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717871B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110105681.8
申请日:2021-01-26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IPC: B01J19/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Y型双舌叶层侧孔环矩鞍填料,其上鞍壁、弧形过渡段、下鞍壁为鞍形一体结构,上层Y型结构位于两个上层舌叶之间,下层Y型结构位于两个下层舌叶之间,两个上层舌叶和两个下层舌叶旋向相反;两对标准横向舌叶和弧形过渡段连接,两对标准横向舌叶为较长的一对标准横向舌叶和较短的一对标准横向舌叶,较长的一对标准横向舌叶位于较短的一对标准横向舌叶之间;弧形过渡段上沿圆弧方向开有上下两层窗孔,上层窗孔上端和下层窗孔下端各开有一对横向侧壁流道槽。当流体经过本发明填料表面时会被填料收集与再分布,可增大分离流量,提升分离效率,实现填料的自我流体调节,起到小型液体再分布器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948965A
公开(公告)日:2020-04-03
申请号:CN201911280286.2
申请日:2019-12-13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Abstract: 一种储运压力容器用不锈钢-碳钢-不锈钢复合板及其制法,属于钢材复合材料领域。该储运压力容器用不锈钢-碳钢-不锈钢复合板的制备方法,采用高温压合法,其通过将干燥后的芯材和不锈钢材在载荷为103~104MPa,在1300~1380℃,保温20~60min制得。储运压力容器用不锈钢-碳钢-不锈钢复合板,其结合性能优秀,不存在加工应力,不仅提高耐蚀性能,其屈服强度较单一材质的碳素钢相比得到明显提高。并且具有较高的表面硬度,拉伸性能良好,界面结合良好,结合界面处无偏析,无裂纹气孔等缺陷。高温压合法制备工艺简单,储运压力容器整体性能得到较大改善。
-
公开(公告)号:CN107825059B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711062716.4
申请日:2017-11-02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IPC: B23K37/053
Abstract: 一种管道焊接弧形衬垫装置。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在管道施工时所使用的用于提高焊接质量的衬垫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头部支撑对口部件、头部衬垫导推部件、中间筒杆连接部件以及尾部推拉定位部件;所述头部支撑对口部件有6组,每组包括1个固定顶丝、1个耐磨钢球、若干个调距垫片、1个钢球筒以及1个钢球座;所述头部衬垫导推部件包括支架筒、滑动环、压缩弹簧、固定环、导轨杆、滑动架、弧形衬垫、限位螺栓和螺母;所述中间筒杆连接部件包括连接筒、筒接箍、连接杆和杆接箍,所述中间筒杆连接部用于连接装置头部和尾部,并传递尾部的转动或者推拉动作;所述尾部推拉定位部件包括推拉柄和卡簧片。
-
公开(公告)号:CN106323609B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610642495.7
申请日:2016-08-08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IPC: G01M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过热液体超压泄放实验装置,这种过热液体超压泄放实验装置包括压力容器、计算机控制系统,压力容器内部安装有加热电极,压力容器下封头处设置有注入球阀和放空球阀;压力容器安装有温度传感器、压力变送器、温度表、压力表、超声波液位计、磁浮子液位计;压力容器上封头设有三个接管,中心的接管为电磁阀接管,两侧的每个接管又各分支出四个分支接管,一侧分支接管安装四组泄压球阀和安全阀组合装置,另一侧分支接管安装四组球阀和爆破片组合装置,电磁阀接管处安装电磁阀;电磁阀、温度传感器、压力变送器、超声波液位计均连接相应的控制器上;各控制器连接计算机控制系统。本发明实现了实验人员可在安全的范围内完成实验,安全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05203641B
公开(公告)日:2018-06-05
申请号:CN201510606528.8
申请日:2015-09-22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IPC: G01N2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储罐底板腐蚀内置式声发射检测方法,该方法为:安装内置式声发射检测装置,储罐外壁靠近底板的位置,等高度均布一圈声发射传感器;开启内置式声发射检测装置,主动辊轮带动铝塑管下行,传感器盒开始向下移动,通过深度计表的读数,确定所投放声发射传感器的垂直位移;通过声学材料特性矩阵测试,确定所投放传感器的水平位置和灵敏度,最终到达预定位置,开始检测;数据采集完成后,开启自吸泵,喷淋除油剂,通过盘线车使传感器盒升起,去除铝塑管外壁的原油。本发明将声发射传感器深入到储罐内,与储罐外壁布置的传感器形成阵列,共同监测储罐底板腐蚀损伤,更有效的评价储罐底板腐蚀损伤。
-
