液体火箭推进剂加注过程加注枪推进杆与加注阀对接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4215659A

    公开(公告)日:2022-03-22

    申请号:CN202111442973.7

    申请日:2021-11-30

    Abstract: 液体火箭推进剂加注过程加注枪推进杆与加注阀对接机构,该结构加注枪推进杆采用万向球与单自由度运动的推进连接杆及活塞连接杆装配体连接,并通过阻尼波纹管进行限位,加注阀阀芯为锥面结构,在推进杆推动作用下通过径向限位支架进行限位。该结构能够保证当加注枪推进杆轴线与加注阀阀芯轴线配合出现微小偏差从而不共线时,加注枪推进杆球头部分依然能够在阀芯锥面引导下对中,且阀芯在推进杆作用下运动过程中,在径向限位支架作用下始终保持单自由度运动,进而消除推进杆在接触位置施加给阀芯的偏转力矩,降低阀芯损坏风险,同时保证推进杆动作复位后,阀芯能够准确复位,避免密阀芯封垫与壳体止口接触位置出现多道压痕从而降低加注阀泄露风险。

    气体回收式液体火箭POGO抑制器

    公开(公告)号:CN112377329B

    公开(公告)日:2021-11-19

    申请号:CN202011188762.0

    申请日:2020-10-30

    Abstract: 本发明的气体回收式液体火箭POGO抑制器安装于发动机推进剂入口与推进剂输送管之间,所述气体回收式液体火箭POGO抑制器包括主体、进气系统、排气系统和火箭中央控制器;所述主体通过推进剂输送管与液体火箭的推进剂贮箱连通;所述进气系统直接引用液体火箭增压系统气瓶的气体输出至所述主体;所述排气系统直接将所述主体内的气体排入推进剂贮箱气枕;所述火箭中央控制器控制所述进气系统和所述排气系统,使所述进气系统的气体流量与所述排气系统的气体流量匹配,所述主体内形成定容积气腔。本发明的气体回收式液体火箭POGO抑制器,解决现有金属膜盒式POGO抑制器容积小、承载低、无法变能量工作的问题。

    一种间隙隔开式安溢阀
    1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6122543A

    公开(公告)日:2016-11-16

    申请号:CN201610570729.1

    申请日:2016-07-2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K17/02

    Abstract: 一种间隙隔开式安溢阀,由主阀、先导阀、引流管、连通管和引压管组成。主阀中主阀壳体、波纹管组合件、法兰盖之间通过螺栓组连接,主阀壳体、活塞、波纹管组合件共同组成主阀腔,波纹管组合件与法兰盖组成背压腔。先导阀中先导阀壳体、拉杆、膜片组成反馈腔,先导阀壳体、拉杆组成引流腔,反馈腔和引流腔之间存在间隙,单边间隙值≤0.015mm。所述安溢阀利用间隙将先导阀反馈腔和引流腔隔开,反馈腔通过引压管与贮箱气枕连接,采用贮箱气枕压力作为反馈信号,引压管通径Φ4mm长约10m;引流腔通过引流管与主阀腔连接。

    一种压力信号器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696577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310663462.7

    申请日:2013-12-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K9/00

    Abstract: 本发明的压力信号器,包括:壳体、膜片、硬芯、弹簧座、弹簧、调整盖、接管嘴、垫片、微动开关、支架、导线、插座,接管嘴与壳体之间通过螺纹连接,与垫片、膜片共同组成密封腔,硬芯放置于膜片上,弹簧座放置于硬芯上,弹簧由调整盖压紧在弹簧座上,调整盖通过螺纹与壳体连接,微动开关、插座安装在支架上,支架通过螺纹与调整盖连接,微动开关与插座之间通过导线连接。接管嘴上的气体入口设置在膜片的下侧,弹簧设置在膜片的上侧,压力信号器用弹簧作为调节打开、关闭压力的弹性元件。本发明可实现工作压力点的精确调节,且调值简单。由于弹簧与增压气体分别位于膜片的两侧,弹簧刚度不受增压气体温度变化的影响,提高了工作压力点的稳定性。

    一种自泄压单向阀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5978248A

    公开(公告)日:2023-04-18

    申请号:CN202211605441.5

    申请日:2022-1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泄压单向阀,包括阀体和活阀。阀体内部设有腔体,且阀体上设有分别与腔体连通的输入孔和输出孔;输出孔连通腔体的一端,其开口设于输出面。活阀,设于腔体并与腔体滑动连接,活阀和腔体内壁之间设有弹簧,弹簧用于将活阀一端的端面抵靠于输出面,以封闭输出孔。活阀抵靠输出面的端面为关闭面,输出面部分内凹与关闭面配合形成环槽或关闭面部分内凹与输出面配合形成环槽,环槽与输入孔连通。活阀上设有连通外部的流道。工作状态下,气体在环槽处对关闭面施加的压力不大于第一阈值时,气体从流道离开腔体;当该压力大于第一阈值时,气体于环槽处推动活阀克服弹簧的阻力移动以打开输出孔。

