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251320B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1810479475.1
申请日:2018-05-18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nventor: 夏于旻 , 梁源 , 陈震东 , 吴柔腾 , 沈嘉豪 , 刘俊华 , 杨帆 , 刘洁 , 汪菁晶 , 江依静 , 吴昊 , 焦阳 , 丛龙丹 , 季赛 , 张雯雯 , 王燕萍 , 倪建华 , 王依民 , 郭子贤
IPC: C08G8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离子键为骨架的聚离子液体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以离子键为骨架的聚离子液体,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为:其中,n为40‑50。鉴于传统聚离子液体的结构主要以共价键将连接重复单元,构成聚合物长链,而利用离子键构建聚离子液体聚合物鲜有报道,该新型聚离子液体拥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11116974A
公开(公告)日:2020-05-08
申请号:CN201911396614.5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空气过滤的尼龙纳米纤维气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包括:将尼龙与甲酸混合,将得到的尼龙纺丝液静电纺丝,得到尼龙纳米纤维,然后与水溶性聚酰胺酸、三乙胺和水混合,分散,冷冻,然后冷冻干燥,热处理。该方法制备过程简单,成本低廉,是一种便捷高效的制备方法;制备的尼龙纳米纤维气凝胶材料具有高的PM2.5颗粒过滤效率,良好的力学性能和循环使用性,是一种良好的空气过滤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0372907A
公开(公告)日:2019-10-25
申请号:CN201910585658.6
申请日:2019-07-01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纳米纤维增强聚酰亚胺气凝胶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原料包括:水溶性聚酰胺酸、聚酰亚胺纳米短纤维、三乙胺、水。本发明所制备的聚酰亚胺气凝胶收缩率低,在密度基本不变的情况下实现了其杨氏模量的提升,其综合性能优异,制备过程简单易操作,绿色环保,拓宽了聚酰亚胺气凝胶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0204776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484667.6
申请日:2019-06-05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聚偏氟乙烯纳米纤维气凝胶材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将聚偏氟乙烯纺丝液进行静电纺丝得到聚偏氟乙烯纳米纤维膜;步骤2:将步骤1所得到的聚偏氟乙烯纳米纤维膜与交联剂加入到去离子水中,超声分散,得到均匀的分散液;步骤3:将步骤2所得到的分散液倒入模具中,在液氮气氛下冷冻;步骤4:将步骤3冷冻后的样品进行冷冻干燥;步骤5:将步骤4干燥完全的样品进行热处理,得到聚偏氟乙烯纳米纤维气凝胶。本发明所制备的聚偏氟乙烯纳米纤维气凝胶密度轻、热导率低、疏水且耐高温,是一种能在潮湿环境下使用的优异的保温隔热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8676173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485115.2
申请日:2018-05-18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nventor: 夏于旻 , 梁源 , 陈震东 , 吴柔腾 , 沈嘉豪 , 刘俊华 , 杨帆 , 刘洁 , 汪菁晶 , 江依静 , 吴昊 , 焦阳 , 丛龙丹 , 季赛 , 张雯雯 , 王燕萍 , 倪建华 , 王依民 , 郭子贤
IPC: C08G8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8G83/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离子键为骨架的聚离子液体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以离子键为骨架的聚离子液体,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如下:其中,n为150‑180。鉴于传统聚离子液体的结构主要以共价键将连接重复单元,构成聚合物长链,而利用离子键构建聚离子液体聚合物鲜有报道,该新型聚离子液体拥有一定的研究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8623805A
公开(公告)日:2018-10-09
申请号:CN201810485174.X
申请日:2018-05-18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nventor: 夏于旻 , 梁源 , 陈震东 , 吴柔腾 , 沈嘉豪 , 刘俊华 , 杨帆 , 刘洁 , 汪菁晶 , 江依静 , 吴昊 , 焦阳 , 丛龙丹 , 季赛 , 张雯雯 , 王燕萍 , 倪建华 , 王依民 , 郭子贤
