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40629B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310074440.0
申请日:2023-01-18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C01B32/348 , C01B32/324 , B01J20/20 , B01J20/30 , B01D53/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废气吸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氮富氧木质素基多孔碳的制备方法,将包含木质素原料、氮源的水溶液进行水热处理,得到水热产物,其中,水热的温度为100~250℃,氮源为三聚氰胺、乙二胺、尿素中的至少一种;将水热产物和活化剂混合后经压片处理,得到圆片,再将所述的圆片在保护性气氛内进行热处理,制得所述的含氮富氧木质素基多孔碳;压片阶段,水热产物和活化剂的重量比为1:1.5~5;压力为15~25MPa;热处理的温度为550~800℃。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材料及其在二氧化碳吸附中的应用。本发明方法能够构建二氧化碳吸附适配的微观结构和活性位点,能够表现出优异的二氧化碳吸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8437389A
公开(公告)日:2024-08-06
申请号:CN202410467436.5
申请日:2024-04-18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B01J29/80 , C07D307/6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复合催化材料,具体涉及过渡金属氧化物@HZSM‑5/SBA‑15复合催化剂及其制备和在FDCA合成中的应用,本发明所述的过渡金属氧化物@HZSM‑5/SBA‑15复合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将HZSM‑5、SBA‑15和过渡金属源复合后在≥350℃的温度焙烧处理,即得;所述的过渡金属源中的过渡金属元素包含铁、铬、钴、锰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的HZSM‑5、SBA‑15的重量比为1~3:1~2;过渡金属源中的过渡金属元素在过渡金属氧化物@HZSM‑5/SBA‑15复合催化剂中的负载量为5~15wt.%。本发明创新地采用HZSM‑5、SBA‑15的协同复合,配合组合的过渡金属能够进一步实现协同,可意外地改善材料的界面、晶相和活性位点,进而能够意外地协同改善HMF的催化氧化活性,提高FDCA的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54027B
公开(公告)日:2023-09-15
申请号:CN202211033239.X
申请日:2022-08-26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碳材料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纤维型黏土/木质素碳多孔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步骤包括:步骤(1):将酶解木质素和纤维型黏土进行液相混合,随后经真空冷冻干燥处理,制得前驱体;所述的纤维型黏土矿物为坡缕石、海泡石中的至少一种;步骤(2):将前驱体进行第一段焙烧,再将焙烧料和改性剂混合,进行第二段焙烧,随后经洗涤、干燥,即得所述的纤维型黏土/木质素碳多孔复合材料;所述的改性剂为路易斯酸、碱性物质中的至少一种;第一段焙烧的温度为700~900℃;第二段焙烧的温度为600~900℃。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材料及其作为吸附剂的应用。本发明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材料具有优异的吸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6040629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74440.0
申请日:2023-01-18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C01B32/348 , C01B32/324 , B01J20/20 , B01J20/30 , B01D53/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废气吸附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含氮富氧木质素基多孔碳的制备方法,将包含木质素原料、氮源的水溶液进行水热处理,得到水热产物,其中,水热的温度为100~250℃,氮源为三聚氰胺、乙二胺、尿素中的至少一种;将水热产物和活化剂混合后经压片处理,得到圆片,再将所述的圆片在保护性气氛内进行热处理,制得所述的含氮富氧木质素基多孔碳;压片阶段,水热产物和活化剂的重量比为1:1.5~5;压力为15~25MPa;热处理的温度为550~800℃。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的制备方法制得的材料及其在二氧化碳吸附中的应用。本发明方法能够构建二氧化碳吸附适配的微观结构和活性位点,能够表现出优异的二氧化碳吸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342642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011372047.2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质素电纺纤维制备碳纳米管的方法,包含:(1)以木质素、催化剂、溶剂为原料通过静电纺丝制得催化剂/木质素微纳米纤维;(2)将催化剂/木质素微纳米纤维在保护性气氛下热解;(3)将热解产物酸处理得到纯化的木质素基碳纳米管。