阻燃凉爽再生聚酯长丝纤维及其生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53035B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410354049.7

    申请日:2014-07-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阻燃凉爽再生聚酯长丝纤维及其生产方法,该长丝纤维为皮芯结构,皮层由凉爽母粒和再生聚酯切片熔融纺丝得到,凉爽母粒的添加量为5wt%~10wt%;芯层由阻燃母粒和再生聚酯切片熔融纺丝得到,阻燃母粒的添加量为20wt%~30wt%;所述凉爽母粒由凉爽粉体与再生聚酯切片共混造粒得到,凉爽粉体与再生聚酯切片的质量百分比为15%~25%:85%~75%,凉爽粉体由片状玉石、氧化锌、二氧化钛按质量百分比50%~60%:10%~20%:40%~20%混合得到;所述阻燃母粒由阻燃剂与再生聚酯切片共混造粒得到,阻燃剂与再生聚酯切片的质量百分比为25%~35%:75%~65%,阻燃剂为三聚氰胺、三聚氰胺氰尿酸、磷酸三苯酯、聚苯基膦酸二苯砜酯中的一种或几种。该纤维具有凉爽性能和阻燃性能,同时保证了纤维的可纺性和功能性。

    一种介孔磷酸锆负载纳米银抗菌聚乳酸纤维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32086A

    公开(公告)日:2016-02-17

    申请号:CN201510866770.9

    申请日:2015-12-01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介孔磷酸锆负载纳米银抗菌聚乳酸纤维及其制备方法。所述的介孔磷酸锆负载纳米银抗菌聚乳酸纤维,其特征在于,包括聚乳酸基体,所述的聚乳酸基体中分散有介孔磷酸锆负载纳米银抗菌粉体。上述的介孔磷酸锆负载纳米银抗菌聚乳酸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将所述的表面带有磺酸基的介孔磷酸锆加入到含有银离子的溶胶中,在20~100℃下搅拌1~3h,获得银@介孔磷酸锆溶胶前驱体,在管式炉中氮气气氛下在200~550℃下加热2~5h,制备Ag@介孔磷酸锆抗菌粉体;将Ag@介孔磷酸锆抗菌粉体和聚乳酸在180~230℃下熔融共混,干燥,最后经熔融纺丝法纺制成介孔磷酸锆负载纳米银抗菌聚乳酸纤维。本发明的方法操作简单、高效,成本低,效用持久,应用前景广阔。

    一种机电响应皮芯导电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36796B

    公开(公告)日:2025-03-25

    申请号:CN202310699074.8

    申请日:2023-06-14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机电响应皮芯导电复合纤维的制备方法,包括:将纺丝原液挤出至水浴形成初生纤维,得到以螺旋状收集在收料管上的纯TPU纤维;将Tris加入去离子水中搅拌溶解得到缓冲液;将多巴胺盐酸盐加入混合溶液中溶解,得到多巴胺溶液;将捆绑了纯TPU纤维的收料管浸入多巴胺溶液中,用去离子水冲洗并干燥处理,以将纯TPU纤维捆绑在收料管上进行表面改性,得到改性纤维;将氢化苯乙烯‑丁二烯嵌段共聚物加入环己烷中搅拌至完全溶解,再加入碳黑并超声搅拌,配置得到均匀分散的导电溶液;将改性纤维随同收料管浸入CB/SEBS导电溶液得到皮芯导电复合纤维。本发明提高了传感纤维所提供电信号的线性范围,减少了粘弹性力学行为对信号的衰减影响。

    一种源于生物质的氮掺杂碳纳米管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282454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0957242.9

    申请日:2023-08-01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一种源于生物质的氮掺杂碳纳米管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制备方法包括:将富含羟基的生物质碳源,以及小分子化合物氮源、含硫促进剂和金属化合物催化剂加入溶剂中混合均匀,得到前驱液;将前驱液输通过超声震荡分散后输送到高温反应器中,并在温度为1200‑1500℃以及通入有载气的条件下反应,形成黑色半透明筒状的氮掺杂碳纳米管的气凝胶,该气凝胶在载气气流带动下涌出高温反应器并通过收集装置缠绕成膜,得到源于生物质的氮掺杂碳纳米管膜。本发明氮掺杂碳纳米管膜具有多重催化降解功能,催化性能显著;且制备方法简单,易于实施,原位一步制备,不需要再经过后续多道制备过程,具有节省能源、缩短制备时长、金属化合物催化剂分散均匀且与CNT结合牢固的优点,有利于多次循环回收利用。

