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982949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240340.1
申请日:2014-05-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臭氧去除装置的防PM2.5两用新风空气净化机,其特征在于,该空气净化机包括:主机壳(21)和设置在主机壳(21)中的新风通道、排风通道、模式控制器(1)、湿度控制器(16)及设置在新风通道和排风通道交会处的空气热交换器(20),其中,新风通道设置在主机壳(21)上部,排风通道设置在主机壳(21)下部;新风通道中设置有:设置在主机壳(21)外表面的室内新风进气口(3)、新风控制阀(4)、预处理粗过滤组件(5)、颗粒静电除尘器(6)、微颗粒聚合组件(7)、细颗粒静电除尘器(8)等。本发明实现了PM2.5的高效去除。
-
公开(公告)号:CN102645055B
公开(公告)日:2014-02-19
申请号:CN201210151248.9
申请日:2012-05-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F25B3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适应匹配的太阳能辅助空气源热泵装置,该装置包括制冷剂循环回路子系统、太阳能热水循环回路子系统和用户热水回路子系统;制冷剂循环子系统是整个系统的核心,控制能力的转换与热量的传输;制冷剂循环子系统包括:压缩机(1)、室内冷凝器(2)、毛细管(3)、套管换热器(4);其中,室内冷凝器(2)制冷剂出口与毛细管(3)的进口连接,毛细管(3)出口与套管换热器(4)的管内制冷剂进口(11)连接,套管换热器(4)的管内制冷剂出口(13)与压缩机(1)的进气口相连接。本发明能够合理的对太阳能空气源热泵系统中的热量进行分配,并能够控节约建筑能源的消耗。
-
公开(公告)号:CN102533368B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210006620.7
申请日:2012-01-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10L3/10
Abstract: 一种低温高速离心分离煤层气的方法,将前级换热器置于密封的真空钢板房中,再将含有甲烷和氧气的煤层气通入换热器并与氮气顺流换热,降温后煤层气进入利用高压氮气消耗自身内能驱动的膨胀机的输出功驱动的离心分离器,高速低温分离煤层气,分离出氧气和主要成分为甲烷的脱氧煤层气,分离后的氧气排入空气中,脱氧煤层气依次经过后级换热器,并与在膨胀机中膨胀降温的氮气换热,第四和第五换热器之间连接节流阀,对氮气进行节流降温,利用降温的氮气将脱氧煤层气冷却至液态储存,出自第五换热器的氮气再次经过各级换热器并进行换热后经氮压缩机、水冷却器和除油器后再次进入换热器预冷来料气,形成循环回路并逆流换热。
-
公开(公告)号:CN103105018A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1310034106.9
申请日:2013-01-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相位反馈调节的主动活塞式脉冲管制冷机,包括主动控制系统、压缩活塞、热端散热器、蓄冷器、冷端换热器、冷端层流器、脉冲管、热端层流器和主动活塞;主动控制系统通过压力波传感器采集压缩活塞产生的压力波信号,并依据所述压力波相位生成驱动主动活塞的电压波形,控制主动活塞的运动。本发明以压缩活塞产生的压力波为相位参考点,采用主动控制系统控制主动活塞的运动,能够提高制冷机的效应以及运行工况的切换。本发明主要用于低温冷却、超导冷却、高真空、工业气体产业等装置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949911A
公开(公告)日:2013-03-06
申请号:CN201210471836.0
申请日:2012-11-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效分离氦气和二氧化碳气体混合物的装置及分离方法。该装置包括第一换热器(1)、压缩机(2)、第二换热器(3)、冷凝蒸发器(4)、活性炭吸附器(5)、液氮储罐(6);含有二氧化碳和氦气的混合气体经过第一换热器预冷和压缩机的压缩后,引入第二换热器再冷却,流入冷凝蒸发器,二氧化碳在冷凝蒸发器的冷凝侧被冷却为液体从底部排出,氦气则以气态形式从上部引出,氦气经由活性炭吸附器吸附杂质后得到高纯度的氦气。本装置针对氦气和二氧化碳的混合气体,直接利用液氮储罐供应液氮到冷凝蒸发器分离氦气和二氧化碳,系统简单,维护性高,冷量逐级回收。
-
公开(公告)号:CN102853499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10268469.4
