    申请号:CN202410091857.2

    申请日:2024-0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杨树糖转运蛋白基因PagSWEET15b及其编码蛋白和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该基因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3所示,其编码蛋白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4所示。本发明创制并获得了PagSWEET15b过表达植株和基因敲除突变体,通过腐皮镰刀菌侵染实验发现,该基因敲除突变体植株抗病性显著增加,而过表达植株对腐皮镰刀菌更为敏感,说明PagSWEET15b基因是参与杨树‑腐皮镰刀菌互作过程的关键基因。本发明在培育抗腐皮镰刀菌杨树新品种中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对保障杨树产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且在林木抗病分子育种领域和林业基因工程领域具有深远价值。

    一种抑制美国白蛾生长的杨树化合物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056104A

    公开(公告)日:2018-05-22

    申请号:CN201610968013.7

    申请日:2016-11-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抑制美国白蛾生长的杨树化合物及其应用,属于抗虫杨树辅助育种和美国白蛾防治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较为全面的分析抗虫和感虫材料的化合物差异,结合相关分析,鉴定出豆甾醇是杨树对美国白蛾抗性的主要化合物之一,对美国白蛾幼虫的发育具有明显的抑制作用。该化合物可以作为代谢标记物,用于抗虫杨树育种的辅助选择;也可以作为农药成份,用于美国白蛾防治,对于杨树抗虫育种及美国白蛾的有效控制具有重要意义。将豆甾醇辅助选择与常规育种技术有效结合,可以缩短育种时间,加快育种速度,提高杨树抗虫育种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