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735765B
公开(公告)日:2018-09-07
申请号:CN201510101377.0
申请日:2015-03-06
Applicant: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4W52/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连接概率预测的车联网基站功率控制方法及车联网基站。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车联网基站实时测量道路车流量,并采集车载单元参数;根据概率分布方法计算车载单元与车联网基站之间的连接概率;将所述连接概率与最小连接概率进行比较,若所述连接概率小则提高车联网基站功率,若所述连接概率大则降低车联网基站功率。同时,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采用该功率控制方法的车联网基站。本发明以车联网的连接概率为基础,对车联网基站的功率进行控制,从而保证了车辆之间的通信质量。由于每次进行功率调整时,都重新设定了最小连接概率,这样可以避免对网络产生较大干扰。
-
公开(公告)号:CN110611526A
公开(公告)日:2019-12-24
申请号:CN201910892182.0
申请日:2019-09-20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IPC: H04B7/04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改进黎曼流形优化的毫米波混合模/数波束成形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将共轭梯度投影到切线空间上得到黎曼梯度;沿黎曼梯度在切线空间中搜索点,利用Wolfe-Powell准则确定步长,将搜索点回溯到黎曼流形;满足停止条件时,通过计算得到模拟波束成形矩阵和数字波束成形矩阵。本发明在减小算法复杂度的同时,避免了搜索过程中遗漏极小点的问题,从而大大缩减了计算时间和减小了误码率,解决了混合波束成形无法达到全数字波束成形频谱效率以及算法复杂度过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06550481B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610828273.4
申请日:2016-09-18
Applicant: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4W74/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竞争的无线网络介质访问控制层接入方法及系统,方法包括:初始时各站点处于随机接入状态;监听确认信息;根据确认信息判断是否有新的站点成功发送;若是,则进入下一时隙组,处在随机接入状态的站点在下一时隙组中重新竞争;成功发送站点进入确定性接入组并更新时序信息;若否,则站点竞争;在下一时隙组中,确定性接入组中站点根据发送时序信息发送;监听确认信息;根据确认信息判断确定性接入组中站点是否发送完;若发完,则随机接入组的站点竞争发送并进入确定性接入组;若未发完,则确定性接入组继续发送至确定性接入组发送完成,循环至随机接入组站点进入确定性接入组;网络进入确定性状态,各站点根据时序信息在新时隙组中发送。
-
公开(公告)号:CN105323819B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410228053.9
申请日:2014-05-27
Applicant: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传感器节点的分簇方法,包括:选取簇内节点,计算选取的簇内节点传输感知数据时产生的能量消耗e,计算该簇内节点所在的分簇中所有簇内节点的感知数据进行簇内汇聚算法后再传输的能量消耗E,计算将该簇内节点剔除出去后的分簇将簇内剩余簇内节点的感知数据进行簇内汇聚算法后再传输的能量消耗E’,判断E是否小于E’与e的和,若是,保留该簇内节点;若否,剔除,判断是否存在生成的新分簇,若否,创建新分簇,将剔除的簇内节点加入到新分簇内;若是,将剔除的簇内节点加入到已存在的新分簇内;获取最终分簇信息。本发明在保证簇内节点的相关性的同时,也保证簇内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的高效性,提升数据汇聚算法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5101451B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510362023.1
申请日:2015-06-26
Applicant: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分布式网络中MAC层的自适应确定性退避方法,包括:步骤一,判断第i站点是否存在需要发送的数据包;若是,则继续下一步骤;若否,对第i站点中的退避窗口值执行退避窗口值更新操作;步骤二,执行第一次侦听信道以判断传输信道是否空闲,若是,则执行退避操作,执行第二次侦听信道;若否,则执行第二退避操作,返回至第二次侦听信道;第二退避操作中包括退避窗口值更新操作;步骤三,执行第二次侦听信道以判断传输信道是否空闲,若是,则将需要发送的数据包发送出去,并执行与发送相关的后续操作;若否,则返回执行第二退避操作。本发明实现确定性的退避机制,有效避免数据包的碰撞,有效提高网络系统的吞吐量和发送成功率。
