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240879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782871.8
申请日:2022-07-0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双层安全壳反应堆安全系统及反应堆系统,包括压力容器,压力容器内设有堆芯挡板,其特征在于,压力容器固定在内层安全壳内,内层安全壳顶部设有外层安全壳,内层安全壳顶部和外层安全壳均位于安全壳冷却水箱内部,且安全壳冷却水箱的箱壁上还固定有空气管道,堆芯挡板外侧的压力容器空间内设有蒸汽发生器,蒸汽发生器接入安装有阀门的余热排出循环管道中,余热排出循环管道安装有位于安全壳冷却水箱内的换热器,压力容器与安注水箱连通,压力容器还安装有第一卸压组件,堆芯挡板还具有自然循环口,自然循环口处设有旁通自然循环阀,采用本发明的安全系统结构简单,适用于小型反应堆。
-
公开(公告)号:CN114420330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107647.9
申请日:2022-01-28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21C17/11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小型反应堆堆内温度测量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全自然循环一体化反应堆进出口温度测量装置,包括:压力容器,所述压力容器的内部安装有堆芯支撑下板,所述堆芯支撑下板的上方设置有反应堆堆芯;铂电阻温度计,布置在所述压力容器的肩部且远离所述反应堆堆芯处,所述铂电阻温度计能够测量所述反应堆堆芯的出口温度;K型热电偶,布置在反应堆堆芯的活性区以下和所述堆芯支撑下板以上,所述K型热电偶能够测量所述反应堆堆芯的入口温度。本发明可以准确、可靠地测量反应堆进出口温度。
-
公开(公告)号:CN119761619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699699.5
申请日:2024-11-26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投科技孵化有限公司
IPC: G06Q10/063 , G06Q50/06 , G06F18/243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事故燃料方案的非破口事故分析方法、处理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程序产品。抗事故燃料方案的非破口事故分析方法包括:选择非破口事故工况,根据非破口事故工况以及抗事故燃料方案,确定抗事故燃料方案的事故分析的验收准则;根据非破口事故工况以及抗事故燃料方案,确定抗事故燃料的事故分析的初始条件以及假设参数;将初始条件以及假设参数输入分析模型,得到事故计算结果;结合事故计算结果和对应非破口事故工况的验收准则,得到非破口事故工况的事故分析结论。上述方法可以适用于ATF方案影响下的非破口事故分析。
-
公开(公告)号:CN119756456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693909.X
申请日:2024-11-2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 国电投核能有限公司
IPC: G01D21/02 , G21C17/00 , G01M3/28 , G01M3/08 , G01M3/18 , G01N3/12 , G01K15/00 , G01R27/02 , G01N23/00 , G01N29/04 , G01N21/88 , G01N27/82 , G01B21/00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加热棒检测系统和方法以及核反应堆,其中,加热棒检测系统包括气密检测模块,气密检测模块适于通过检测试验气体的压力变化以检测加热棒的气密性;水压检测模块,水压检测模块适于对加热棒施加试验压力,并保压超过预设时间以检测加热棒的水压承受力;热电偶特性检测模块,热电偶特性检测模块适于对每个热电偶进行标定;电阻检测模块,电阻检测模块判断每根加热棒与平均电阻之间的电阻偏差是否合格;无损检测模块,无损检测模块适于通过射线、超声、红外以及电磁检测加热棒的质量并分析加热棒可能出现缺陷的位置和大小;结构检测模块,结构检测模块适于对加热棒的规格、数量、外观、标识以及尺寸进行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1933313B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010714581.0
申请日:2020-07-21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科学院上海硅酸盐研究所
IPC: G21C7/24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长寿命中子吸收材料,它由名义组分为(Tbx,Dy2‑x)HfO5(1.3≤x≤1.95)的分散粉体、高致密度块状或圆柱状物体构成;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立方萤石结构,物理化学性质稳定,抗腐蚀性能良好,辐照肿胀小。熔点高于1500℃,室温到熔化过程无相变,使用温度限值明显高于Ag‑In‑Cd合金(熔点800℃),热工安全裕量更大,中子吸收价值显著提升,损耗速率显著减缓,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0617382B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1910677143.9
