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414135B
公开(公告)日:2023-12-01
申请号:CN201910690126.9
申请日:2019-07-29
Applicant: 国网上海市电力公司 , 上海电力大学 , 国网福建省电力有限公司经济技术研究院
Inventor: 郭明星 , 黄玲玲 , 符杨 , 沈达 , 刘阳 , 贾锋 , 刘璐洁 , 黄阮明 , 张梦瑶 , 仇成 , 祝瑞金 , 叶荣 , 黄一超 , 庞爱莉 , 费斐 , 李亦农 , 张铭泽
IPC: G06F30/28 , F03D7/02 , G06F113/08 , G06F119/14 , G06F111/10 , G06F11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海上漂浮式风机的尾流场数值优化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引入Jensen模型并对其进行改进,获得改进型Jensen模型;步骤2:基于层流边界流量补充效应,对已有改进型Jensen模型进行修正;步骤3:利用经过修正处理的改进型Jensen模型获得在艏摇以及纵摇状态下,尾流场速度分布结果;步骤4:根据尾流场速度分布结果对海上漂浮式风机的尾流场数值进行优化设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与实际漂浮式风机尾流效应的匹配度高,精确度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659612A
公开(公告)日:2023-01-31
申请号:CN202211244944.4
申请日:2022-10-12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IPC: G06F30/20 , G06F18/23 , G06N3/00 , G06F119/04 , G06F111/08 , G06F119/02 , G06F11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台风影响的海上风电机组剩余寿命预测方法,包括:基于台风对机组部件退化的影响机理,构建台风冲击下部件故障率增量模型;结合机组运行状态监测数据,构建部件运行状态的退化与冲击相关性模型,量化承受外部冲击的能力;基于台风随机冲击导致机组性能退化的时变随机性特点,构建考虑退化与冲击相依的海上风电机组部件时变故障率模型,并基于该模型,在台风冲击场景下,构建机组部件剩余寿命预测模型,采用粒子群优化算法,以预测误差最小优化参数,得到优化剩余寿命预测模型;基于实时数据修正优化剩余寿命预测模型并实现剩余寿命预测。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寿命预测准确率高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001041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769205.0
申请日:2022-06-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海上风电场接入的陆上电网规划方法,首先基于实物期权理论探究不确定性因素以及分期投资建设对海上风电接入项目价值的影响,全面、灵活的评估投资主体的项目价值。其次在不同投资主体针对海上风电场群接入时序方案的博弈过程中,本发明在原有轻微利他平衡的主从博弈模型的基础上,提出了考虑后期回报的博弈方法,该方法兼顾了不同投资主体的利益,使得各投资主体的项目价值达到最大。最后通过博弈模型得到最优海上风电场建设时序下的电网扩建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提高了陆上电网扩建项目的灵活性和经济性,也有利于投资参与者之间的合作共赢。
-
公开(公告)号:CN112801352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110055906.3
申请日:2021-01-15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面向海上风机场内协同控制的功率预测方法,该方法通过海上风电场SCADA数据相关性分析筛选出与机组状态强相关的机组参数,用以训练机组状态模型;同时通过TCN提取风电场内机组之间的时间序列特性和空间序列特性,构建了风电场时空特性风功率预测模型。在预测时首先通过数值天气预报数据预测机组状态,再整合数值天气预报数据和机组状态联合预测风机功率。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所提方法可用于海上风电场的精准调度,为大规模海上风电参与调频提供技术支撑,提升高风电穿透率下的电力系统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006410B
公开(公告)日:2024-03-29
申请号:CN202110825191.5
申请日:2021-07-21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机会约束规划的大规模海上风电接入点优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以满足不同容量海上风电功率接入的PCC点新增电气设备投资成本与陆上电网年发电费用最小为目标函数的PCC点优化选择模型;2)考虑海上风电随机波动对陆上电网运行的不确定性影响,采用典型场景法并构建基于机会约束规划的随机最优潮流模型对陆上电网年发电费用进行计算;3)根据PCC点优化选择模型对大规模海上风电集群接入给定陆上电网的PCC点数量、位置以及接入功率进行优化,得到最优的配置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考虑全面实际、求解效率高、实用安全稳定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634176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587498.1
