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87730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56680.6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E02D29/073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曲线段沉管压载姿态控制方法,包括:通过对管节形状进行理论计算,求得管节形心的平面位置;把管节调平,管节的重心、形心处于同一直线;再通过对各个水箱的形状、位置计算得出各个水箱形心的平面位置,并计算各个水箱的配载比例;在已经调平的状态下按配载比例进行压载,看是否保持平衡;按照各个水箱准确的配载比例进行压载,使得管节重心位置始终与管节形心位置保持在同一直线上,保证管节姿态稳定。本发明通过对曲线段管节压载水箱形状位置进行计算,得出曲线段管节压载时圆弧外侧与圆弧内侧的理论比例,并在沉放演练过程验证水箱压载量,确定正式安装时配载;通过理论计算与试验验证确保曲线段管节正式安装压载时保持管节姿态。
-
公开(公告)号:CN114809089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50044.9
申请日:2022-04-27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潘伟 , 张乃受 , 刘德进 , 苏长玺 , 尚乾坤 , 王殿文 , 赫亚锋 , 宋江伟 , 吕护生 , 李德洲 , 林树栋 , 张浩男 , 王鹏飞 , 林恒義 , 于家钒 , 杨毓晓 , 胡思金 , 王潞伟 , 贾延烁 , 张成武
IPC: E02D29/073 , E02D1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多个沉管同时出坞的方法,包括:S1、沉管制备;S2、出坞前准备;S3、第一节沉管带缆;S4、第一节沉管绞移;S5、第一节沉管系泊就位;S6、第二节沉管带缆;S7、第二节沉管绞移、系泊就位;S8、重复步骤S6‑S7,直至所有沉管在系泊存放区系泊驻位存放;同时对多个沉管进行检漏、起浮以及出坞,通过对卷扬机、系缆柱以及导缆器对沉管出坞过程中角度的控制,满足了沉管出坞过程的控制,实现了多管节沉管的陆续绞移出坞,创造了目前国内跨海沉管隧道单批出坞沉管数量之最的记录,极大地提高了施工效率,同时降低了工程造价。
-
公开(公告)号:CN114204476A
公开(公告)日:2022-03-18
申请号:CN202111579445.6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尚乾坤 , 李进 , 潘立文 , 刘德进 , 苏长玺 , 王殿文 , 赫亚锋 , 朱春峰 , 宋江伟 , 吕护生 , 王富敬 , 郝东峰 , 李德洲 , 徐良 , 张成武 , 贾延铄 , 杨毓晓
IPC: H02G1/00 , H02G1/10 , H02G9/00 , E02D29/073 , E02D31/06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沉管隧道密舱结构式水下电缆安拆施工工艺、装置及沉管,该工艺包括密封舱制作步骤和电缆连接工序,由于在端封门上设置具有二层密封结构的装置,插座可在二次舾装时安装至端封门上,插座处于海水环境中的时间大大缩减,因而有效的减少了插座的腐蚀程度,降低插座的损坏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614847B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210316624.9
申请日:2022-03-29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李德洲 , 王殿文 , 尚乾坤 , 赫亚锋 , 宋江伟 , 吕护生 , 林树栋 , 张浩男 , 王鹏飞 , 林恒義 , 于家钒 , 杨毓晓 , 胡思金 , 王潞伟 , 贾延烁 , 张成武
IPC: H04B1/3827 , H04B1/40 , H04B3/36 , H04B3/54 , H04B10/25 , E02D29/073 , G10L1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沉管隧道通讯装置及其搭建方法,上述装置包括:设置于沉管隧道外的第一手持单元与第一通信单元;设置于沉管隧道内的第二通信单元与第二手持单元,其中,第一手持单元通过第一通信单元及第二通信单元与第二手持单元通信,第一通信单元包括全向天线与第一远端机,第二通信单元包括第一近端机、中继台、第二近端机、第二远端机与定向天线,第二远端机与定向天线通过第二通讯线路连接,沉管隧道的已安装管节的钢封门被拆除后,通过第一通讯线路替换第二通讯线路,通过上述通讯装置保证了管节全过程施工阶段的有效沟通。
-
公开(公告)号:CN114575386B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210329703.3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上海市隧道工程轨道交通设计研究院
Inventor: 潘伟 , 张乃受 , 刘德进 , 苏长玺 , 陈鸿 , 陈正杰 , 王殿文 , 尚乾坤 , 赫亚锋 , 宋江伟 , 吕护生 , 李德洲 , 林树栋 , 张浩男 , 王鹏飞 , 林恒義 , 于家钒 , 杨毓晓 , 胡思金 , 王潞伟 , 贾延烁 , 张成武
IPC: E02D29/073 , E02D3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顶推式最终接头纠偏系统及调节工艺,属于最终接头施工技术领域,其中顶推式最终接头纠偏系统包括支撑组件、多组顶推组件、两组限位组件、控制系统和监测系统;支撑组件包括沿水平方向相互平行设置的多个支撑梁,多个支撑梁均匀分布于顶进节段的底部;多组顶推组件用于推动顶进节段,顶推组件一一对应设置于支撑梁顶部;两组限位组件分别位于顶进节段的左右两侧,以对顶进节段的左右两侧限位;控制系统用于控制顶推组件的伸长距离;监测系统用于实时监测顶进节段的顶推路径,以判断顶进节段的运动是否偏离轴线方向。该顶推式最终接头纠偏系统既可以防止顶进节段发生较大的横向偏移,同时又能调节顶进节段发生的小幅度横向偏移。
-