申请日:2019-07-2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F16L59/02 , G06F30/23 , G06F119/08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高效气膜隔热结构,包括一良好密封的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内设置有被保护物件,所述被保护物件的四周设置有低热导率高反射率固体材料件,所述低热导率高反射率固体材料件与所述金属壳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聚氨酯泡沫填充材料层,所述低热导率高反射率固体材料件之间设置有间隙;与现有技术相比,在良好密封的金属壳体和被保护物件之间形成高热阻的聚氨酯泡沫气膜,显著地减缓热量向内层传递,同时低热导率高反射率固体材料件使得向内的导热和辐射传热进一步减缓,从而在被保护物件与外部高温之间形成高效的隔热层,大大提高重要物件的安全性,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0617382A
公开(公告)日:2019-12-27
申请号:CN201910677143.9
申请日:2019-07-2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公开一种高效气膜隔热结构,包括一良好密封的金属壳体,所述金属壳体内设置有被保护物件,所述被保护物件的四周设置有低热导率高反射率固体材料件,所述低热导率高反射率固体材料件与所述金属壳体的内壁之间设置有聚氨酯泡沫填充材料层,所述低热导率高反射率固体材料件之间设置有间隙;与现有技术相比,在良好密封的金属壳体和被保护物件之间形成高热阻的聚氨酯泡沫气膜,显著地减缓热量向内层传递,同时低热导率高反射率固体材料件使得向内的导热和辐射传热进一步减缓,从而在被保护物件与外部高温之间形成高效的隔热层,大大提高重要物件的安全性,具有很大的应用前景,实现本发明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5355240B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510664356.X
申请日:2015-10-14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用于辐照的模拟燃料组件,包括上管板部件、导向管与内插管部件、格架、燃料棒和下管板部件;该导向管与内插管部件包括导向管、内插管和测量杆;该上管板部件通过导向管与下管板部件相连;该格架连接在导向管上;该燃料棒连接在格架上;该导向管的两端分别设置有第一导向管端塞和第二导向管端塞;该内插管设置在导向管的内部;该内插管的一端与第一导向管端塞相连,另一端设置有内插管端塞;该测量杆的一端与内插管端塞相连,另一端穿过第二导向管端塞。本发明所涉及的辐照用模拟燃料组件包含导向管、格架、燃料棒等燃料组件关键结构部件,可涵盖大部分燃料结构关键特征和材料,可实现对多种燃料组件关键结构和材料的辐照考验。
-
公开(公告)号:CN103440889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401430.X
申请日:2013-09-05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
IPC: G21C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能动核电厂安全壳系统热移出过程的比例分析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将安全壳系统分为破口热源、安全壳内气相空间热阱、内部固体热阱、钢壳热阱、导流板热阱和屏蔽厂房热阱;(2)对所述破口热源、安全壳内气相空间热阱、内部固体热阱、钢壳热阱、导流板热阱和屏蔽厂房热阱的传热传质过程进行分析,并计算各个部分的传输质量比例群和能量比例群。本发明适用于AP600、AP1000和CAP1400等非能动核电厂安全壳系统热移出过程的比例分析,可以评价任一时刻下多种传热传质过程对安全壳系统热移出能力的贡献。
-
公开(公告)号:CN115171923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210723281.8
申请日:2022-06-24
Applicant: 上海核工程研究设计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组件栅格结构及定位格架,涉及燃料组件技术领域,解决了现有格架栅元无法应用于细径燃料棒稠密布置的问题,保证了对燃料棒的夹持固定效果,具体方案如下:包括若干支撑栅元和固定连接单元,所述支撑栅元为异型管结构,若干异型管相互拼接排列组成方形结构,所述方形结构的四周固定一圈外条带,所述固定连接单元间隔设置在方形结构内;所述异型管的管壁沿其环向间隔向内凹陷形成用于夹持燃料棒的夹持部,异型管的其余管壁作为连接部与邻近异型管的连接部固定连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