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579584B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10844552.X
申请日:2023-07-11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Q50/26 , E03F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城市超量径流安全管控的多级行泄空间优化组合方法。本发明包括当城市市政管道能够满足当前降雨事件的径流转输需求时,仅对汇水区中的灰色设施进行调控;当预测或实际降雨量使汇水区溢水进入管控汇水区时,增加对可行泄城市道路的调控;当预测或实际降雨量使汇水区内产生水量大于上述总和时,增加对绿色设施的调控;当预测或实际降雨量使汇水区内产生水量大于汇水区中的灰色设施转输、城市道路行泄水量和绿色设施存蓄量总和时,增加对排涝泵站强排的调控;当汇水区内灰色设施、可行泄城市道路、绿色设施和排涝泵站强排均被调控时,增加对下游水位的监控。本发明通过灰色、绿色和蓝色设施的联动实现城市超量径流的安全管控。
-
公开(公告)号:CN116579584A
公开(公告)日:2023-08-11
申请号:CN202310844552.X
申请日:2023-07-11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1 , G06Q10/04 , G06Q50/06 , G06Q50/26 , E03F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城市超量径流安全管控的多级行泄空间优化组合方法。本发明包括当城市市政管道能够满足当前降雨事件的径流转输需求时,仅对汇水区中的灰色设施进行调控;当预测或实际降雨量使汇水区溢水进入管控汇水区时,增加对可行泄城市道路的调控;当预测或实际降雨量使汇水区内产生水量大于上述总和时,增加对绿色设施的调控;当预测或实际降雨量使汇水区内产生水量大于汇水区中的灰色设施转输、城市道路行泄水量和绿色设施存蓄量总和时,增加对排涝泵站强排的调控;当汇水区内灰色设施、可行泄城市道路、绿色设施和排涝泵站强排均被调控时,增加对下游水位的监控。本发明通过灰色、绿色和蓝色设施的联动实现城市超量径流的安全管控。
-
公开(公告)号:CN119394886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016269.7
申请日:2025-01-06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江苏一环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N1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栅板过水通量测试系统及方法。本发明包括储水水箱;竖向流栅板测试装置,包括用于安装竖向流栅板的支撑横板、进水导流槽、与储水水箱连通的汇水口以及水位调节板;在水位调节板一侧形成有与储水水箱连通的溢流槽;侧向流栅板测试装置,包括支撑立板以及分别位于支撑立板两侧的进水槽和汇水槽;汇水槽中设置有溢流口,汇水槽的旁侧设置有挡水板,挡水板的一侧设置有出水槽;出水槽和溢流口分别与储水水箱连通;变频提升泵,进水端通过出水管与储水水箱连通,出水管上设置有出水阀;变频提升泵的出水端通过进水管分别与进水导流槽和进水槽连通。本发明能够对不同开孔孔径的竖向流栅板和侧向流栅板的过水通量进行准确地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437697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510013662.0
申请日:2025-01-06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 江苏一环集团有限公司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格栅性能测试系统及方法。本发明包括测试渠道,所述测试渠道包括进水区、格栅安装区和汇水区;栅渣预混水箱,所述栅渣预混水箱内部设置有搅拌器,所述进水区与所述栅渣预混水箱连通;栅渣投加机,与所述栅渣预混水箱相连,用于向所述栅渣预混水箱内投加栅渣;变频提升泵,所述变频提升泵的进水端通过出水管Ⅰ与所述汇水区连通,所述变频提升泵的出水端通过上水管与所述栅渣预混水箱连通;变频反冲洗泵,所述变频反冲洗泵的进水端通过出水管Ⅱ与所述汇水区连通,所述出水管Ⅱ上设置有出水阀Ⅱ,所述变频反冲洗泵的出水端连接反冲洗进水管。本发明能够满足不同类型的格栅的多性能指标的测试。
-
公开(公告)号:CN118835671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1012671.X
申请日:2024-07-26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E03B3/02 , E03F1/00 , E03F3/02 , E03F3/04 , E03F5/04 , E03F5/06 , E03F5/10 , E03F5/14 , E03F5/18 , E03F7/00 , E03F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绿色海绵蓄水设施导气促渗与低碳运维系统。本发明包括蓄水净化主体、雨水径流汇集与分流单元、导气促渗单元和净化雨水储存利用单元;所述蓄水净化主体包括土壤层、过渡层和介质层;所述雨水径流汇集与分流单元包括卵石暗渠、集水井、弃流装置;所述导气促渗单元包括土壤层导气促渗管和介质层导气促渗管;所述净化雨水储存利用单元包括储水池、吸水绳和回水泵;其中,土壤层承接设施上方的直接降雨,卵石暗渠汇集设施服务范围内的雨水径流,土壤溢流水和后期雨水径流经介质层净化后排入储水池,供植物根系吸水绳无动力吸水、设施管路反洗和市政杂用。本发明能够实现雨水快速渗蓄减排、低碳型雨水资源化利用和景观生态保障等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388103A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410653761.0
