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405858A
公开(公告)日:2019-03-01
申请号:CN201811535810.1
申请日:2018-12-14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D5/353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光传感技术领域,涉及一种新型D型微结构光纤传感器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基于D型LMR微结构光纤,将以纤芯为圆心构成LMR微结构光纤直径外的D型LMR微结构光纤去除,保留完整的纤芯,半圆形包层及设置于纤芯和包层之间的空气孔,在纤芯及其两侧的空气孔间隔的边界隔离层构成完整光滑的平面上,平面上镀有TiO2薄膜层,TiO2薄膜层上镀有HfO2薄膜层。随着HfO2厚度贡献的百分比增加,灵敏度上升到远高于单个TiO2薄膜获得的值,能够有效的提高传感的稳定性和灵敏度。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难以在微结构光纤中均匀镀膜和灵敏度较低的问题,且结构简单、易实现,可在微结构光纤等领域广泛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9164068A
公开(公告)日:2019-01-08
申请号:CN201811068630.7
申请日:2018-09-1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N21/5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对称式长程表面等离激元共振传感器,包括:宽谱光源、多模光纤、光纤传感单元和光谱仪,所述光纤传感单元通过所述多模光纤分别与所述宽谱光源和所述光谱仪相连接,所述光纤传感单元包括表面由内至外依次镀有一层电介质膜、一层金属膜和一层介质膜的侧边抛磨单模光纤。本发明提供的对称式长程表面等离激元共振传感器体积小,制作灵活,相比于结构为光纤/金属膜/待测物的普通光纤表面等离激元共振传感器而言,是基于长程表面等离激元共振,传感器灵敏度更高,检测精度更高。
-
公开(公告)号:CN109974925B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1910345917.8
申请日:2019-04-2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L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损失模式共振的微结构光纤传感器,具体包括:微结构光纤,所述微结构光纤包括传感区域,该传感区域从内至外依次涂覆TiO2薄膜、HfO2薄膜和橡胶,所述微结构光纤外表面两侧呈不同大小的半圆结构,所述微结构光纤结构的圆心处设置有多个空气孔。所述空气孔包括六个大小相同的大空气孔和一个小空气孔,所述大空气孔的横截面面积大于小空气孔的横截面面积。该传感器借助于半圆形光子光纤减少损耗,利用双层膜结构以及外部的橡胶,灵敏的将外界的压力变化情况转化为橡胶体积(56)对比文件Wang Qi ,Zhao Wan-Ming.Acomprehensive review of lossy moderesonance-based fiber optic sensors.《Optics and Lasers in Engineering》.2017,第23卷(第7期),全文.Luan Nannan , et al..Surface plasmonresonance sensor based on D-shapedmicrostructured optical fiber with hollowcore《.Optics Express》.2015,全文.
-
公开(公告)号:CN110220870A
公开(公告)日:2019-09-10
申请号:CN201910680195.1
申请日:2019-07-26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N21/5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钛酸钡的薄膜光纤SPR传感器,具体结构包括:去包层的单模光纤,所述单模光纤的两端固定连接有多模光纤,所述单模光纤的表面镀有金膜,所述金膜的表面镀有钛酸钡薄膜。由于钛酸钡具有高介电常数和低介电损耗,使得金膜和钛酸钡之间存在较强的电荷转移,两者之间的电荷转移增强了传感器传感区域的电场强度,从而提高了传感器的灵敏度,因此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传感器灵敏度低、精确度低的问题,非常适于在传感等领域广泛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9959635A
公开(公告)日:2019-07-02
申请号:CN201910133151.7
申请日:2019-02-2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N21/552 , G01N2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电场耦合的光纤SPR传感器,该光纤SPR传感器通过设置参考通道和传感通道双通道,具有的高灵敏度、消除非特异性吸附造成的测量误差和对温度不敏感的独特优势;另外双通道的两个SPR共振谷相互分离,以确保它们在检测过程中不会相互产生不利影响,使其更有利于生物传感。因此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传感器灵敏度低、易受液体折射率变化和温度波动影响的问题,非常适于在生物传感等领域广泛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9632723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910133306.7
申请日:2019-02-22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N21/552 , G01N21/0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21/554 , G01N21/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层金纳米棒的光纤SPR传感器,该SPR传感器主要是利用金属纳米粒子产生的局域表面等离激元(LSP)来提高局域电磁场强度。在传感器的外表面依次镀上金膜和金纳米棒;当外界折射率改变时,会引起共振波长向右漂移,根据共振波长移动量来实现对溶液浓度的高灵敏度测量。并可通过对传感器外部进行生物处理来对生物量进行特异性测量。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中单层金纳米棒SPR传感器灵敏度较低的问题,且结构简单易于操作,可重复利用,可以在SPR传感器中进行广泛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08917857A
公开(公告)日:2018-11-30
申请号:CN201811068627.5
申请日:2018-09-13
Applicant: 东北大学
IPC: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无芯光纤的长程表面等离激元共振传感器,包括:宽谱光源、多模光纤、光纤传感单元和光谱仪,所述光纤传感单元通过所述多模光纤分别与所述宽谱光源和所述光谱仪相连接,所述光纤传感单元包括表面由内至外依次镀有一层介质膜和一层金属膜的无芯光纤。本发明所提供的传感器,相比于结构为光纤/金属膜/待测物的普通光纤表面等离激元共振传感器而言,实现了在同一位置进行细胞平均折射率和温度的双参量测量,温度补偿结果准确度更高,传感器灵敏度更高,检测精度更高。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