IPC: C08G73/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以离子液体为骨架的聚离子液体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以离子液体为骨架的聚离子液体,其特征在于,其结构式为:其中,n为10-15。本发明还提供了上述的以离子液体为骨架的聚离子液体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咪唑和环氧氯丙烷为原料,通过开环加成反应合成poly(ECH-MIM);将poly(ECH-MIM)与乙酸酐通过乙酰化反应生成poly(ECH-MIM-AC);然后将poly(ECH-MIM-AC)的水溶液与十二烷基苯磺酸钠的水溶液混合,产生沉淀;最后通过静置分离沉淀,烘干沉淀物得到以离子液体为骨架的聚离子液体。传统聚离子液体中,离子主要以官能团的形式悬挂于高分子长链上,本发明的聚离子液体以离子液体为骨架,具有研究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5570907B
公开(公告)日:2018-05-15
申请号:CN201610034000.2
申请日:2016-01-19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nventor: 薛罡 , 张文启 , 高品 , 李响 , 陈红 , 刘振鸿 , 张禾 , 张凡 , 张文娟 , 王成 , 薛顺利 , 韩闯 , 魏欣 , 孟迪 , 顾超超 , 陈畅愉 , 成钰莹 , 来思周 , 甘雁飞 , 徐小强 , 杨帆 , 程茜
IPC: F23G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浓度有机废液挥发气化焚烧处理处置方法及其装置,包括:将高浓度有机废液与粉煤灰、硅藻土和皂土组成的混合载体加入到热挥发反应釜中,搅拌0.5~1.0h,废液与载体混匀并充分吸附于载体之上;搅拌完成后,将反应釜加热至180~200℃,持续加热4~6h,97%以上有机废液转化为有机废气,并由风机抽送至焚烧炉焚烧;热挥发反应结束后,反应釜自然冷却。本发明的方法可解决高浓度废液直接焚烧堵塞喷嘴、粘度高难以用管道输送的问题,为高浓度有机废液无害化治理提供了一种有效的处理处置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5693010B
公开(公告)日:2018-04-06
申请号:CN201610035202.9
申请日:2016-01-19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nventor: 薛罡 , 张文启 , 张禾 , 高品 , 李响 , 陈红 , 张凡 , 张文娟 , 王成 , 薛顺利 , 韩闯 , 魏欣 , 孟迪 , 顾超超 , 陈畅愉 , 成钰莹 , 来思周 , 甘雁飞 , 徐小强 , 杨帆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铁循环及污泥减量的铁炭还原‑生物组合处理方法及其装置,包括:将工业废水通过铁炭还原‑生物组合工艺处理;将铁炭还原产生的含铁污泥与生物组合工艺处理得到的剩余污泥按质量比为1:1~3:1加入到热催化炭化‑还原反应器中,将反应釜密闭,加温至180~200℃,并搅拌反应5~7h,得到固液两相混合物,排出,投加至铁炭还原反应器进水口,与废水和酸混合后进入铁炭还原反应器,反应产生污泥循环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可以实现铁炭还原‑生物处理组合工艺中含铁污泥和生物处理剩余污泥减量排放,并省去铁炭还原单元中持续性外源投加的零价铁粉和活性炭粉,在节省废水处理成本及污泥处置费方面有较大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5540696B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610035226.4
申请日:2016-01-19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nventor: 薛罡 , 张文启 , 高品 , 李响 , 陈红 , 张禾 , 刘振鸿 , 张凡 , 张文娟 , 王成 , 薛顺利 , 韩闯 , 魏欣 , 孟迪 , 顾超超 , 辛海霞 , 陈畅愉 , 成钰莹 , 来思周 , 甘雁飞 , 徐小强 , 杨帆 , 程茜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浓度工业有机废液热催化‑碳化制备固态衍生燃料的方法及其装置,方法包括:将高浓度工业有机废液和H2O加入热催化‑碳化反应釜中,加入碱调节pH至8.0~9.0,加入组合催化剂,将反应釜密闭后加温至180~200℃,搅拌反应3.0~4.0h;自然冷却反应釜,将反应釜中固液两相混合物排出,分离,将得到的粉末状物质干燥,得到固态衍生燃料。本发明的方法不仅能够解决高浓度有机废液的无害化排放问题,而且为难以处理的有机废液提供了一种资源化的方法及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05502817B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510909753.9
申请日:2015-12-10
Applicant: 东华大学
Inventor: 薛罡 , 李响 , 张文启 , 高品 , 刘振鸿 , 张凡 , 张文娟 , 王成 , 薛顺利 , 韩闯 , 魏欣 , 孟迪 , 顾超超 , 辛海霞 , 陈畅愉 , 成钰莹 , 来思周 , 甘雁飞 , 徐小强 , 杨帆 , 程茜 , 程文艳 , 张婷
IPC: C02F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上向流零价铁类芬顿与生物滤池集成的工业废水处理工艺及设备。所述废水处理设备包括硫酸溶药池、双氧水溶药池及滤池,滤池内底部从上至下依次填充有陶粒滤层、铁刨花滤层、砾石承托层;滤池顶部设有出水堰。所述废水处理工艺为:在滤池内投加酸将废水pH调节至4.5~5.5后,投加双氧水,经过初步处理后的废水通过穿孔布水管进入滤池下部;废水在滤池下部的铁刨花滤层完成零价铁类芬顿反应,pH值升至6~7;经零价铁类芬顿处理后的废水在上部陶粒滤层完成有机物的生物降解过程,经出水堰出水。本发明将零价铁类芬顿与生物滤池集成为一体,可节省一段处理工艺,有效减低工程投资及运行费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