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为制造微氧环境培养细菌的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294885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247783.8

    申请日:2018-10-25

    Abstract: 人为制造微氧环境培养细菌的装置和方法,属于微生物学技术领域,包括人为制造微氧环境培养细菌的装置及装置的制作和使用方法两部分,所述的人为制造微氧环境培养细菌的装置由载玻片(1)、培养管(2)、封口胶(3)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载玻片(1)是固定和封闭培养管(2)的平板,为透明度较好的玻璃质,呈长方体形,在载玻片上表面的一端用于粘贴标签纸,其余部分用于粘贴和固定培养管(2),粘贴标签纸的区域为标签区(10),其余部分为粘管区(9)。人为制造微氧环境培养细菌的装置和方法制作简单,可操作性强,成本低廉,效果明显。

    微生态自聚水分层式跳虫饲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957108B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510424632.5

    申请日:2015-07-20

    Abstract: 微生态自聚水分层式跳虫饲养装置,属于昆虫学技术领域,由发光支柱(1)、降温气泵(2)、培养聚水盘(3)、培养筒(4)、导气支柱管(5)、二通连管(6)、电源线(7)、插头(8)、控制开关(9)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聚水盘(3)整体盘形,由厚度为1‑2毫米的马口铁片、铜片或不锈钢片制成,培养聚水盘腔(10)是盛放苔藓土、提供跳虫生活所需食物和水分条件,供跳虫生活的空间;利用发光支柱(1)将培养聚水盘(3)支撑隔开,从而在培养筒(4)内形成多层饲养空间,进而仿生自然状态下跳虫生活环境。微生态自聚水分层式跳虫饲养装置制作简单,可操作性强,成本低廉,效果明显。

    跳虫解剖工具套装及其制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97570A

    公开(公告)日:2015-10-28

    申请号:CN201510336918.8

    申请日:2015-06-1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D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套跳虫解剖工具,包括解剖针、刷毛丝、吸取器和捞环,外套收藏盒,属于昆虫学分类研究领域,可用于跳虫透明标本的解剖。本发明为了解决现有跳虫解剖工具制作耗时长,质地粗糙,移取虫体和整理姿态时会造成虫体破损的问题,提供了一种玻璃质的新型解剖工具套装及其制作方案。本发明的制作是基于玻璃毛细管遇热熔融、预冷定型的原理,通过对毛细管的熔融部分进行拉丝、软化、融合及膨胀等操作来制作不同的工具,使得每一种工具都具有的鲜明特色和功能。其中,解剖针的针头有能够剥离虫体组织的硬度和直径,刷毛丝有微米级的玻璃纤维头部,吸取器有侧面开口的薄壁玻璃囊头部,捞环有可以凭借液体张力而形成液膜的圆环头部。

    一种跳虫饲养装置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461482B

    公开(公告)日:2013-07-03

    申请号:CN201010546432.4

    申请日:2010-11-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饲养跳虫的装置,其特征是包括箱顶、箱体和供水托盘三部分。适用于饲养一般生活在阴暗潮湿的枯枝落叶等处的跳虫。针对跳虫不易在强光直照下饲养的现状,人为在饲养箱内创造树荫条件,加上自动供水的棉质吸水芯,充足的食物,保持适宜的湿度条件,既解决了跳虫饲养的光照问题,又解决了自动供水以保持湿度的问题,实验证明跳虫在该装置中非常容易被大规模饲养成功。

    模拟血管验证氧气浓度对抑制培养癌细胞增殖有效性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434344B

    公开(公告)日:2019-04-23

    申请号:CN201610881116.X

    申请日:2016-10-09

    Abstract: 模拟血管验证氧气浓度对抑制培养癌细胞增殖有效性的装置,属于生物学技术领域,由基台(1)、支柱固孔(2)、支柱(3)、固管架(4)、细胞培养管(5)、透气虑菌隔膜(6)、释气管(7)、连接软管(8)、导气管(9)、氧气罐(10)、控气阀(11)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细胞培养管(5)共5根,最上面一根的末端向上弯折90°插入释气管(7)内;最下面一根的始端膨大形成缓冲管(12);每根细胞培养管(5)石英玻璃质,圆筒形,玻璃质壁为石英玻璃质细胞培养管壁(14),内部的空腔为圆柱形细胞培养管腔(15),中间位置外面设置有玻璃质螺帽形固管垫(13)。该装置制作简单,可操作性强,成本低廉,效果明显。