申请日:2023-11-27
IPC: G06F30/20 , G06F30/28 , G06F18/23213 , G06N5/04 , G06F113/06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3/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台风累积影响的大规模海上风电接入系统多目标规划方法、装置及介质,针对多次台风天气对设备故障率的累积影响,采用Gumbel极值I型分布及台风累积影响时间,提出构建多次台风累积影响下的线路故障率模型;针对考虑韧性提升的风电接入经济性最优问题,构建考虑韧性提升的大规模海上风电接入系统双层多目标规划模型;考虑台风与规划人员之间的博弈关系,将二者视作零和博弈,分别以台风累积影响下系统韧性提升最大和海上风电接入系统规划总成本最低为上下层目标,实现台风累计影响下风电接入规划的经济性和科学性。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准确体现台风累积影响、提升系统韧性和规划方案经济性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6470595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398901.X
申请日:2023-04-14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联合集中频率调整和风电机群变桨的集中变频风电场有功功率控制方法,在集中变频风电系统最大功率跟踪运行的基础上,实现综合性能较优的有功指令调度控制。该方案包括集中频率调整模块、风电机群功率指令分配模块和单台机组桨距角调节模块,利用频率调整模块优先采用主动变速的方式控制有功输出,有如下优点:1)风电场可以储存更高的转动动能,为电网惯量响应和一次调频提供更好的保障;2)减少变桨机械频繁动作;3)提高响应速度;4)使功率输出更为平滑。风电机群的桨距角调整模块与频率调整模块协同作用,通过算法分配给每个风电机组有功功率指令进而通过变桨动作调节功率,使风电场具备较大范围控制有功功率输出的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1122203B
公开(公告)日:2021-12-24
申请号:CN202010001034.8
申请日:2020-01-02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 全球能源互联网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动惯量虚拟配置装置及对拖实验平台,属于电气领域。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转动惯量虚拟配置装置,包括:惯量模拟电机;惯量模拟电机驱动器;以及储能元件。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对拖实验平台,转动惯量虚拟配置装置;原动力模拟装置;发电机或负荷模拟装置;以及连轴机构。本发明可以更逼真的模拟物理转动惯量的性质,除了实验平台的加速/减速动态性能达到预期,可以避免常规惯量模拟方法对并网点功率的不必要影响、及与原有控制产生交互的问题,且本发明方案在储能元件容量容许的情况下可实现对拖平台停机过程中的能量回馈式电磁制动。
-
公开(公告)号:CN112539136A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2011374787.X
申请日:2020-11-30
Applicant: 上海电力大学
IPC: F03D7/00 , H02P9/06 , H02P10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应对持续性湍流激励的扭振抑制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针对风电机组常规发电机转矩控制所产生的转矩参考值后添加低通滤波器并整定该低通滤波器中的参数τ;步骤2:针对风电机组常规发电机转矩控制中的带通滤波器进行施加轴系主动阻尼的控制器参数优化设计;步骤3:针对风电机组常规发电机转矩控制中的转速环PI调节器的比例系数进行优化设计;步骤4:单独执行步骤1、步骤2和步骤3其中任意一步或按顺序组合执行步骤1、步骤2和步骤3时,湍流持续激励下的受迫扭振受到抑制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更好的对湍流持续激励下的受迫扭振进行抑制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022041B
公开(公告)日:2024-09-17
申请号:CN202111426965.3
申请日:2021-11-28
IPC: G06F30/27 , G06F18/23213 , G06F18/2337 , G06N7/01 , G06F111/08 , G06F113/04 , G06F11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考虑时变工况的海上风电场接入系统风险评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确定海上风电场接入系统的n个关键设备的时变故障率;2)根据关键设备的时变故障率,通过蒙特卡洛法模拟关键设备的运行状态;3)根据关键设备的运行状态,通过图论法判断海上风电场接入系统是否失电,若是则计算并记录海上风电场接入系统的失电量,否则重复步骤2);4)判断是否满足收敛精度,若是则计算海上风电场接入系统的风险评估指标,否则重复步骤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对海上风电场接入系统进行整体性研究,准确性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