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218374A
公开(公告)日:2021-08-06
申请号:CN202110106616.7
申请日:2021-01-26
Applicant: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C1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对工程地质条件勘察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地形地貌的勘察;步骤2,地质构造的勘察:包括勘察区的褶皱区域褶皱影响、勘察区断裂情况;步骤3,场地地层岩性及分布;步骤4,地球物理背景调查:据利用前期工程勘察资料进行现场踏勘;步骤5:地球物理特征研究:由于岩土体的电性特征与岩性、矿物成分及湿度密切相关,且高密度电阻率法在测试中受测区地形变化影响较大。本发明中初步查明了勘探范围内第四系覆盖层厚度、基岩面起伏形态及风化界线,为挖方区土石比计算提供必要的依据;初步查明场地范围内的岩溶分布范围、大致规模及其展布规律,为工程地质条件评价提供必要的依据;初步查明断层等构造的位置、破碎带宽度、产状,为工程地质条件评价提供必要的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1139876B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1910913097.8
申请日:2019-09-25
Applicant: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碎石强夯置换的淤泥软土地基群桩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拟定碎石强夯置换处理的淤泥软土地基的基本参数;步骤2、使用有限单元离散碎石强夯置换处理后的淤泥软土地基;步骤3、计算有限单元结点的孔隙水压力;步骤4、根据潘家铮最大值原理建立碎石强夯置换处理后的淤泥软土地基群桩极限承载力的线性规划模型;步骤5、使用内点算法求解淤泥软土地基群桩极限承载力的线性规划模型,获得淤泥软土地基群桩极限承载力。本发明建立求解碎石强夯置换处理的滨海淤泥软土地基群桩极限承载力的数学规划模型,通过内点算法求解该数学规划模型以获得地基的极限承载力,并可计算得到地基的应力场和点安全系数分布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10781619A
公开(公告)日:2020-02-11
申请号:CN201910993157.1
申请日:2019-10-18
Applicant: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文连 , 李鸿翔 , 张国海 , 韩鹏伟 , 贺加乐 , 吴胤龙 , 眭素刚 , 闫鼎煜 , 秦勇光 , 郝勇 , 高楠 , 张劼 , 周志恒 , 张腾龙 , 华明亮 , 李泽 , 尹飞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获取淤泥软土地基强夯加固土体的力学性状指标的方法,属于地基处理技术领域。本发明根据淤泥软土地基的基本参数,建立夯锤与淤泥软土地基有限单元的显示动力学偏微分方程,使用中心差分法求解,获得了与实际接近的夯锤与地基接触面的法向压应力时程;然后建立淤泥软土地基的地基土弹塑性动力学模型,将夯锤与地基接触面的法向压应力时程作为地基的有限差分动力学模型的外力边界条件,使用有限差分法求解地基的有限差分动力学模型,获得强夯过程中不同深度的地基土体的力学性状态指标。
-
公开(公告)号:CN110750923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0882222.3
申请日:2019-09-18
Applicant: 中铝国际工程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文连 , 李鸿翔 , 张国海 , 韩鹏伟 , 眭素刚 , 贺加乐 , 吴胤龙 , 马震宇 , 闫鼎煜 , 秦勇光 , 郝勇 , 高楠 , 张劼 , 周志恒 , 张腾龙 , 华明亮 , 李泽
IPC: G06F30/23 , G06F119/14 , E02D3/0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强夯置换处理的滨海淤泥软土地基单桩极限承载力计算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拟定滨海淤泥软土地基天然状态下的基本参数;拟定滨海淤泥软土地基强夯置换处理后的基本参数;使用有限单元离散滨海淤泥软土地基;计算滨海淤泥软土地基的稳定渗流场,求解每个有限元结点的孔隙水压力;根据潘家铮最小值原理建立滨海淤泥软土地基单桩极限承载力的线性规划模型;使用对偶单纯形法求解单桩极限承载力的线性规划模型,获得碎石桩单桩的极限承载力。本发明以滨海淤泥软土地基为研究对象,建立求解强夯置换处理的滨海淤泥软土地基的单桩极限承载力数学规划模型,通过对偶单纯形法求解该模型可以获得地基的极限承载力。
-
公开(公告)号:CN211234617U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20228806.7
申请日:2020-02-29
Applicant: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许汉华 , 刘文连 , 槐以高 , 龚宪伟 , 余绍维 , 秦勇光 , 肖经光 , 罗辉才 , 周增林 , 眭素刚 , 丁飞 , 樊怀华 , 彭勇胜 , 成词峰 , 郑庭 , 廖绍忠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水位测量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勘察钻孔水位测量仪,包括固定台,所述固定台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侧面固定连接有轴承;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正反电机,当工作人员使用该装置进行地下水位测量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只需控制开关启动正反电机,在主动轮、从动轮和传动带的配合下,能够使转轴通过伸缩杆带动收卷盘进行转动,从而便于工作人员对地下水位进行测量,通过设置伸缩杆和弹簧,当工作人员在对牵引绳进行更换的过程中,工作人员只需通过把手带动挡板进行移动,然后伸缩杆和弹簧开始收缩,能够使卡块脱离卡槽内部,从而完成对收卷盘的拆卸,便于工作人员对牵引绳进行更换。