公开(公告)号:CN107825059A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11062716.4
申请日:2017-11-02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IPC: B23K37/053
Abstract: 一种管道焊接弧形衬垫装置。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以在管道施工时所使用的用于提高焊接质量的衬垫装置。其特征在于:该装置包括头部支撑对口部件、头部衬垫导推部件、中间筒杆连接部件以及尾部推拉定位部件;所述头部支撑对口部件有6组,每组包括1个固定顶丝、1个耐磨钢球、若干个调距垫片、1个钢球筒以及1个钢球座;所述头部衬垫导推部件包括支架筒、滑动环、压缩弹簧、固定环、导轨杆、滑动架、弧形衬垫、限位螺栓和螺母;所述中间筒杆连接部件包括连接筒、筒接箍、连接杆和杆接箍,所述中间筒杆连接部用于连接装置头部和尾部,并传递尾部的转动或者推拉动作;所述尾部推拉定位部件包括推拉柄和卡簧片。
-
公开(公告)号:CN114477317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225272.6
申请日:2022-03-07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IPC: C01G53/00 , C01G51/00 , C01G49/00 , B82Y40/00 , B01J23/75 , B01J23/755 , B01J23/889 , C09K8/592 , C10B53/06 , C10B57/06 , C10G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针状纳米铁基双金属氢氧化物,其层板中金属阳离子由Fe3+和从Ni2+、Mn2+与Co2+中选出的一种二价金属阳离子组成,其层间区域阴离子由OH‑、CO32‑和OCN‑组成。本发明还提供了该针状纳米铁基双金属氢氧化物在催化油页岩热解过程中的应用以及采用该针状纳米铁基双金属氢氧化物作为催化剂的油页岩催化热解方法。本发明的针状纳米铁基双金属氢氧化物具有活性位点丰富、耐高温、结构稳定的特点。采用本发明的针状纳米铁基双金属氢氧化物催化油页岩热解时,能够降低热解温度,实现油页岩热解产物的可控分布,将油页岩热解产物向中低碳烃类有机质转化。
-
公开(公告)号:CN112774618B
公开(公告)日:2022-01-25
申请号:CN202110106436.9
申请日:2021-01-26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IPC: B01J19/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分错内伸舌叶环矩鞍填料,其上鞍壁、下鞍壁、中间弧形过渡段为鞍形一体结构,上层舌叶、下层舌叶均沿上鞍壁内壁均匀分布且向支撑柱方向交汇;上层舌叶、下层舌叶旋向相反,支撑柱沿轴线设置且贯穿上层舌叶、下层舌叶;标准横向舌叶两端和中间弧形过渡段连接,短弧片上下交错固定在支撑柱上,长弧片上下交错将支撑柱拢在内;中间弧形过渡段开有上层窗孔和下层窗孔,上层窗孔和下层窗孔之间的隔栅上开有横向流道槽,两个标准横向舌叶之间形成中间窗孔,上层窗孔、中间窗孔、下层窗孔沿垂直方向交错设置。当流体经过填料表面时会被填料收集与再分布,增大分离流量,提升分离效率,起到小型液体再分布器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774618A
公开(公告)日:2021-05-11
申请号:CN202110106436.9
申请日:2021-01-26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IPC: B01J19/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的是一种分错内伸舌叶环矩鞍填料,其上鞍壁、下鞍壁、中间弧形过渡段为鞍形一体结构,上层舌叶、下层舌叶均沿上鞍壁内壁均匀分布且向支撑柱方向交汇;上层舌叶、下层舌叶旋向相反,支撑柱沿轴线设置且贯穿上层舌叶、下层舌叶;标准横向舌叶两端和中间弧形过渡段连接,短弧片上下交错固定在支撑柱上,长弧片上下交错将支撑柱拢在内;中间弧形过渡段开有上层窗孔和下层窗孔,上层窗孔和下层窗孔之间的隔栅上开有横向流道槽,两个标准横向舌叶之间形成中间窗孔,上层窗孔、中间窗孔、下层窗孔沿垂直方向交错设置。当流体经过填料表面时会被填料收集与再分布,增大分离流量,提升分离效率,起到小型液体再分布器的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0794173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11091729.3
申请日:2019-11-10
Applicant: 东北石油大学
Abstract: 一种对泥页岩中可动流体与固体有机质赋存状态的检测方法。包括下列步骤:1)样品制备;2)原子力显微镜校准;3)对标准原油、干酪根样品扫描,得到标准原油和干酪根样品的三类原子力数据;4)将样品薄片在原子力显微镜下扫描获取原子力数据;5)对比步骤3)和步骤4)所获得的原子力数据,当待测样品的粘滞力平均值在原油的粘滞力置信区间内,确定为泥页岩中的可动流体,当待测样品的形变平均值在干酪根的形变置信区间内,确定为泥页岩中的固体有机质,所述原子力数据为形貌、粘滞力及形变三项数据。本方法可在保持真实的岩石结构的前提下,实现对泥页岩中可动流体与固体有机质的微观赋存状态进行精确检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