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光解阿维菌素复合纤维粉剂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197863A

    公开(公告)日:2019-01-15

    申请号:CN201710536636.1

    申请日:2017-0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光解阿维菌素复合纤维粉剂制作方法,旨在提高阿维菌素光稳定性,提高药效。步骤如下:将阿维菌素和纤维素同时溶于有机溶剂进行溶剂共混;往阿维菌素-纤维素-有机溶剂混合溶液中加入足量的水,析出阿维菌素·纤维素复合纤维;过滤分离阿维菌素·纤维素复合纤维和滤液;阿维菌素·纤维素复合纤维经40℃鼓风干燥12h后,冷冻干燥至恒重;阿维菌素·纤维素复合纤维进行超细粉碎,制成粒径小于200目的粉剂;滤液经蒸馏分离出水和有机溶剂,进行循环利用。本发明提供的粉剂制作方法操作简单、成本低廉、有机溶剂和水可以循环使用,制作的阿维菌素复合纤维粉剂具有良好光稳定性。

    一种富硒蛹虫草饼干加工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831221A

    公开(公告)日:2016-08-10

    申请号:CN201610457631.5

    申请日:2016-06-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1D2/181 A21D2/36

    Abstract: 一种富硒蛹虫草饼干加工制作方法,主要涉及食品及其制备方法技术领域。将富硒蛹虫草先通过超微粉碎机制成粒径为1μm超微粉,再通过微纳米级超微粉碎机,得到纳米级超微粉;将精炼植物油、打散的蛋黄液、果糖混合均匀,面粉和泡打粉、小苏打混合均匀,过40目分样筛,将富硒蛹虫草纳米级超微粉倒入面粉中,把面粉倒入植物油混合物,揉成面团,形成饼干胚;将饼干胚摆放在烤盘上,在表面刷一层蛋黄液,进行烘焙;冷却得到富硒蛹虫草饼干,包装。硒可以降低糖尿病人血糖浓度、增强免疫力及抗氧化能力;富硒蛹虫草超微粉,营养成分更容易被人体吸收;以果糖作为甜味剂,适合高血糖、糖尿病人以及肥胖人群食用。

    利用生物磁化水培养杏鲍菇的生产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1569269B

    公开(公告)日:2012-02-29

    申请号:CN200910072310.3

    申请日:2009-06-1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污染、投资小、见效快的利用生物磁化水培养杏鲍菇的生产工艺。所述的利用生物磁化水培养杏鲍菇的生产工艺,其工艺流程如下:进行杏鲍菇6种磁处理水制作菌种培养基的菌丝长势测定试验;在杏鲍菇试管栽培试验过程中采用6种不同磁处理水拌料,进行菌丝长势测定试验;用磁处理水拌料栽培杏鲍菇,对每个处理的杏鲍菇胞外酶活性和子实体营养组分进行测定,并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对试验测得数据进行了分析;本发明将磁处理这一无污染、投资小、见效快的技术应用于杏鲍菇栽培,扩大其生产栽培规模,提高其品质,对于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和占领国际市场有重大社会、经济意义。

    利用生物磁化水培养杏鲍菇的生产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1569269A

    公开(公告)日:2009-11-04

    申请号:CN200910072310.3

    申请日:2009-06-17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无污染、投资小、见效快的利用生物磁化水培养杏鲍菇的生产工艺。所述的利用生物磁化水培养杏鲍菇的生产工艺,其工艺流程如下:进行杏鲍菇6种磁处理水制作菌种培养基的菌丝长势测定试验;在杏鲍菇试管栽培试验过程中采用6种不同磁处理水拌料,进行菌丝长势测定试验;用磁处理水拌料栽培杏鲍菇,对每个处理的杏鲍菇胞外酶活性和子实体营养组分进行测定,并采用统计学的方法对试验测得数据进行了分析;本发明将磁处理这一无污染、投资小、见效快的技术应用于杏鲍菇栽培,扩大其生产栽培规模,提高其品质,对于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增加农民收入和占领国际市场有重大社会、经济意义。

    中华散尾鬼笔杀虫活性物质的提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82860B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1710311692.5

    申请日:2017-05-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中华散尾鬼笔杀虫活性物质的提取方法。在料液比1:80(g/mL)、提取温度40℃、乙醇浓度60%、超声时间80min的条件下对中华散尾杀虫活性物质进行超声提取,杀虫活性物质的提取率可达31.2%;同时,本发明通过用一种提取中华散尾鬼笔活性物质的转接管,可将离心管作为容器连接到旋转蒸发仪上处理样品,从而满足对中华散尾鬼笔杀虫活性物质的提取要求,所述转接管包括磨砂口、管壁、硅胶塞。所述转接管通过连接1.5mL‑50mL不同规格的离心管,可以处理100μL‑30mL的样品。同时可以减少样品在容器间的转移次数,从而减少样品损失和误差,提高实验结果的精确性。

    一种荧光银纳米团簇探针的制备方法与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1549076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409619.3

    申请日:2020-05-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荧光银纳米团簇探针的制备方法与应用,属于荧光纳米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步骤为:将筛选的耐银酵母菌菌株于加入硝酸银的YPD培养基中培养2-5天,菌液经超声破碎处理后离心,收集的上清液经过滤、烘干,得到粒径较小、稳定性及水溶性较好的发绿色荧光的银纳米团簇,同时发现Cr6+可使本发明制备的探针发生荧光猝灭。本发明制备银纳米团簇的方法相比较传统的物理及化学等方法在原料的选取、反应条件的调控及后期处理等方面更加简单易行,环保健康,避免了化学还原剂的使用,同时省去了传统模板法中模板的制备。本探针可应用于高灵敏、高选择性的识别检测Cr6+,且检测过程简便快速,检测结果准确,为构建Cr6+检测的传感体系提供新的思路。

    一种利用粘质沙雷氏菌生物降解聚乙烯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84957A

    公开(公告)日:2020-05-01

    申请号:CN201910629726.4

    申请日:2019-07-12

    Abstract: 一种利用粘质沙雷氏菌生物降解聚乙烯的方法,涉及一种生物降解聚乙烯的方法。本发明是要解决目前由于大量使用的聚乙烯制品分子量较大,稳定性较好,表面的疏水性较强、表面的能量过低等原因导致其在自然环境中的降解速度非常缓慢,化学物理等降解方法对环境造成巨大污染的问题。方法:一、粘质沙雷氏菌菌株的活化;二、粘质沙雷氏菌生物降解聚乙烯。本发明方法成本低廉,操作简单,利用率高;本发明的粘质沙雷氏菌可生物降解聚乙烯,其60d的降解率可达3.57%。本发明一种利用粘质沙雷氏菌生物降解聚乙烯的方法,能够用于处理环境中的塑料污染等领域,获得能生物降解聚乙烯的菌株并应用于工业降解白色塑料具有重要的研究价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