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柔性亲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8948290B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1810521795.9

    申请日:2018-05-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柔性亲水材料,由如下质量百分比的组分聚合而成:两亲性不饱和聚二甲基硅氧烷:35~40%;亲水性单体:29~35%;小分子有机硅单体:29~35%;交联剂:0.5%;自由基引发剂:0.2~0.5%。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柔性亲水材料的制备方法及其作为可穿戴传感器基材的应用。本发明材料具有良好的柔韧性,从而其作为可穿戴传感器基材时能够很好地贴合柔软、曲面的人体组织,进而可有效提高传感器设备的测量灵敏度;同时该材料还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生物相容性(无毒性),因此人们长期佩戴,也不会对身体造成不良影响;最后该材料还具有良好的透气性,长期佩戴也不会让接触的皮肤产生不适感。

    一种聚苯乙烯纳米棒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77716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483447.4

    申请日:2020-06-0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苯乙烯纳米棒的制备方法,该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苯乙烯合成单分散的聚苯乙烯微球;(2)将上述聚苯乙烯微球加入溶胀剂及增塑剂的混合溶液中搅拌;(3)向步骤(2)所得混合溶液中加入交联剂,乳化剂和引发剂,反应后取出产物,加入蚀刻剂,继续反应,最后分离,干燥,即可得到聚苯乙烯纳米棒。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合成方法简单,且可在聚苯乙烯纳米棒表面掺杂功能基团,有利于其在生物医学领域的应用。

    一种粉煤灰改性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及其在污泥热解过程中对重金属吸附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620532A

    公开(公告)日:2020-09-04

    申请号:CN202010352701.7

    申请日:2020-04-2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粉煤灰改性材料,还公开了上述粉煤灰改性材料的制备方法,最后公开了上述粉煤灰改性材料在污泥热解过程中对重金属吸附方面的应用。本发明改性材料利用Na2CO3在高温下分解和碱性特点,破坏粉煤灰表面的烧结界面,同时挥发的CO2气体可以给吸附材料表面提供孔道和增大比表面积,暴露出更多的吸附活性位点,有利于储存反应产物以及挥发性重金属进一步向材料内部渗透,增加反应效率,从而提高吸附材料的利用率;另外,碱性条件有利于Cl元素的吸收,阻止其和挥发性或半挥发性重金属的结合,从而抑制重金属氯化物的挥发。

    一种罗丹明B类双通道荧光探针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6749294B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710019764.9

    申请日:2017-01-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罗丹明B类双通道荧光探针及其应用,该探针的结构式如下:该荧光探针在含有VO2+和Cu2+的缓冲溶液中,利用荧光光谱和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可分别检测识别VO2+和Cu2+。该探针对VO2+和Cu2+的识别都有优良的选择性,抗干扰能力强,具有较好的传感性质,检测限低、检测灵敏度高;后续加入焦磷酸根离子之后,焦磷酸根离子与VO2+、Cu2+结合,配位的金属离子释放出来,该荧光探针中的酰肼又回到闭环状态,体系的荧光迅速降低,实现了荧光探针分子的可逆操作。所述荧光探针可以很好的应用于环境污染或生物体内Cu2+及VO2+的检测。

    特定吸收波长的耐高温蓝光吸收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220561A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10592143.5

    申请日:2016-07-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D215/14 C09K3/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特定吸收波长的耐高温蓝光吸收剂,属于蓝光吸收剂的技术领域,其结构通式如式(I): 其中,R为-H或-CH3;本发明还公开了特定吸收波长的耐高温蓝光吸收剂的制备方法;本发明中特定吸收波长的耐高温蓝光吸收剂,在较多的有机溶剂中均有一定的溶解度,能够在眼镜、屏幕保护膜生产过程中进行有效掺杂,耐高温的特性进一步增加了其本身的优势,从而可以在更多的行业中的到应用。本发明的制备方法对设备要求低,操作过程简单,仅通过微波加热的方法即可一步到位生成此物质,易于操作和推广,具备很好的实用性。

    脱除HCl气体的中高温脱氯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30996B

    公开(公告)日:2015-08-26

    申请号:CN201410054194.3

    申请日:2014-02-1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脱除HCl气体的中高温脱氯剂及其制备方法,所述脱氯剂由活性成分、载体和助剂、粘合剂构成;活性成分由葡萄糖与Ca(NO3)2、Mg(NO3)2、Zn(NO3)2、NaHCO3中的一种以上充分混合构成;载体和助剂为ZSM-5或分子筛,粘合剂为甲基纤维素;所述制备方法,首先混合活性成分,然后将活性成分的水溶液滴加到经预处理的载体和助剂上,经旋转、加热、干燥、焙烧、成型,然后造粒得到脱氯剂。所制得的脱氯剂在423-1073K温度范围均可以高效深度的脱除烟气中的HCl气体,穿透氯容达到63%以上。

    一种基于纳米钯标记的基因芯片显色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18637A

    公开(公告)日:2012-08-01

    申请号:CN201210060708.7

    申请日:2012-03-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王志飞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纳米钯标记的基因芯片显色方法,采用了纳米钯标记生物分子(如DNA、亲和素等),然后通过标记后的纳米钯对钴、铜、镍等金属的化学镀过程具有催化沉积作用进行显色,从而克服了以往“金标银染”过程中出现的系列缺点,达到显色过程可控、显色过程的非特异性沉积较少的目的。对于显色后的结果可以通过肉眼定性分析,亦可利用凝胶成像系统中的光学扫描仪进行灰度扫描,并结合相关软件对结果进行灰度值分析等定量研究,从而区别出探针与靶序列间的完全正配、错配一个碱基、错配两个碱基与完全错配。

    一种高荧光强度纳米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392699B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111599519.2

    申请日:2021-12-2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荧光强度纳米聚合物微球的制备方法,在制备纳米聚合物微球时加入增塑剂和羧基功能单体进行共聚,得到聚合物微球,再通过溶胀法将荧光染料掺入聚合物微球中得到纳米聚合物荧光微球。本发明方法不仅可得到单分散性好、表面洁净的纳米聚合物微球,还能够避免稳定剂、表面活性剂等添加剂对微球性能的影响;本发明方法制得的聚合物微球高分子链具有良好的柔韧性,能够在溶胀时快速打开,从而利于染料分子快速渗透到微球内部,提高溶胀效率;本发明方法制得的荧光微球具有高的荧光分子掺入量,从而大大提高了聚合物微球的荧光强度,有效提高检测灵敏度;且还具有良好的抗光漂白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