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2721724A
公开(公告)日:2012-10-10
申请号:CN201210231591.4
申请日:2012-07-04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G01N27/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煎炸油极性组分含量快速测定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煎炸油极性组分含量压电传感快速测定装置的构建;2)煎炸油极性组分含量压电传感快速测定方法的建立;3)压电传感特征频率数据提取;4)特征频率数据与极性组分含量测定标定方程的建立;5)煎炸油判别阈值的确定;6)样本测定,将所测样本的特征频率数据与阈值进行比较,从而实现煎炸油极性组分含量合格与否的快速判别。相对于国标中规定柱层析法,本发明具有操作便利、检测快速、准确度高、造价便宜的优点,可为油脂贮藏、加工过程品质控制及现场执法提供有力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8726102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667041.X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紫色红曲CSU‑M183及酶协同固态发酵茯苓的方法,本发明利用生物转化方法,以中药茯苓为原料,将酶预处理协同紫色红曲CSU‑M183双向固态发酵茯苓来提高Monacolin K、水溶性多糖和三萜类化合物的产量,且不产生桔霉素。本发明提高了茯苓资源的高效利用,增加了其附加值,为茯苓产品提供了新的加工技术指导,为中药茯苓高值化综合利用提供了一种节约资源、降低成本、安全性高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8147091A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410399264.2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C12N7/01 , C07K7/06 , C07K19/00 , C12N15/62 , C12N15/115 , G01N33/569 , G01N33/543 , G01N33/58 , C12R1/9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检测大肠杆菌O157:H7的噬菌体、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其中的噬菌体为双功能化噬菌体O157S‑M13K07‑SBP。本发明利用噬菌体O157S‑M13K07‑SBP诱导并放大的FRET传感方法检测大肠杆菌O157:H7。噬菌体O157S‑M13K07‑SBP的P8蛋白上展示有链霉亲和素结合肽SBP,使链霉亲和素标记的荧光供体(QD460‑SA)和链霉亲和素标记的荧光受体(QD620‑SA)限域在噬菌体P8蛋白的N端,引发多个FRET发生。同时在噬菌体O157S‑M13K07‑SBP的P3蛋白上展示了能够特异性识别大肠杆菌O157:H7的肽段O157S。该检测方法可以降低样品基质荧光的干扰以及提高灵敏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454182B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211234134.0
申请日:2022-10-10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G05D27/02 , G06N3/0499 , G06N3/048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粮食储藏方法、系统、设备及存储介质,该方法利用预测模型来模拟品质指标数随着初始品质、储藏环境参数和储藏时间的变化规律,在预测时通过预测模型计算出粮食在储藏预计储藏时间后的品质指标,并根据计算出的品质指标和品质指标标准值来调整储藏环境参数,以确定最优的储藏环境参数阈值,最后根据最优的储藏环境参数阈值对实际储藏环境参数进行调控。本发明针对不同品质的粮食,以不同储藏环境参数阈值来调控,既可以保证粮食储藏预计储藏时间后不变质,又能节省能源,解决了采用统一储藏温度控制方式导致品质差的粮食易变质,品质好的粮食易造成能源浪费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572333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211286616.0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提取红汁乳菇多糖类化合物的方法,涉及活性物质提取领域。该方法:将红汁乳菇子实体依次进行冻干、粉碎、脱脂、水提取、除蛋白、醇沉和树脂吸附得到红汁乳菇精多糖混合物;向红汁乳菇精多糖混合物内逐滴加入无水乙醇进行醇沉纯化,并逐步收集沉淀物,得到红汁乳菇多糖‑10/40/60/80活性成分;将所述红汁乳菇多糖‑10/40/60/80活性成分分别进行液相色谱制备,然后透析、后处理得到红汁乳菇多糖LHP‑1、红汁乳菇多糖LHP‑2、红汁乳菇多糖LHP‑3、红汁乳菇多糖LHP‑4、红汁乳菇多糖LHP‑5。本申请提供的提取红汁乳菇多糖类化合物的方法,首次从红汁乳菇子实体中提取得到5种多糖类化合物。
-
公开(公告)号:CN113462726B
公开(公告)日:2023-03-31
申请号:CN202110862345.8
申请日:2021-07-29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油茶粕发酵制备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油茶粕的生物脱毒预处理:利用黑曲霉于28~38℃发酵油茶粕4~6天,之后进行蒸汽爆破处理,得到脱毒油茶粕;将脱毒油茶粕粉末与水混合,灭菌后得油茶粕液体培养基;(2)发酵菌群的驯化及富集;(3)油茶粕发酵;(4)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提纯。本发明利用低温窖藏腌制素菜的老盐水中富集、筛选和驯化的酵母菌群,得到具有表面活性剂合成能力的菌剂,并以此菌剂对生物发酵预处理后的油茶粕进行发酵,可制备出优良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制备出的表面活性剂可使液滴直径提高27.5%,乳化指数可达63.0%,表面张力下降49.21%。
-
公开(公告)号:CN113462726A
公开(公告)日:2021-10-01
申请号:CN202110862345.8
申请日:2021-07-29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油茶粕发酵制备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如下:(1)油茶粕的生物脱毒预处理:利用黑曲霉于28~38℃发酵油茶粕4~6天,之后进行蒸汽爆破处理,得到脱毒油茶粕;将脱毒油茶粕粉末与水混合,灭菌后得油茶粕液体培养基;(2)发酵菌群的驯化及富集;(3)油茶粕发酵;(4)生物表面活性剂的提纯。本发明利用低温窖藏腌制素菜的老盐水中富集、筛选和驯化的酵母菌群,得到具有表面活性剂合成能力的菌剂,并以此菌剂对生物发酵预处理后的油茶粕进行发酵,可制备出优良的生物表面活性剂,制备出的表面活性剂可使液滴直径提高27.5%,乳化指数可达63.0%,表面张力下降49.21%。
-
公开(公告)号:CN113200811A
公开(公告)日:2021-08-03
申请号:CN202110485569.1
申请日:2021-04-30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天然提取物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乳菇薁素、其制备方法以及其应用。乳菇薁素的结构式如下所示:其从红菇科乳菇中提取得到,并具有优异的抗炎活性,可以用于制备抗炎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2749516B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210230446.4
申请日:2012-07-04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食品中微生物生长曲线自动测绘的方法,其主要贡献在于1)从食品中微生物生长规律出发,提出了用测绘微生物生长曲线来进行微生物分析的新方法,是对传统分析方法的技术创新;2)通过实验研究发现压电体声波传感器可将微生物生长信息转化为可测的频率信息,从而为设计快速、高效的新型测绘装置提供了设计原理。3)在新的检测方法和设计原理的指导下设计制作出食品中微生物生长曲线自动测绘装置。本发明所构建的装置可实现食品中微生物生长曲线的实时、自动测绘,依据所获得的生长曲线可进行食品中微生物的深入研究,如食品加工方法、食品货架期、微生物抑菌性研究等等,由于该装置具有操作简便、结果准确等特点,有望在食品加工、储存以及经营中的微生物相关研究中推广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2721723B
公开(公告)日:2014-08-20
申请号:CN201210230447.9
申请日:2012-07-04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G01N2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挥发性物组的潲水油鉴别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分子导线阵列探针的设计;2)分子导线压电传感装置的构建;3)已知样本的分析;4)特征判别信息的提取;5)待测样本的鉴别,通过将输出的特征值与已知样品集特征值进行比较,实现潲水油的快速鉴别。本发明具有灵敏度高、检测快速、操作便利、造价便宜等优点,可为执法部门及检验机构在油品经营的质量抽检中提供可靠依据。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