    一种航天器用介质隔绝式永磁自锁电磁阀

    公开(公告)号:CN115854099A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211504812.0

    申请日:2022-11-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天器用介质隔绝式永磁自锁电磁阀,包括电磁阀本体、衔铁、传动件、弹性件、密封活门、电磁驱动组件和永磁自锁组件;电磁阀本体一端设有介质腔、另一端设有滑动腔,电磁阀本体上设有与介质腔连通的上游进口和下游出口;衔铁设于滑动腔与其内壁滑动连接;传动件设于电磁阀本体,传动件的一端连接衔铁、另一端穿设至介质腔内;弹性件和密封活门均设于介质腔内,密封活门与下游出口相对设置用于接触密封下游出口,弹性件的一端连接传动件、另一端连接密封活门;电磁驱动组件和永磁自锁组件均设于电磁阀本体内,永磁自锁组件通过永磁体磁吸力吸附固定衔铁;电磁驱动组件通过电磁力驱动衔铁克服永磁体磁吸力朝向或远离下游出口移动。

    一种内源式充气密封圈及其制备方法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182997A

    公开(公告)日:2022-10-14

    申请号:CN202210716175.7

    申请日:2022-06-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内源式充气密封圈,包括密封圈壳体、反应剂及反应剂装载胶囊,密封圈壳体内开设有密封容置腔,反应剂装载胶囊置于密封容置腔内,反应剂中的其中之一填充于密封容置腔内,剩余的另一个反应剂填充于反应剂装载胶囊内,反应剂装载胶囊的端部设有释放结构,释放结构由形状记忆合金制成,释放结构的初始状态为闭合状态,当反应剂装载胶囊处于加热环境中时,释放结构舒张展开,形成一扩口,使得第一反应剂和第二反应剂相遇发生化学反应,产生气体,产生的气体实现所述密封圈壳体的充气和膨胀,本发明提供的内源式充气密封圈结构紧凑,无需外源充气,抗冲击、振动及高幅度温度交变。

    一种O胶圈充压状态下摩擦力和滑移特性测试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1366356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186631.2

    申请日:2020-03-1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O胶圈充压状态下摩擦力和滑移特性测试系统,通过供气组件同时、分别向O胶圈两侧供以稳定的、不同压力大小的气体压力,通过拉压测试仪第一夹具和第一连接柱销带动工装阀芯相对于工装壳体和工装壳体基座运动,通过设置第一缓冲容器和第二缓冲容器减小O胶圈两侧充压后由于热交换和工装阀芯运动引起的压力变化,使用力传感器、位移传感器和采集设备实现各种不同工况条件下O胶圈摩擦力测量。本发明能够同时、分别向O胶圈两侧供以稳定的、不同压力大小的气体压力,真实模拟气体减压阀工作过程中O胶圈所处的压力和压差边界条件,准确测量O胶圈在不同滑移边界条件下的摩擦力,为气体减压阀性能设计和精度改善提供数据支撑。

    一种高压瓶阀
    1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296812B

    公开(公告)日:2020-01-07

    申请号:CN201810770429.7

    申请日:2018-07-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压瓶阀,通过壳体上的螺纹与高压气瓶连接固定,用于控制高压气瓶的充放气,瓶阀上并联设置瓶阀主通道、放气通道和安全阀进气通道,瓶阀主通道用于充放气,其上设置有卸荷阀、主阀和切断手阀,通过电磁铁的通断电控制其启闭,放气通道连接出气口和气瓶内腔,其上设置有放气手阀,可手动控制放气,安全阀进气通道连接安全阀排气口和气瓶内腔,其上设置安全阀组件,达到指定温度会自动开启,并通过安全阀排气口放空气瓶内气体。本发明提供的一种高压瓶阀,解决了原有产品工作压力低、手动操作不方便、加工要求高的问题,具有操作简便、密封可靠的特点。

    一种隔腔式安溢阀及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195369B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610570728.7

    申请日:2016-07-20

    Abstract: 一种隔腔式安溢阀,所述隔腔式安溢阀包括主阀和指挥阀,所述主阀包括主阀腔和背压腔,主阀腔和背压腔之间通过波纹管组合件隔开,所述指挥阀包括控制腔、反馈腔和放气腔,控制腔和反馈腔之间通过波纹管隔开,反馈腔与放气腔之间通过活阀连通或断开,放气腔通过连通管与背压腔连接,反馈腔通过引流管与主阀腔连接,指挥阀气体出口与主阀气体出口通过排气管连接。本发明将指挥阀控制腔和反馈腔隔开,控制腔从贮箱引压,反馈腔从主阀口引压,以解决现有的安溢阀在目前的安装方式下带来的贮箱压力偏低问题和主阀提前打开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