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水力稳压相似材料压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556960A

    公开(公告)日:2019-04-02

    申请号:CN201811540429.4

    申请日:2018-12-17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水力稳压相似材料压制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技术方案如下:包括小推车、电动机、液压泵、水箱、水平液压缸、水平液压缸柱、水缸套、水缸柱、蓄能器和压制机构,所述电动机、液压泵、水箱、水平液压缸、水缸套、蓄能器和压制机构固定设置在小推车上;水平液压缸柱安装在水平液压缸中,水缸柱安装在水缸套中,水平液压缸柱与水缸柱连接在一起;所述液压泵通过进油管一及进油管二分别与水平液压缸的前腔及后腔连通;水缸套通过给水管与所述水箱连通,水缸套通过排水压力水管与所述蓄能器连通;所述蓄能器通过进水压力水管为压制机构提供压力。本发明能够压制出相似材料模型,也能够为需压装置提供稳定压力。

    一种获得不同加载速率下半正弦波的SHPB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228802A

    公开(公告)日:2017-10-03

    申请号:CN201710453038.8

    申请日:2017-06-1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0 G01N3/02 G01N2203/003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冲击动力学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获得不同加载速率下半正弦波的SHPB装置及其使用方法。本装置包括摆锤支架、摆锤、十字激光校准支座、入射杆和透射杆,摆锤支架顶端装有刻度盘和指针,摆锤包含锤杆和锤头,锤杆可绕轴带动指针做圆周运动,锤头撞击端面为弧面且曲率半径不同,摆锤支架一侧设置十字激光校准支座,十字激光校准支座上放置有可沿轴向移动的入射杆和透射杆,入射杆和透射杆上分别设有应变片,应变片通过前置信号放大器与示波记录仪、交换机和计算机连接。本发明装置能够在不同入射应力波时长和不同加载速率条件下获得弥散性小、重复性好的半正弦入射应力波,以提高试验的准确性。

    一种锚杆拉拔及应力波检测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92749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390858.2

    申请日:2016-06-0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锚杆拉拔及应力波检测试验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承压筒、水压泵、空心千斤顶、激振器、应力波传感器、应变片、压力传感器及位移传感器,试样由锚杆和类围岩体组成,类围岩体两端的锚杆上套装有密封挡块,类围岩体及密封挡块外部包覆有热缩管;试验方法为:在承压筒内装配固定试样,依次安装空心千斤顶、压力传感器、锚具、激振器、应力波传感器及位移传感器,导通水压泵出水口与承压筒筒壁注水口,并对试样施加围压,通过空心千斤顶对锚杆施加拉拔力,通过位移传感器测量锚杆位移量,通过应变片测量锚杆变形量,通过激振器向锚杆中输入应力波,通过应力波传感器接收应力波并输出应力波曲线,通过声发射探头定位锚杆与类围岩体界面损伤区。

    一种摆锤加载中应变率霍布金森压杆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34844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310111425.5

    申请日:2013-03-29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摆锤加载中应变率霍布金森压杆试验装置及方法,属于岩石动力学技术领域。本发明能够通过调整摆锤的摆角控制锤头的冲击速度,实现中应变率加载条件下相同的动态应力波加载。装置:包括摆锤支架,在摆锤支架上设置摆锤;在摆锤支架一侧设置校准支座,在校准支座上放置入射杆和透射杆,入射杆、透射杆及锤头的轴心在同一直线上;在入射杆和透射杆上设有应变片,应变片通过前置信号放大器与示波记录仪的输入端相连接,示波记录仪的输出端与计算机相连。方法;调整校准支座的高度和位置,保证入射杆、透射杆和摆锤锤头的中心对正;将试样夹在入射杆与透射杆间;按照所需锤头冲击速度,调整摆锤摆角;放开摆锤进行冲击试验,记录和储存试验数据。

    一种岩石膨胀-吸水率联合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03056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816162.1

    申请日:2023-07-0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岩石膨胀‑吸水率联合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包括盛水容器、膨胀率测试装置、吸水率测试系统、支撑架、水温控制器、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用户界面;盛水容器用于容纳岩石试件和水;膨胀率测试装置包括位移传感器,用于测量岩石试件在浸水过程中的轴向膨胀情况;吸水率测试系统包括水位监测量管和摄像头,水位监测量管与盛水容器相连,支撑架用于将盛水容器、膨胀率测试装置与吸水率测试系统连接在一起;水温控制器用于调节水温;数据采集与处理系统用于实时接收、存储、处理和分析数据;用户界面,用于设置实验参数、查看实时数据。本发明可以实现对岩石试件在浸水过程中膨胀率和吸水率的实时、准确测量,提高实验效率和准确性。

    一种膨胀性岩石湿度扩散模拟装置及湿度扩散系数测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18520A