-
公开(公告)号:CN215968378U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22185115.0
申请日:2021-09-10
Applicant: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B25B11/0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岩溶溶蚀速率野外实验用溶蚀片夹具,包括有笔直的安装杆,安装杆上间隔设有多个夹头,安装杆的顶端设有标记球。本实用新型能够固定试片埋置深度以及与标记物的相对位置,具有实验结果误差小,标记位置准确稳定的特点;此外,本实用新型还具有使用灵活,适用范围广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212001182U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20479663.7
申请日:2020-04-03
Applicant: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云南迪庆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孙熙宁 , 王会云 , 王亚磊 , 张旭东 , 秦勇光 , 李志达 , 王旭 , 冯兴隆 , 闫鼎熠 , 吴坤 , 魏庆喜 , 张正清 , 王必成 , 付忠伟 , 王永然 , 朱登云 , 李阳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适用于易发生水土流失的陡坡的绿化护坡结构,绿化护坡结构包括若干个搭建平台,若干个搭建平台沿陡坡的走向均布设置,所述搭建平台主要由锚桩、挡板、植生基材组成,所述锚桩一端设置在陡坡的本体内,另一端与挡板连接,所述挡板的一端插入陡坡的本体中,挡板与陡坡围合形成类斗状容器,植生基材布置在类斗状容器中并形成植物种植平台,所述挡板开设有若干透水孔,且挡板与植生基材接触的一侧表面铺设有土工布。本实用新型绿化护坡结构可在较陡边坡上形成多级平台,为植物生长创造稳定的环境条件,从而快速低成本实现对表面易发生水土流失的较陡边坡的植被恢复和加固,施工过程只需人工或简单机械配合,减少护坡成本。(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2092750U
公开(公告)日:2020-12-08
申请号:CN202020169582.7
申请日:2020-02-14
Applicant: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兴峰 , 吴云辉 , 丁飞 , 李红超 , 刘军 , 张田 , 董伟 , 白莹 , 徐宗明 , 何向荣 , 彭勇胜 , 郑庭 , 万迪军 , 王雄 , 李艳林 , 雷斌 , 李娜 , 秦勇光 , 郝勇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外置固定磁铁的磁选装置。所述外置固定磁铁的磁选装置包括:磁选烧杯、磁铁棒、玻璃磁铁棒套管、固定磁铁、塑料制磁铁座,所述固定磁铁固定于所述塑料制磁铁座的顶部,所述磁选烧杯设置于所述塑料制磁铁座的上方,所述磁铁棒设置于所述磁选烧杯的内部,玻璃磁铁棒套管固定于所述磁铁棒的外表面。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外置固定磁铁的磁选装置增加外部固定磁铁把磁性矿物团聚在杯底,以利于快速搅拌洗净磁性矿物,通过用玻璃制套管代替铜制套管,洗磨时不易过洗磨,避免磁性矿物被吸附在烧杯底和套管上而无法定量转移,通过磁性矿物被吸附团聚于杯底,洗时不会随水飘荡于烧杯高处壁上而不被捕捉转移。
-
公开(公告)号:CN212001183U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20479676.4
申请日:2020-04-03
Applicant: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 云南迪庆有色金属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孙熙宁 , 王会云 , 王亚磊 , 张旭东 , 秦勇光 , 李志达 , 王旭 , 冯兴隆 , 闫鼎熠 , 吴坤 , 魏庆喜 , 张正清 , 王必成 , 付忠伟 , 王永然 , 朱登云 , 李阳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表面不稳定边坡的绿化加固装置,绿化加固装置包括壳体、尖头,所述壳体呈管状,尖头呈锥状,所述壳体的一端与尖头的端面连接,形成类长锥体,所述壳体与尖头连接形成的盲孔中盛装有用于培养植物的植生基材,所述壳体设有若干供植物根系伸出壳体内腔的小孔,小孔将盲孔与外界连通。本实用新型壳体设置的小孔可供植物根系伸出,逐渐伸入到边坡中形成根系加固,套筒可循环使用,降低成本,并且木制壳体逐渐会腐烂成为基肥,为植物提供营养,后期植物根系可以无限制延伸,利于对边坡的根系加固。(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2248414U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2020296201.1
申请日:2020-03-11
Applicant: 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昆明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于调节的岩土工程勘察用洛阳铲,控制盒设置在固定铲柄的顶端,控制盒的内部设有蓄电池、控制主板以及正反电机,固定铲柄的内部设有朝下端开口的滑槽,正反电机的输出端设有贯穿固定铲柄并延伸至滑槽底部的丝杆,滑槽内设有套设在丝杆上的滑动铲柄,滑动铲柄顶部设有与丝杆配合使用的螺纹槽,铲头设在滑动铲柄的底部,铲头上设有土壤传感器,固定铲柄上述何有平衡检测器,铲柄位于平衡检测器的背侧设有铲柄支架,控制盒的前侧面设有操作按钮以及显示屏,显示屏的右上角设有电源指示灯,控制盒的侧壁上设有USB接口、充电接口以及控制开关。使得调节精度更加精确,得到的数据更加直观,而且数据分析更加透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