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杂花薰衣草精油精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865441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810616577.3

    申请日:2018-06-1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1B9/0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杂花薰衣草精油及其精制方法,是将水蒸气蒸馏获得的杂花薰衣草精油经低温预冻、低温冷冻离心,去除部分脂肪酸、桉叶油醇和樟脑;一次分子蒸馏、二次分子蒸馏去除大部分桉叶油醇和樟脑。精制后杂花薰衣草精油中脂肪酸的含量由精制前的4.23%降至2.61%~2.88%;桉叶油醇含量由精制前的18.31%降至0.67%~0.98%;樟脑含量由14.57%降至1.40%~1.48%,已符合国标(GB/T12653-2008)中关于樟脑含量的要求。整个精制过程得率为65.22%~74.28%。本发明工艺简单、得率较高,采用冷冻离心结合分子蒸馏的技术,降低了杂花薰衣草精油中脂肪酸、桉叶油醇、樟脑的含量,使樟脑的含量达到国标要求,提高了杂花薰衣草的品质和市场竞争力。

    一株产β-葡萄糖苷酶的植物内生真菌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4805017A

    公开(公告)日:2015-07-29

    申请号:CN201410690275.2

    申请日:2014-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产β-葡萄糖苷酶的植物内生真菌及其应用,具体为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 (Mart.)),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CGMCC),保藏编号为CGMCC No.9580。本腐皮镰孢菌(Fusarium solani (Mart.))为从天南星科 (Araceae)半夏属(Pinellia Tenore)植物的植株中分离获得的内生菌,通过在液体培养基中添加含β-1,4糖苷键的底物成分进行培养,鉴定筛选出产β-葡萄糖苷酶菌株,该菌株在产酶培养基中培养72小时后,培养液β-葡萄糖苷酶酶活达77.83±0.42 U/mL,所产β-葡萄糖苷酶反应的最适温度是在45-50℃之间,最适pH在7-8之间,在温度5-40℃、pH 6-9条件下,酶活较稳定,其最适反应时间为40min。

    一种银耳子实体多糖制备技术

    公开(公告)号:CN103819571A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310704708.0

    申请日:2013-12-20

    Abstract: 一种银耳子实体多糖制备技术,是一种结合逆流脱色、对辊挤压粉碎、生物酶脱蛋白工艺和高压提取、陶瓷膜分离工艺的银耳多糖提取技术。其特征在于银耳子实体经70%乙醇逆流脱色,对辊挤压粉碎,复合生物酶解脱胶脱蛋白后,用50-80倍水于105-121℃提取2-4小时,提取液经0.5-5.0微米陶瓷膜除杂,0.01微米陶瓷膜浓缩,乙醇沉淀、真空干燥得银耳多糖。应用该技术制备银耳子实体多糖提取率可达90%以上,所得多糖为酸性多糖和中性多糖混合物,多糖含量为85%-92%,灰分含量为5.4%-6.73%,蛋白含量为1.3%-1.5%,具有良好的乳化和保湿性能,可应用于食品、药品及日化领域。

    一种椒盐味调味液及其制备方法
    2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508976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682087.4

    申请日:2023-06-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椒盐味调味液及其制备方法,属于调味液技术领域。包括调味液,所述调味液为水剂,调味液原料组成为:花椒精油、橙皮精油、小茴香精油、食用盐、大豆卵磷脂和花椒水提液。所述花椒精油、橙皮精油、小茴香精油、食用盐、大豆卵磷脂和花椒水提液质量百分比含量为:5%~8%:0.5%~1.5%:0.5%~1.5%:16%~25%:3%~11%:59%~75%。该发明通过风味成分复配增香、精油乳化助溶、高压均质技术实现了液态椒盐为调味液制备。彻底解决了传统椒盐存在抗结剂、货架及应用过程中容易吸潮结块问题,同时由于采用风味成分标准化调配技术,可以实现产品质量批次一致性,风味的差异性调配,大大扩大了产品的应用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