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保护性耕作栽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41863B

    公开(公告)日:2017-08-29

    申请号:CN201410809860.X

    申请日:2014-1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护性耕作栽培方法,采用“二分法”粮草间作深松秸秆还田技术,即采用70cm小垄,种植采用作物和豆科牧草间作,即苗区和豆科牧草区,苗区采用双行点播,苗区可适当密植,间距20‑25cm,栽2行,品字形栽植;每年采取二分法平移,第一年为作物和豆科牧草间作,收获后秸秆全部施入苗区,进行秸秆翻埋,第二年作物种在第一年的豆科牧草区,豆科牧草种在第一年的苗区,作物不种在施秸秆区,经过一年腐熟后才种植作物,避免当年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造成的影响,两年能够实现了土壤全部秸秆还田处理。

    一种保护性耕作栽培方法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1702966A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910210346.3

    申请日:2009-10-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保护性耕作栽培方法,采用三分法大垄深松秸秆还田,即苗区、空白区和施肥区,苗区双行点播,收获后秸秆全部施入施肥区,进行秸秆翻埋,克服了免耕时秸秆覆盖地表,使秸秆成堆造成播种时拥堵;每年采取三分法平移,三年可实现土壤全部进行秸秆还田处理,作物当年不种在施秸秆区,经过两年腐熟后才种植作物,避免当年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造成的影响,增加了土壤肥力,增大了土壤库容。

    一种利用生物抑制剂控制稻田水绵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997884A

    公开(公告)日:2019-07-12

    申请号:CN201910282318.6

    申请日:2019-04-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生物抑制剂控制稻田水绵的方法,利用秸秆醋液和新鲜植物发酵液作为水绵抑制剂,不仅可实现秸秆的高价值利用,同时可推动垃圾分类和减量,还能促进水稻种植的绿色化、环保化;本发明的水绵抑制剂具有天然、环保、生产简单等特点;抑制剂中内含酸类、醇类、酚类、酶类等多种物质和微生物,不仅具有抑制水绵生长的特点,同时具有抗病,驱虫,促生长,水质净化的多重功效。

    一种保护性耕作栽培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541863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809860.X

    申请日:2014-12-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B79/02 A01G22/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护性耕作栽培方法,采用“二分法”粮草间作深松秸秆还田技术,即采用70cm小垄,种植采用作物和豆科牧草间作,即苗区和豆科牧草区,苗区采用双行点播,苗区可适当密植,间距20-25cm,栽2行,品字形栽植;每年采取二分法平移,第一年为作物和豆科牧草间作,收获后秸秆全部施入苗区,进行秸秆翻埋,第二年作物种在第一年的豆科牧草区,豆科牧草种在第一年的苗区,作物不种在施秸秆区,经过一年腐熟后才种植作物,避免当年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造成的影响,两年能够实现了土壤全部秸秆还田处理。

    一种保护性耕作栽培方法
    1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702966B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0910210346.3

    申请日:2009-10-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60/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新的保护性耕作栽培方法,采用三分法大垄深松秸秆还田,即苗区、空白区和施肥区,苗区双行点播,收获后秸秆全部施入施肥区,进行秸秆翻埋,克服了免耕时秸秆覆盖地表,使秸秆成堆造成播种时拥堵;每年采取三分法平移,三年可实现土壤全部进行秸秆还田处理,作物当年不种在施秸秆区,经过两年腐熟后才种植作物,避免当年秸秆还田对作物产量造成的影响,增加了土壤肥力,增大了土壤库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