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102007A
公开(公告)日:2013-05-15
申请号:CN201310048142.0
申请日:2013-02-06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好氧硝化颗粒污泥的长期保存方法,它涉及一种颗粒污泥的长期保存方法。它解决目前好氧硝化颗粒污泥长期储存后硝化菌活性恢复周期长的问题。保存方法:一、测定保存前好氧硝化颗粒污泥的硝化菌活性;二、保存好氧硝化颗粒污泥,并监测好氧硝化颗粒污泥硝化菌活性,待好氧硝化颗粒污泥的硝化菌活性降低为保存前硝化菌活性值的75%~80%,进行活化,然后继续保存;三、重复步骤二。本发明用于水处理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531172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210029214.2
申请日:2012-02-10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C02F3/30
Abstract: 城市污水常温亚硝化-厌氧氨氧化耦合共生脱氮装置及处理污水的方法,它涉及污水处理装置及方法。本发明解决现有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存在占地面积大、运行费用高的技术问题。反应装置主体内设置有外筒、内筒和导流罩,内筒的下端面与外筒固定连接,导流罩罩在内筒的外侧,内筒内设置有环形布水器和环形微孔曝气管。方法:采用间歇挂膜方式挂膜,通入城市污水,在外筒完成COD的去除并生成少量NO2--N。向外筒内注入亚硝化和厌氧氨氧化混合污泥,实现亚硝化-厌氧氨氧化耦合共生脱氮。本装置是采用连续运行方式,占地面积小,减少构筑物的有效容积,管理简便,处理效率高,运行成本低等,对生活污水基质浓度低,水量大的特点特别有针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533709B
公开(公告)日:2013-03-13
申请号:CN201210027264.7
申请日:2012-02-08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原油污染土壤复合微生物修复菌剂及其使用方法,它涉及一种土壤微生物修复菌剂及其使用方法。它提供了一种原油污染土壤复合微生物修复菌剂及其使用方法。原油污染土壤复合微生物修复菌剂由载体、乳化剂和菌丝体混合而成。将原油污染土壤复合微生物修复菌剂均匀撒于被原油污染的土壤表层,即可实现原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本发明用于土壤修复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2061267A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1010561136.1
申请日:2010-11-26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株中国东北地区高酶活力和高效降解秸秆纤维素能力的土著真菌,它涉及一株降解纤维素的真菌。本发明中国东北地区高酶活力和高效降解秸秆纤维素能力的土著真菌,该菌命名为斜卧青霉(Penicillium decumbens)C5,属于青霉属(Penicillium sp.),保藏编号为CGMCC No.4203,保藏日期为2010年10月08日。本发明斜卧青霉C5菌株在培养至3d时,FPase高达7085.66U/L,EG/Cen峰值为3856.97U/L,CBH/Cex峰值为2681.59U/L,β-Gase峰值为1487.86U/L,斜卧青霉C5对秸秆具有高效降解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648746A
公开(公告)日:2010-02-17
申请号:CN200910306335.5
申请日:2009-08-31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C02F3/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Abstract: 一种好氧颗粒污泥的优化培养方法,它涉及一种颗粒污泥的优化培养方法。它解决现有好氧颗粒污泥的培养方法存在稳定性差、颗粒污泥的粒径小及培养时间长的问题。方法:一、制备活性污泥;二、将活性污泥进行5个阶段的梯度培养;三、向经过梯度培养的活性污泥中再加入最终培养基质液培养1~9天,即完成好氧颗粒污泥的优化培养。本发明得到的优化培养的好氧颗粒污泥稳定性好、颗粒污泥的粒径变大,对COD和氨氮具有高效的生物降解能力,并可同步进行硝化反硝化的培养,培养时间短。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可大规模的工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531172B
公开(公告)日:2013-05-29
申请号:CN201210029214.2
申请日:2012-02-10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IPC: C02F3/30
Abstract: 城市污水常温亚硝化-厌氧氨氧化耦合共生脱氮装置的处理污水方法,它涉及污水处理方法。本发明解决现有硝化-厌氧氨氧化工艺存在占地面积大、运行费用高的技术问题。方法:采用间歇挂膜方式挂膜,通入城市污水,在外筒完成COD的去除并生成少量NO2--N。向外筒内注入亚硝化和厌氧氨氧化混合污泥,实现亚硝化-厌氧氨氧化耦合共生脱氮。本装置是采用连续运行方式,占地面积小,减少构筑物的有效容积,管理简便,处理效率高,运行成本低等,对生活污水基质浓度低,水量大的特点特别有针对性。
-
公开(公告)号:CN102533709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210027264.7
申请日:2012-02-08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原油污染土壤复合微生物修复菌剂及其使用方法,它涉及一种土壤微生物修复菌剂及其使用方法。它提供了一种原油污染土壤复合微生物修复菌剂及其使用方法。原油污染土壤复合微生物修复菌剂由载体、乳化剂和菌丝体混合而成。将原油污染土壤复合微生物修复菌剂均匀撒于被原油污染的土壤表层,即可实现原油污染土壤的修复。本发明用于土壤修复领域。
-
-
公开(公告)号:CN102173551A
公开(公告)日:2011-09-07
申请号:CN201110065639.4
申请日:2011-03-18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一种常温下好氧颗粒污泥的储存及活性快速恢复方法,涉及一种好氧颗粒污泥的储存及活性恢复方法。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常温下好氧颗粒污泥的储存及活性快速恢复方法。方法:一、好氧颗粒污泥的制备;二、好氧颗粒污泥的储存;三、好氧颗粒污泥的活性恢复:将经过储存后的好氧颗粒污泥放置于序批式反应器中,调整反应器的运行条件,运行,完成好氧颗粒污泥的储存及活性恢复。本发明的方法在常温条件下进行,降低了费用。使用本发明的方法,好氧颗粒污泥在常温下经过长期储存后,可在5~7天内实现颗粒污泥活性的快速恢复。本发明应用于污水处理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609291B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310586964.4
申请日:2013-11-20
Applicant: 东北林业大学
Abstract: 高纬度河流沿岸植物缓冲带,它涉及一种河流沿岸植物缓冲带。它解决了现有植物缓冲带宽度过宽,不适合城市现状,以及我国高纬度地区建设有效的河流沿岸植物缓冲带难度大的问题。高纬度河流沿岸植物缓冲带由蒙古栎、暴马丁香和草本植物构成,河流沿岸植物缓冲带的宽度为28~30m。本发明缓冲带区域内,地表径流氨氮平均去除率为32%~34%,土壤下20cm处氨氮平均去除率为82.2%~84.5%,土壤下40cm处氨氮平均去除率为89.7%~90.2%。本发明应用于环境治理领域。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