公开(公告)号:CN116065628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310127746.8
申请日:2023-02-16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潘伟 , 宋江伟 , 张乃受 , 刘德进 , 苏长玺 , 王殿文 , 尚乾坤 , 朱春峰 , 赫亚锋 , 徐良 , 吕护生 , 李德洲 , 张浩男 , 林恒義 , 林树栋 , 王鹏飞 , 贾延铄
IPC: E02D29/063 , E02D27/52 , E02D15/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海底隧道碎石基床整平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曲线段大曲率碎石基床及其铺设方法,包括:靠近待安装管节首端的长垄区和靠近待安装管节的短垄区,所述长垄区包括多条平行设置的碎石垄,且每条所述碎石垄平行于待安装管节首端,最后一条所述碎石垄与所述碎石基床的尾端形成所述短垄区,所述短垄区内设置有短碎石垄,所述短碎石垄的长度小于所述碎石垄的长度,且所述短碎石垄平行于所述待安装管节首端,确保每条垄中心的高程均相同,不存在高程偏差及累计偏差,丰富了碎石基床垄体设计方式;碎石垄平行错位布设,保证碎石基床可以将曲线管节完全承托住的前提下,又不增加船位布置次数,而且可避免整平船抛石管斜线运动,降低铺设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5977101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623724.2
申请日:2022-12-16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潘伟 , 张乃受 , 刘德进 , 苏长玺 , 王殿文 , 尚乾坤 , 朱春峰 , 赫亚锋 , 宋江伟 , 徐良 , 吕护生 , 李德洲 , 张浩男 , 林恒義 , 林树栋 , 王鹏飞 , 贾延铄 , 杨毓晓 , 王璐伟
IPC: E02D15/08 , E02D29/07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沉管安装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曲线段大曲率沉管的安装工艺;包括沉管浮运过程以及沉管沉放过程;所述沉管的浮运过程由七艘全回转拖轮进行,沉管浮运过程中,第一全回转吊拖拖轮、所述第二全回转吊拖拖轮提供沉管前进与制动的动力,第一全回转傍拖拖轮、第二全回转傍拖拖轮、第三全回转傍拖拖轮、第四全回转傍拖拖轮通过动车调整所述沉管轴线位置使所述沉管不偏离浮运航道;当所述沉管浮运到位后,进行沉放使得所述沉管着床;本发明的曲线段大曲率沉管的安装工艺,浮运所需拖轮数量减少,成本降低;沉管沉放位置距离已安装沉管的尾端近,着床后拉合的距离小,沉管尾端轴线偏移量小,有利于控制沉管尾端轴线偏差。
-
公开(公告)号:CN115932929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556663.2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大曲率管节安装测控校核方法,包括沉管管节安装阶段对沉管姿态进行复核以及沉管管节安装结束后校核贯通测量精度;沉管管节安装阶段对沉管姿态进行复核具体包括:GPS‑RTK精度比对、全站仪同步监测、拉合系统、潜水拉尺测量;沉管管节安装结束后校核贯通测量精度具体包括:结合腔错牙测量;投点测量。本发明可应用于大曲率管节的沉管安装测控校核,通过潜水、拉合、RTK验证测控系统精度,通过结合腔测量、人孔投点测量验证管节初始姿态测量,多角度验证测控系统与贯通测量精度,降低管节对接风险并为后续管节线形控制提供数据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5853016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00140.6
申请日:2022-11-28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nventor: 刘建国 , 王殿文 , 尚乾坤 , 朱春峰 , 赫亚锋 , 宋江伟 , 徐良 , 吕护生 , 李德洲 , 张浩男 , 林恒義 , 林树栋 , 王鹏飞 , 贾延铄 , 杨毓晓 , 王璐伟
IPC: E02D29/073 , B66C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沉管管顶临时舾装件的拆除装置及拆除方法,拆除装置包括转运架,包括支撑组件以及固定在支撑组件上的吊环;预埋滑道,设置在沉管管顶的中轴线上;滑轮组件,包括一定滑轮、一动滑轮组和拉绳;转运架转移至预埋滑道靠近临时舾装件的位置,手拉葫芦将舾装件吊装在所述转运架上,拉动所述拉绳的第二端,所述拉绳经过所述定滑轮以及所述动滑轮组的转向,所述拉绳的第一端带动所述动滑轮组移动,从而带动所述转运架沿所述预埋滑道移动直至所述集中堆放区;大幅度减少了人工劳动力的付出,显著提升施工效率;预埋滑道、滑轮组件、以及转运架成本较低,且滑轮组件和转运架可重复使用,进一步降低了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5824149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391716.X
申请日:2022-11-08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沉管测量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沉管干舷监测系统及监测方法。该沉管干舷监测系统包括测量组件、高程测量装置和服务器;测量组件包括限位桶和漂浮式棱镜杆,限位桶桶底镂空,桶顶经一连接板与沉管管顶连接以使限位桶竖向悬置于沉管外侧,连接板上靠近沉管管顶的一端设有第一棱镜;漂浮式棱镜杆竖向插装于限位桶内并可沿竖向往复移动,杆顶设有第二棱镜,漂浮式棱镜杆可整体浮至水面上;高程测量装置架设于岸边以实时采集第一棱镜和第二棱镜的高程数据并上传至服务器;服务器内的计算模块实时计算沉管的干舷。本发明能够实时监测寄存区的沉管干舷,并提高了测量精度,降低了测量风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