    人为制造微氧环境纯化微氧细菌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576130A

    公开(公告)日:2019-04-05

    申请号:CN201811547909.3

    申请日:2018-12-18

    Abstract: 人为制造微氧环境纯化微氧细菌的装置,属于微生物学技术领域,由基片(1)、盖片(2)、封口胶(3)、固体培养基(4)、标签纸(5)组成,其特征在于:基片(1)为透明度较好的玻璃质,呈长方体形,包括支架(6)、凹槽(7)、开口处(8)、标签区(9),基片(1)上带有支架(6),支架(6)由玻璃厂加工,为长方体形边框,支架(6)围成的区域为凹槽(7),凹槽(7)用于盛放固体培养基(4),支架(6)的最上端为开口处(8),开口处(8)使用封口胶(3)与盖片(2)粘合,标签区(9)呈长方形,用于粘贴标签纸(5),标签纸(5)上填写信息,该装置制作简单,可操作性强,成本低廉,效果明显。

    帽式林间蜱虫采集装置
    1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5594675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511027291.4

    申请日:2015-12-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375 A01M5/02

    Abstract: 帽式林间蜱虫采集装置,属于动物学技术领域,由汇虫罩(1)、固定帽(3)、口鼻集气罩(4)、口鼻集气罩上固带(5)、口鼻集气罩下固带(6)、导气管(7)、导气管孔(8)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汇虫罩(1)球面形,上口缘圆形,直径为0.5-1.5米,从圆心到汇虫底囊(10)上口缘所在圆心的距离为5-10厘米,包括汇虫罩壁支架(9)、汇虫底囊(10)、汇虫罩口支架(11)、罩底架环(2)、出虫栓口(12)、汇虫罩壁(20)和汇虫罩腔(21),当采集人员将该装置戴于头部在林间行走时,汇虫罩(1)的开口朝上,以便接住被引诱掉落的蜱虫。帽式林间蜱虫采集装置制作简单,可操作性强,成本低廉,效果明显。

    利用跳虫肠道复合菌剂原位制作秸秆还田缓释基肥的方法及其施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906879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156060.9

    申请日:2021-09-30

    Abstract: 利用跳虫肠道复合菌剂原位制作秸秆还田缓释基肥的方法及其施埋装置,属于昆虫与耕作栽培技术领域,由土坑(1)、挖出土(2)、农田(3)、挖坑机(4)、秸秆收割粉碎机(5)、灌水管(6)、秸秆碎层(9)、回填土层(10)、垄台(11)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土坑(1)由挖坑机(4)在农田(3)中开挖而成,秸秆收割粉碎机(5)则在作物成熟收割时将秸秆被粉碎成秸秆碎,由填料筒(8)喷入在土坑(1)中,秸秆碎形成秸秆碎层(9),秸秆碎层(9)上方的土形成回填土层(10),灌水管(6)将水、跳虫肠道复合菌剂和菌生长所需的氮肥营养液灌入土坑(1)中。本发明制作简单,可操作性强,成本低廉,效果明显。

    微生态自聚水分层式跳虫饲养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4957108A

    公开(公告)日:2015-10-07

    申请号:CN201510424632.5

    申请日:2015-07-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K67/033

    Abstract: 微生态自聚水分层式跳虫饲养装置,属于昆虫学技术领域,由发光支柱(1)、降温气泵(2)、培养聚水盘(3)、培养筒(4)、导气支柱管(5)、二通连管(6)、电源线(7)、插头(8)、控制开关(9)组成,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聚水盘(3)整体盘形,由厚度为1-2毫米的马口铁片、铜片或不锈钢片制成,培养聚水盘腔(10)是盛放苔藓土、提供跳虫生活所需食物和水分条件,供跳虫生活的空间;利用发光支柱(1)将培养聚水盘(3)支撑隔开,从而在培养筒(4)内形成多层饲养空间,进而仿生自然状态下跳虫生活环境。微生态自聚水分层式跳虫饲养装置制作简单,可操作性强,成本低廉,效果明显。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