申请日:2024-05-24
Applicant: 中国建设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C02F11/00 , C02F11/121 , B01D36/00 , B01F27/90 , B04B5/10 , B04B13/00 , B01D36/04 , E03F5/10 , E03F5/14 , B02C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排水系统清淤污泥就地资源化处理一体化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装置主体,装置主体包括筛分除杂单元、破碎剥离单元、旋流除砂单元、旋流洗砂单元和自动控制单元,其中筛分除杂单元耦合设置于破碎剥离单元的上部,破碎剥离单元通过管道与后续旋流除砂单元连接,破碎剥离单元与旋流除砂单元的底部均与旋流洗砂单元连接,自动控制单元设置于装置本体的外框上。本发明的排水系统清淤污泥就地资源化处理方法,可对城市排水系统清淤污泥进行就地分散处理,并将分离出的污泥有机组分就近返回至污水管网实现资源化利用,与现有集中式清淤污泥处理方法相比,具有降低污泥运输量、节约污水处理厂碳源投加成本、碳减排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846098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245373.9
申请日:2024-03-05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鹏峰 , 黄鹏 , 田腾飞 , 韩冠宇 , 孙永利 , 王金丽 , 李檬 , 王浩正 , 刘茜 , 李鹤男 , 葛铜岗 , 尚巍 , 张磊 , 冯宇 , 张岳 , 范波 , 尚军 , 韩雪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超量径流调度控制方法。本发明包括确定道路行泄路径;在所述道路行泄路径沿线规划或确定已有的蓄水和排水设施,实现各所述蓄水和排水设施与所述道路行泄路径的过流,进行过流通道打通;获取各所述蓄水和排水设施的分流径流量,确定所述道路行泄路径允许的最大流量;根据所述分流径流量和所述道路行泄路径允许的最大流量,在所述道路行泄路径中的实际流量超过所述道路行泄路径允许的最大流量时,分层次地利用所述蓄水和排水设施“点”的分流能力对道路“线”或“面”的径流量进行控制。本发明充分利用径流路线周围的各类蓄排设施对径流量调整,可以有效的降低超量径流带来的城市灾害危害,降低对人民生命财产安全的威胁。
-
公开(公告)号:CN116409908A
公开(公告)日:2023-07-11
申请号:CN202310668857.X
申请日:2023-06-07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C02F9/00 , C02F1/00 , C02F1/52 , C02F1/72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降雨污染快速净化系统与工艺,降雨污染快速净化系统中依次设置有格栅池、快速沉淀池、化学混凝池、分离过滤池及曝气增氧池,格栅池中设置回转式格栅;快速沉淀池的池体中设置有电机,电机通过传动轴带动刮泥板转动;化学混凝池的池体中设置有加药装置和搅拌装置;分离过滤池的池体包括过滤区、导流沉淀区和沉淀集泥区,曝气增氧池的池体设置有曝气区和风机,曝气区设置在曝气增氧池的底部,利用风机向曝气区供氧。本发明降雨污染快速净化工艺可高效去除SS、有机物等悬浮态污染物,削减入河污染物总量,并提升入河雨水的DO,避免雨后水体黑臭问题,同时对磷具有较好的处理效果,改善水质的同时降低水体富营养化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220537609U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21900974.6
申请日:2023-07-19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C02F3/32 , C02F3/10 , C02F101/12 , C02F101/10 , C02F101/16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强化再生水余氯控制的人工湿地生态净化系统,由下到上依次为排水层(1)、混合填料层(2)和自由水面层(4),所述排水层(1)底部布管的出水口(6),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混合填料层(2)表面设置碳基材料层(3),所述碳基材料层(3)上铺设进水管(7)。该系统是基于再生水景观补水利用生态安全性考虑的水质生态净化体系,通过碳基强化余氯吸附与光解效应耦合来实现再生水中余氯、有机质、营养盐协同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219730950U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320461945.8
申请日:2023-03-13
Applicant: 中国市政工程华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微生态藻试验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藻细胞空间分布的动态监测系统。包括遮光罩、藻类培养装置、激发光源装置和摄像装置,所述藻类培养装置、激发光源装置和摄像装置均设置在所述遮光罩的内部,所述激发光源装置和摄像装置朝向所述藻类培养装置设置。本实用新型与传统藻类监测分析方法相比较,该藻细胞空间分布精细化动态监测系统克服了取样过程对试验系统的扰动,同时可实现微米级的图像采集,并实现高密度连续监测;并且该系统设计可实现对藻细胞空间分布的高分辨率解析,突破了传统藻类监测分析方法无法实时精细化分析藻类空间属性的难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