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深度学习的冷轧带钢磨后辊印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393414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010167902.X

    申请日:2020-03-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冷轧带钢磨后辊印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M1:采集经自动打磨系统打磨完成后的冷轧带钢所反射的缺陷图像;步骤M2:对缺陷图像进行预处理,并将预处理后的缺陷图像分割为预设大小的图片;步骤M3:根据分割后的预设大小的图片进行人工标注,创建数据集;步骤M4:利用基于cityscapes数据集的Hrnet预训练模型对数据集进行预设次数和学习率的训练,使数据集内标注的缺陷识别率达到预设值,得到训练完成的模型;步骤M5:将训练完成的模型部署在冷轧带钢生产线进行在线监测缺陷识别结果;本发明投入之后,可有效减少辊印缺陷圈的产生,提高成材率。同时实现辊印识别工位的自动化,减少现有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基于涡流技术的表面检测及自动修磨装置与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635375A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110813732.2

    申请日:2021-07-1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涡流技术的表面检测及自动修磨装置,包括:涡流检测组件、表面缺陷修磨组件和桁架机器人;涡流检测组件设置在桁架机器人的一侧,表面缺陷修磨组件安装在桁架机器人的另一侧;当涡流检测组件检测到待修磨对象时,表面缺陷修磨组件能够移动至待修磨对象处进行修磨。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基于涡流技术的表面检测及自动修磨方法,使用前述的基于涡流技术的表面检测及自动修磨装置进行待测对象的检测及自动修磨。本发明降低人工劳动强度及成本,大幅提高生产效率,实现中厚板表面检测及修磨的自动化和智能化。

    自动适应带钢表面打磨及缺陷检测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52467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488131.3

    申请日:2022-05-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动适应带钢表面打磨及缺陷检测装置和方法,包括:桁架机器人、带钢打磨装置、缺陷检测装置、辅助装置;带钢打磨装置、缺陷检测装置、辅助装置设置在桁架机器人上;辅助装置在打磨过程中调整带钢打磨装置与带钢贴合状态;带钢打磨装置的打磨轨迹为直线,磨痕沿着带钢宽度方向。本发明通过辅助托辊装置,在打磨过程中改善油石与带钢贴合状态,可以适应带钢板形问题情况下的打磨及缺陷检测,并且本发明打磨轨迹为直线,磨痕沿着带钢宽度方向,满足带钢成像检测条件。在带钢板形存在悬垂、c翘等情况下,通过辅助托辊作用,在不同位置处,带钢成像高度相同,保证了成像质量,避免出现因为高度导致的明暗条纹等不均匀现象。

    可自动调平的柔性打磨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440205B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1910803308.2

    申请日:2019-08-28

    Inventor: 王晓丹 黄学锋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自动调平的柔性打磨头装置,包括自动调平机构(100)、气动夹具(300)以及柔性基底(400),自动调平机构(100)、气动夹具(300)、柔性基底(400)依次连接,柔性基底(400)可拆卸安装在气动夹具(300)上,当柔性基底(400)压紧带钢(600)并打磨带钢(600)表面时,自动调平机构(100)能够自适应扭动使柔性基底(400)表面适应带钢(600)表面的形变,保证柔性基底(400)与带钢(600)接触面摩擦均匀,增加打磨头(700)与带钢(600)的接触面积,大大提高了打磨质量。

    基于深度学习的冷轧带钢磨后辊印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393414A

    公开(公告)日:2021-09-14

    申请号:CN202010167902.X

    申请日:2020-03-1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深度学习的冷轧带钢磨后辊印缺陷检测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M1:采集经自动打磨系统打磨完成后的冷轧带钢所反射的缺陷图像;步骤M2:对缺陷图像进行预处理,并将预处理后的缺陷图像分割为预设大小的图片;步骤M3:根据分割后的预设大小的图片进行人工标注,创建数据集;步骤M4:利用基于cityscapes数据集的Hrnet预训练模型对数据集进行预设次数和学习率的训练,使数据集内标注的缺陷识别率达到预设值,得到训练完成的模型;步骤M5:将训练完成的模型部署在冷轧带钢生产线进行在线监测缺陷识别结果;本发明投入之后,可有效减少辊印缺陷圈的产生,提高成材率。同时实现辊印识别工位的自动化,减少现有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

    一种基于非安全通讯接口的数据安全处理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3577759A

    公开(公告)日:2014-02-12

    申请号:CN201210281078.6

    申请日:2012-08-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21/606 G06F11/14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非安全通讯接口的数据安全处理装置,该装置包括三个同一架构配置的计算逻辑处理模块,各模块之间由基于Socket连接的数据传输接口,各计算逻辑处理模块具备与外部、下层系统通信的全双工输入、输出接口;本装置可实现三种数据处理功能:同步控制信号处理:计算逻辑处理模块分别接收到下层系统发送的同步控制信号,当三个模块都收到且经过比较一致时向下层系统发送同步释放信号;输入数据冗余处理:上层系统向下层系统发送数据,经三个计算逻辑处理模块冗余处理使得输入到下层系统的数据一致;输出数据冗余处理:下层系统向上层系统输出数据,经三个计算逻辑处理模块冗余处理使得输出到上层系统的数据正确。

    带钢表面打磨系统
    1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8984162U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222745346.7

    申请日:2022-10-1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带钢表面打磨系统,包括龙门支架、旋转平台装置以及打磨装置;旋转平台装置包括旋转平台本体固定安装在龙门支架水平部的下方,输出法兰转动安装在旋转平台本体下方,旋转驱动装置驱动输出法兰转动;打磨装置包括桁架、驱动模组、恒力装置以及柔性打磨头,柔性打磨头安装在恒力装置下方,恒力装置设置在桁架上,桁架允许恒力装置沿桁架长度方向运动,驱动模组驱动恒力装置沿桁架长度方向往复运动。通过旋转驱动装置驱动输出法兰转动,带动桁架转动,并通过驱动模组驱动恒力装置和柔性打磨头沿桁架长度方向往复运动,能够实现对带钢表面的打磨轨迹为直线,能够有效地避免磨痕存在交叉角度的情况发生,从而便于带钢成像检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