申请日:2012-07-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F24F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调节方向通风帽,包括排风管、进风管、轴承座、安装在轴承座上侧的第一轴承和第二轴承,第二轴承设置在第一轴承内侧并与之同轴,排风管的竖直排风段与第一轴承连接,进风管的竖直进风段位于排风管内并与第二轴承连接,轴承座上设置有连通上下两侧的第一通气孔和第二通气孔,排风管通过第一通气孔与轴承座下侧连通,进风管通过内孔和第二通气孔与轴承座下侧连通。本发明利用自然风、太阳能集热蓄热材料提供的热压来共同驱动室内的进风和排风,以实现双向通风,同时还根据建筑物用途的不同选装全热交换器,利用进风和排风的温度差进行热量的交换从而节省能源,保护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02533368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210006620.7
申请日:2012-01-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10L3/10
Abstract: 一种低温高速离心分离煤层气的方法,将前级换热器置于密封的真空钢板房中,再将含有甲烷和氧气的煤层气通入换热器并与氮气顺流换热,降温后煤层气进入利用高压氮气消耗自身内能驱动的膨胀机的输出功驱动的离心分离器,高速低温分离煤层气,分离出氧气和主要成分为甲烷的脱氧煤层气,分离后的氧气排入空气中,脱氧煤层气依次经过后级换热器,并与在膨胀机中膨胀降温的氮气换热,第四和第五换热器之间连接节流阀,对氮气进行节流降温,利用降温的氮气将脱氧煤层气冷却至液态储存,出自第五换热器的氮气再次经过各级换热器并进行换热后经氮压缩机、水冷却器和除油器后再次进入换热器预冷来料气,形成循环回路并逆流换热。
-
公开(公告)号:CN102262102A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1110106799.9
申请日:2011-04-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N25/20
Abstract: 一种地源热泵用岩土体的热扩散率的确定方法:初始化热物性测试中获取的测试数据、测试孔及地埋管的相关参数、循环指针i=1,j=1,岩土体的热扩散率及回填料的导热系数;判断i≤M为主循环体,j≤N为次循环体,如果是,则执行钻孔总的传热热阻的计算、热流密度的计算,以计算热流密度与初始化输入的热流密度的差值是否小于设定值ε作为判断条件,如果是,则记录此时的与作为结果,否则执行改变回填料的导热系数,j+1,+△2,直到j>N,次循环结束,然后主循环体执行i+1,+△1,改变回填料导热系数,再次进入次循环体;直到i>M,显示出计算结果,获取岩土体的热扩散率及回填料的导热系数。
-
公开(公告)号:CN101387428A
公开(公告)日:2009-03-18
申请号:CN200810155310.5
申请日:2008-10-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22
Abstract: 一种传染病菌的空气传播阻断个性化通风装置,属于暖通空调领域。本发明包括:新风送风系统和回风系统,回风系统位于新风送风系统的上方,新风送风系统包括新风管道,在新风管道上连接有送风支管,在送风支管内设有轴流风机,在送风支管设有出风口,轴流风机通过送风支管上的出风口送出新风;回风系统包括抽气回风罩,在抽气回风罩内设有排风机,在抽气回风罩的出风口连接有回风连接管道,在回风连接管道设有灭菌装置。本发明可以解决传统混合通风能耗大,传染病房内病人和医护人员之间的交叉感染等问题。本发明可以安全可靠的结合常规中央空调系统进行室内温、湿调节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786908A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311818922.9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30/18 , G06F30/20 , G06F17/15 , G06F119/14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等效电路法的低温管路系统固有频率求解方法,包括确定低温管路系统的低温部件以及低温部件的参数信息;分析低温液体工质在低温部件的流动特性,确定低温管路系统部件的等效电路参数构成,并利用液电类比原理计算各低温部件等效电路参数;根据流阻、流容和流感的产生机理,确定低温部件等效电路参数之间的连接方式,建立低温管路等效电路;定义等效电路的输入与输出,调用求解器求解等效电路的Bode图,调用传递函数程序求解Bode图对应的系统传递函数;将求解的传递函数进行分母多项式的极点求解,寻找极点中的共轭复根,提取共轭复数对的虚部,虚部中包含固有频率,求解得到固有频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