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垃圾渗沥液与地下水综合抽排井

    公开(公告)号:CN210658480U

    公开(公告)日:2020-06-02

    申请号:CN201921372961.X

    申请日:2019-08-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垃圾填埋场建设及治理设施技术领域,具体提供了一种垃圾渗沥液与地下水综合抽排井,通过管道将渗沥液和地下水从垃圾填埋场靠重力分别单独流入渗沥液提升池和地下水提升池,然后通过潜污泵分别抽出至污水处理中心。该方案的抽排井设置在填埋场截洪沟外侧或者垃圾坝外侧坡脚处,不占用填埋场库容,避免对填埋场场底防渗层造成破坏;依靠重力流进行渗沥液和地下水收集,节约能耗;进水管进水口处设有检修闸门,抽排井顶板设有检修孔,方便对抽排井进行检修维护;出水管管道上设有阀门和取样口,用于控制出水水量以及检测出水水质;提升池内铺设HDPE膜,能够有效避免抽排井内渗沥液外泄;潜污泵安装在池底支墩上,有效防止潜污泵被堵塞。(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适用于废弃酸性矿山的梯级可渗透反应墙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9279612U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320202974.2

    申请日:2023-02-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地下水环境污染治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废弃酸性矿山的梯级可渗透反应墙系统,包括在矿渣堆体区域地下水下游呈梯级形式设置的若干级可渗透反应墙,第一级可渗透反应墙至倒数第二级可渗透反应墙均设置于矿渣堆体中且垂直于地下水流向,最后一级可渗透反应墙设置于矿渣堆体之外且垂直于地下水流向。本实用新型在区域地下水下游,将传统的一道可渗透反应墙分为以一定的间距、呈梯级形式设置的若干级可渗透反应墙,不仅能减少一次性开挖量及开挖难度,还能实现多阶段、分步处理污染的地下水,同时也减少了传统仅设置一道可渗透反应墙的处理压力,增加了工程的灵活性,一定程度上减少后期的运营维护。

    一种废弃平硐封堵结构
    1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5633138U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22094400.1

    申请日:2021-09-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废弃平硐封堵结构,包括位于平硐内的两段混凝土封堵墙,两所述混凝土封堵墙间设有防渗层,所述平硐内还设有导气管和导水管,所述导气管和导水管贯通两段混凝土封堵墙和中间的防渗层。所述防渗层包括土工膜和土工布,所述土工膜靠近混凝土封堵墙的两侧均设有一土工布。所述混凝土封堵墙内设置若干锚杆和钢筋网片,增强混凝土封堵墙的强度,保证其稳定性。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废弃平硐封堵结构可以阻隔平硐内污染涌水,避免人员误入,解决了环境隐患和安全隐患,且防渗效果好、稳定性高。

    一种垃圾填埋场好氧-厌氧循环的原位修复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1437418U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1921828474.X

    申请日:2019-10-2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垃圾填埋场好氧-厌氧循环的原位修复系统,包括垃圾填埋场划分的若干个好氧处理区和厌氧处理区,好氧处理区设有抽注气单元、营养液注入单元以及垃圾渗滤液抽出单元,厌氧处理区设有垃圾渗滤液注入单元,垃圾渗滤液注入单元与好氧处理区的垃圾渗滤液抽出单元连接。该实用新型将垃圾填埋场划分为若干个好氧处理区和厌氧处理区,将空气注入好氧处理区,调节堆体内的温度和气体成分,改善堆体生化环境,调节微生物种类;同时注入营养液,调节堆体内垃圾湿度,提高垃圾堆体中微生物群的活性;将渗滤液从好氧处理区抽出,经过调蓄后注入厌氧处理区,一方面降低渗滤液处理量及其中污染物浓度,另一方面提高厌氧处理区垃圾稳定速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