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配电网线损测量装置以及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716651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411656150.8

    申请日:2024-11-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配电网线损测量装置以及测量方法,属于线损测量设备技术领域,装置包括基座,基座上设置有同步直径检测机构和测算本体,测算本体外侧设置有显示控制器,同步直径检测机构包括移动组件,移动组件上设置有支撑架,支撑架上设置有长度检测机构,支撑架上通过伸缩组件设置有同步夹持组件,同步夹持组件的夹持杆的顶部设置有压力传感器,压力传感器、同步夹持组件以及移动组件均与显示控制器电连接。同时公开了基于上述装置的测量方法,采用上述一种配电网线损测量装置以及测量方法,通过同步夹紧的方式固定线缆,同时进行线缆直径的检测,圆周受力均匀提高检测精度,同时可以轴向多点位置进行检测,大大提高了检测精度。

    一种基于配电网架的配电网规划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6388097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211571662.5

    申请日:2022-12-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配电网架的配电网规划装置,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电线杆本体,所述电线杆本体外圆壁面的左右两侧均开设有活动口,所述电线杆本体的内部固定套设有两个轴承,所述电线杆本体的内部活动套设有丝杆,所述丝杆的顶端与底端分别与两个所述轴承内环的内圆壁面固定套设;防护组件,所述防护组件设置在所述电线杆本体的外圆壁面,用于对电线的连接处进行保护,通过连接环与丝杆螺纹连接从而便于工作人员调整支撑板的高度,从而便于适应安装电线,通过设置防护组件,通过防护组件可以对电线的连接处进行保护,从而在电线受到风力左右剧烈摇摆时对电线的连接出进行保护,防止风力的拉扯导致电线摩擦受损,影响电线的正常使用。

    一种基于Copula理论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短期负荷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61555A

    公开(公告)日:2022-08-05

    申请号:CN202210646757.2

    申请日:2022-06-08

    Inventor: 倪建辉 张菁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Copula理论的区域综合能源系统短期负荷预测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获取综合能源的冷热电负荷的历史数据以及对应的环境数据,并对历史数据和环境数据进行数据预处理;S2、根据Copula理论对完成预处理的历史数据和环境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S3、采用NIWPSO‑LSTM网络对相关性分析的结果进行训练和预测,对其中的模型参数进行设置,并最终得出综合能源负荷的预测结果;S4、根据模型评价指标对预测结果进行评价。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较好地解决综合能源系统负荷间的耦合性处理问题,提升综合能源系统短期负荷的预测结果的预测精度和鲁棒性等优点。

    一种基于改进射箭算法PID的家庭温湿度调节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815938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671259.3

    申请日:2022-06-14

    Inventor: 陈龙 张菁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改进射箭算法PID的家庭温湿度调节控制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改进的射箭算法对PID的控制参数进行迭代寻优,得到最优控制参数;S2、根据最优控制参数,对传感器节点进行布局,融合多个位置的信息特征,计算得到当前温湿度环境参数,与最佳环境参数进行对比,根据对比结果对室内环境参数进行调控;S3、根据室内环境参数的调控结果,将当前室内环境参数传输至手机端。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提高温湿度调控的精度和效率、减少温湿度调节的时间等优点。

    一种基于pyboard和micropython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596400A

    公开(公告)日:2021-04-02

    申请号:CN202011420544.5

    申请日:2020-12-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pyboard和micropython的智能家居控制系统,包括智能终端设备控制模块、信息采集处理模块、通讯模块、手机控制端和物联网云平台,智能终端设备控制模块和信息采集处理模块设于需要进行控制的目标家居内部,智能终端设备控制模块、信息采集处理模块、手机控制端均通过通讯模块与物联网云平台连接,物联网云平台通过通讯模块对智能终端设备控制模块进行自动控制,手机控制端通过物联网云平台对智能终端设备控制模块进行远程控制。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减少人工操作的时延、提高家居控制系统的指令传递效率和反馈速度等优点。

    一种基于自适应微簇融合的密度峰值聚类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14930A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10753314.4

    申请日:2020-07-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自适应微簇融合的密度峰值聚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获取原始矩阵,若为高维数据则进行降维处理,转至步骤S2;步骤S2:计算距离矩阵,并计算采样点的局部密度和到邻近最大密度的距离;步骤S3:根据局部密度和到邻近最大密度的距离计算决策指标,并排序,从决策指标的序列中选择相应个数的采样点设置为聚类中心;步骤S4:分配除聚类中心外的剩余数据;步骤S5:计算微簇之间的微簇间密度差和微簇间距离;步骤S6:根据微簇间密度差和微簇间距离,计算微簇融合值,判断微簇融合值是否小于设定阈值,若是则进行微簇融合再输出聚类结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鲁棒性更好、提高算法的容错性等优点。

    一种提高配电网可靠性的负荷转供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212539A

    公开(公告)日:2019-09-06

    申请号:CN201910447892.2

    申请日:2019-05-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配电网可靠性的负荷转供方法及装置,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实时获取变电站故障信号;采集故障变电站与可转供变电站的负荷数据,所述故障变电站与可转供变电站间设置有联络开关;构建转供约束条件,包括可转供变电站总负荷约束、联络线路最大瞬时负载率约束和转供负荷最大化约束;基于所述负荷数据,采用试错法获得满足所述转供约束条件的最优负荷转供方案。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最大限度提高供电可靠性等优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