    公开(公告)日:2023-09-08

    申请号:CN202310819153.8

    申请日:2023-07-05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膨胀性岩石湿度扩散模拟装置及湿度扩散系数测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制作岩石试样,并进行预处理;进行多组对照试验,建立应变数据与含水率关系曲线;进行岩石湿度扩散系数测定,通过应变数据和含水率之间的关系曲线确定在每个时间下岩石试样内部不同位置的含水率,根据Fick第二定律由含水率计算每个时间下岩石试样不同位置的湿度扩散系数。本发明可以实时准确的获取和记录湿度扩散数据,大大缩短了测试周期,采用非破坏性测试方式,不会对岩石试样造成显著的物理损伤,减小测量结果与实际结果的误差。

    基于电阻变化的CO2压裂孔内相态变化监测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47919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2011605745.2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电阻变化的CO2压裂孔内相态变化监测装置及方法。技术方案如下:包括压裂段封孔器、流体中心注入管、孔底压力测量模块、孔底温度测量模块、模数转换器和计算机,压裂段封孔器与流体中心注入管通过端部连接形成密封整体;孔底压力测量模块包括电阻应变压力传感器和孔底压力测量导管;孔底温度测量模块包括微型铂电阻元件、导电柱和温度变送器;孔底压力测量导管的底端及微型铂电阻元件设置在压裂段封孔器内;所述模数转换器将所述孔底压力测量模块和所述孔底温度测量模块测得的电阻值转换成数字信号传输给所述计算机并实现存储。本发明能够用以精确测量CO2致裂全过程中压裂孔内孔底的温度和压力,进而分析流体高压物性参数对压裂效果的影响。

    一种用于测试粗糙裂隙渗流特性的试验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46212B

    公开(公告)日:2021-08-31

    申请号:CN201910256057.0

    申请日:2019-04-01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一种用于测试粗糙裂隙渗流特性的试验装置及方法,装置包括夹持机构、法向加载机构及水力加载系统;夹持机构用于密封试样;法向加载机构用于向试样施加法向压力;水力加载系统用于向试样施加水力压力。方法为:拼合试样并密封粗糙裂隙;试样放入密封胶囊中并使裂隙与胶囊进出水口直线对齐;垫块放入胶囊与试样贴合,胶封垫块与胶囊间缝隙,围压密封腔加压,试样实现多重密封;将密封有试样的夹持机构送入法向加载机构内;将水力加载系统接入胶囊进出水口;气缸施加法向压力,水泵施加水力压力,使试样上半部上下浮动,测量浮动量和裂隙张开度;记录和存储实验数据,用于研究不同粗糙度和张开度的裂隙试样在法向压力和水力压力作用下的渗流特性。

    确定页岩裂缝尖端暂堵压裂时封堵段长度及新裂缝转向距离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0005392B

    公开(公告)日:2021-02-05

    申请号:CN201910359468.2

    申请日:2019-04-30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非常规油气储层重复压裂技术的新工艺设计方法,具体为一种确定页岩裂缝尖端暂堵压裂时封堵段长度及新裂缝转向距离的方法。该方法对压裂缝尖端注入暂堵剂,压裂液进入主裂缝内部后,主裂缝内的压裂液压力在其周围形成应力阴影效应;原始主裂缝周围应力状态受应力阴影效应影响,产生的诱导应力与原始地应力叠加,原始地应力状态发生改变;裂缝尖端完全被封堵,在封堵段端部产生与原始裂缝方向不同的新裂缝。进一步地,在暂堵剂自由表面处,暂堵压裂的新裂缝垂直于原始裂缝方向扩展,至诱导应力差值与水平地应力差值相等处,通过给定实际水平地应力差值,在该位置标定新裂缝的转向距离。从而,合理开采主裂缝面两侧页岩气潜在资源。

    用于模拟超临界CO2致裂试样的井筒套管及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49668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559255.7

    申请日:2020-06-18

    Applicant: 东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模拟超临界CO2致裂试样的井筒套管及使用方法。技术方案如下:包括外管、中心注液管、密封件和微型温度传感器,所述外管的中心设有注液通道,所述中心注液管的一端与所述外管的内壁焊接,所述中心注液管的另一端与超临界CO2注入端相连,其间管路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所述外管的外壁设有上侧环状凹槽和下侧环状凹槽,在上侧环状凹槽和下侧环状凹槽之间设置注液孔,所述注液孔数量、角度、位置、致裂形式根据试验需求设置;所述注液孔与所述注液通道相通;所述密封件设置在上侧环状凹槽和下侧环状凹槽中;所述微型温度传感器设置在所述注液孔处。本发明能够在指定层位实现单段压裂或单段多射孔同步靶向致裂,可实时同步监测致裂过程中CO2的相态变化。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