本发明将催化剂与木质素制备成催化剂/木质素微纳米纤维,催化剂在纤维中形成了纳米颗粒,其在木质素中分散非常均匀,使得制备出的木质素基碳纳米管尺寸小且分布均匀。且本发明利用工业废弃物木质素作为碳源,采用催化热解法制备出高性能高价值的碳纳米管,可成为木质素高值利用的重要途径。该制备方法具有原料来源丰富、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在木质素高值利用领域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5057429A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210487563.2
申请日:2022-05-06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掺杂木质素基碳纳米管和生物炭联产的方法,本发明将通过溶液浸渍和高温处理得到具有强分子间作用力的木质素@含氮小分子化合物混合物,然后采用移动化学气相沉积法,实现木质素快速升温热解,使木质素热解产生的小分子气体碳源得到有效利用,从而获得氮原子含量高且氮元素分布均匀的氮掺杂木质素基碳纳米管。在得到氮掺杂木质素基碳纳米管的同时得到生物炭,实现氮掺杂木质素基碳纳米管与生物炭的联产,可成为木质素高值利用的重要途径。该制备方法具有原料来源丰富、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在木质素高值利用领域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265981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011149494.1
申请日:2020-10-23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木质素纳米胶束制备碳纳米管的方法,包含:(1)以木质素、催化剂、有机溶剂和纯水为原料制得木质素@催化剂纳米胶束;(2)将木质素@催化剂纳米胶束在保护性气氛下热解;(3)将热解产物酸处理得到纯化的木质素基碳纳米管。本发明将催化剂与木质素制备成木质素@催化剂纳米胶束,催化剂在胶束中形成了纳米颗粒,其在木质素中分散非常均匀,使得制备出的木质素基碳纳米管尺寸小且分布均匀。且本发明利用工业废弃物木质素作为碳源,采用催化热解法制备出高性能高价值的碳纳米管,可成为木质素高值利用的重要途径。该制备方法具有原料来源丰富、工艺简单、成本低廉的优点,在木质素高值利用领域有着很好的发展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2973625A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110160372.0
申请日:2021-02-05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碳纳米管的制备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木质素基碳纳米管的制备方法,其将SBA‑15、过渡金属盐液相混合‑冷冻干燥‑焙烧得到过渡金属氧化物/SBA‑15负载型催化剂;再将该催化剂和木质素液相混合‑冷冻干燥‑煅烧后经酸处理‑碱处理即得。本发明还提供了所述制备方法制得的材料及其在气体吸附中的应用。本发明能够实现木质素的一步碳化得到具有层次孔的碳纳米管,且该材料具有良好的气体吸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5322045B
公开(公告)日:2024-12-17
申请号:CN202210859425.2
申请日:2022-07-21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改性木质素/生物炭包膜缓释肥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木质素源进行酸沉预处理,获得酸沉木质素,然后将酸沉木质素与酯化剂进行酯化反应,获得改性木质素,然后将肥芯置于含改性木质素、生物炭的混合液中浸泡、烘干,即得改性木质素/生物炭包膜缓释肥,本发明提供的包膜缓释肥的制备方法简单易行,无需昂贵设备,原料来源广泛、成本低廉且可再生,而且包膜肥料还具有去除重金属的能力,不仅可以促进作物生长发育,同时还能改良水体或土壤,提高土壤持水性和透气性,具有较高的附加值和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4146679B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111530704.6
申请日:2021-12-15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B01J20/02 , B01D53/04 , B01J20/30 , C01B32/05 , C02F1/28 , C02F101/20 , C02F101/3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碳吸附剂制备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毫米级氮掺杂多孔碳球的制备方法,获得溶解有木质素、壳聚糖和酸的混合液A,随后在搅拌条件下滴加到碱溶液中进行自组装,静置固化后固液分离,得到木质素‑壳聚糖凝胶微珠;用含水溶剂对凝胶微珠进行处理,随后进行固液分离,获得固体和pH为7~9的溶液;将所述的固体进行真空冷冻干燥处理,得到前驱体球;所述的含水溶剂为水,或者水‑有机溶剂的混合溶剂,所述的有机溶剂为能和水混溶的溶剂;将前驱体球在保护性气氛下500~800℃的温度下进行热解碳化,随后将碳化产物进行洗涤、干燥,制得所述的氮掺杂多孔碳球。通过本发明所述的方法可以制备毫米级且兼顾优异吸附性能的碳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