    抗静电阻燃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171297B

    公开(公告)日:2021-09-10

    申请号:CN202010087903.3

    申请日:2020-02-12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分子材料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抗静电阻燃树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制成抗静电阻燃树脂有效成分的原料包括负载钛系化合物的羧基化氧化石墨烯、对苯二甲酸、丁二醇和烷基次膦酸金属盐,将原料进行酯化反应、缩聚反应,水冷后即得,所制抗静电阻燃树脂切粒后经熔融纺丝即得抗静电阻燃聚酯纤维。本发明提供的抗静电阻燃树脂用于制备抗静电阻燃聚酯纤维,其极限氧指数≥30%,阻燃等级为UL94V‑0级,纤维电阻率为5.3×106~109Ω∙cm,并且抗静电阻燃树脂的制备工艺易于操作。本发明的制备方法适用于制备抗静电阻燃树脂,所制抗静电阻燃树脂适进一步应用于制作抗静电阻燃聚酯纤维。

    阻燃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
    17.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1118651B

    公开(公告)日:2021-05-07

    申请号:CN202010087843.5

    申请日:2020-02-12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阻燃聚酯纤维的制备方法:首先,在微米级模板上构筑超小粒径、均匀稳定分散的具有催化聚酯缩聚反应的金属氧化物,生成微纳材料;其次,将该微纳材料引入聚酯聚合体系中,同时引入烷基次膦酸金属盐,制备阻燃树脂:最后,通过熔融纺丝法获得阻燃聚酯纤维,纺丝速度为800~4500 m/min。本发明中微纳材料实现了催化缩聚反应及协效阻燃的双重作用,有效的提高了聚酯纤维的阻燃能力,扩大了聚酯纤维的应用范围,本发明用于提高工业化生产中阻燃聚酯纤维的生产效率。

    含氮共聚聚乳酸的制备方法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171301B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10087909.0

    申请日:2020-02-12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阻燃纤维领域,公开了一种含氮共聚聚乳酸的制备方法,取含氮羧酸化合物与丙交酯,经聚合反应后即得;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制备方法制备的含氮共聚聚乳酸的一种应用,它与聚乳酸、负载二氧化锡的磷酸锆及烷基次膦酸金属盐经熔融共混、纺丝后,制备阻燃纤维。本发明的制备的阻燃纤维在燃烧时,能迅速形成致密的碳层,并在碳层中形成纳米陶瓷微球,有效的提高了碳层强度,抑制了热量及氧气的传递,实现了纤维的高效阻燃。本发明的阻燃纤维极限氧指数≥30,UL94阻燃等级达到V0级,解决了现有技术方案中采用化学共聚法制得的聚乳酸阻燃性能低的问题。本发明制得的含氮共聚聚乳酸用于制备阻燃纤维,该阻燃纤维用于生产纺织品或纤维制品。

    抗静电阻燃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138643B

    公开(公告)日:2021-03-16

    申请号:CN202010087830.8

    申请日:2020-02-12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抗静电阻燃聚酯树脂的制备方法,是将羧基化的氧化石墨烯与协同催化、阻燃作用的金属氧化物前驱体进行螯合,再进行热处理,然后与烷基次膦酸金属盐通过原位聚合工艺制备抗静电阻燃聚酯树脂;本发明还公开了上述静电阻燃聚酯树脂的应用,它用于制备抗静电阻燃聚酯纤维。本发明将羧基化的石墨烯螯合具有催化作用的金属氧化物前驱体,热处理后的产物分散于聚酯聚合体系中,利用聚合过程中的热和还原气氛原位还原氧化石墨烯,达到抗静电的目的。本发明属于抗静电阻燃材料制备技术领域,用于制备抗静电阻燃聚酯树脂,所得树脂进一步地应用于制备相应的纤维。

    阻燃聚合物纤维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88098A

    公开(公告)日:2020-05-22

    申请号:CN202010087907.1

    申请日:2020-02-12

    Applicant: 东华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阻燃聚合物纤维材料,其原料以重量份数计包括:0.05~0.25份酚羟基植物衍生物、2~10份烷基次磷酸金属盐、89.75~97.95份含有酯键或酰胺键的聚合物;其制备方法,包括依次进行的以下步骤,S1:将酚羟基植物衍生物添加到含有酯键或酰胺键的聚合物中,通过原位聚合或共混的方法获得母粒A,同时将烷基次磷酸金属盐添加到含有酯键或酰胺键的聚合物中,通过原位聚合或共混的方法获得母粒B;S2:对制得的母粒A和母粒B进行干燥;S3:将干燥后的母粒A和母粒B混合,利用熔融纺丝法制备获得阻燃聚合物纤维。本发明阻燃效果好、成本低、强度高、环境友好,本发明适用于制备阻燃聚合物纤维材料。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