-
公开(公告)号:CN109798935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910087523.7
申请日:2019-01-29
Applicant: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幕墙的多源传感器协同监测预警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多种模态传感器采集的监测数据,当判定有模态传感器的监测数据异常时,输出该异常模态传感器的监测结果;将各种模态传感器的监测结果进行协同融合处理;根据协同融合处理结果确定预警等级,并根据预警等级设定应对方案。该方法不仅能及时预警,而且预警准确率高,并对不同的预警等级设定了对应的方案,能切实提升突发事件监测、预警和应急处置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068394A
公开(公告)日:2018-12-21
申请号:CN201810974327.7
申请日:2018-08-24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4W74/0841 , H04L5/005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队列长度和冲突风险的信道接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节点在发送之前根据队列信息中各节点的状态预测数据包的冲突风险,优先发送冲突风险小的数据包;当接收节点一跳范围内有活跃节点时,发送节点以通知帧形式传输队列信息,发送成功后再发送数据。本发明利用节点队列信息,降低隐藏终端引起的冲突,提高网络吞吐量,及降低传输时延。
-
公开(公告)号:CN104703288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310654740.2
申请日:2013-12-05
Applicant: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H04W74/08 , H04L12/4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线分布式网络中基于准随机退避策略的传输方法,包括:统计除发送站点i之外的其它站点成功发送数据包个数Ai;统计信道最后一次繁忙结束时隙到新数据包的到达发送站点时隙的间隔Si;第一次判断信道空闲时根据Ai,Si,由确定退避转变为随机退避的时隙门限值N及准随机退避过程中的最大退避窗长M确定第一等待时间,并第二次判断信道空闲时发送新数据包;若第二次判断的结果是信道忙则等待直到信道空闲;若信道忙则等待至信道空闲;更新Ai;根据Ai,N及M确定第二等待时间;第三次判断信道是否空闲,如果第三次判断的结果是信道忙,则返回等待直到信道空闲等待直到信道空闲;如果第三次判断的结果是信道空闲,则发送新数据包。
-
公开(公告)号:CN107024927B
公开(公告)日:2021-02-12
申请号:CN201610070890.2
申请日:2016-02-01
Applicant: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IPC: G05D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自动驾驶系统,包括:中央处理模块,用于对车辆的下一步的行为进行决策判断并输出控制信号;云平台,用于与车辆进行信息交互、处理故障信息以及与中央处理模块的数据进行匹配,并使中央处理模块的数据进行增量更新;环境信息感知模块,用于采集环境信息和车辆间信息交互,并将采集到的环境信息通过中央处理模块上传至云平台;故障信息采集模块,用于对车辆自身性能及设备状态进行检测和数据采集,在产生故障时发出告警,并在告警时将告警信息通过中央处理模块上传至云平台;底层控制模块,用于根据中央处理模块输出的信号控制车辆以需要的速度和期望的转角按照规划路径行驶。可以减轻了驾驶员的工作量,降低了自动驾驶的安全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1446999A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2010222939.8
申请日:2020-03-26
Applicant: 上海无线通信研究中心 , 中国科学院上海微系统与信息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多臂强盗的位置辅助波束对准方法及其系统。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获取接收器的位置信息;根据位置信息选择LOS路径的多个LOS波束,形成LOS子集;从剩余的波束中选择多个拥有最大UCB值的NLOS路径的多个NLOS波束,形成NLOS子集;在波束对准期间,根据LOS子集和NLOS子集中的所有路径的信道状态,选择具有最大路径增益的多个波束;在数据传输期间,通过选择的波束并行传输数据流,并获得波束的UCB奖励值;基于UCB奖励值,更新波束的平均回报。本发明增大了波束对准概率,实现了减小计算复杂度、提高频谱效率的目的。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