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载火箭随机振动试验条件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593231A

    公开(公告)日:2018-09-28

    申请号:CN201810265184.2

    申请日:2018-03-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运载火箭随机振动试验条件确定方法,包括:针对待测火箭的除尾段以外的其他舱段,分别实施以下步骤:获得关注舱段的外噪声声压级谱及表面重量密度;根据参考舱段的外噪声声压级谱、表面重量密度,及其上单机设备的随机振动响应,与待测火箭关注舱段的外噪声声压级谱及表面重量密度,计算得到所述关注舱段上单机设备的随机振动响应;其中,所述参考舱段为参考火箭中与所述关注舱段结构相似的舱段,所述参考火箭为已飞行成功的火箭;对所述关注舱段上单机设备的随机振动响应进行包络处理,以得到所述关注舱段上单机设备的随机振动试验条件。

    一种运载火箭遥测数据自动处理系统的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95760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121808.0

    申请日:2016-12-0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D2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运载火箭遥测数据自动处理系统的设计方法,包括:利用任务信息卡提供火箭的型号名称、发次名称、飞行时序名称、源文件地址和数据库地址,用测点参数卡按参数类型对测点归类,在测点参数卡的每一类参数类型下面都按舱段子类来罗列测点,用时域处理参数卡对各个测点按工况分类,对每个测点采集的时域数据配置不同的处理参数;每个数据库以“火箭型号_参数类型”命名,每个数据库里面的表单按所述“舱段”或“工况”命名,运行程序将遥测数据自动从源文件抽取出来处理并写入数据库;当积累了多个发次的遥测数据后,用历史发射记录卡片输入关心的历史发次名称,运行程序实现将多个发次自动比对、绘图并撰写文档。

    一种低温推进剂贮存技术地面试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595759A

    公开(公告)日:2017-04-26

    申请号:CN201611117712.7

    申请日:2016-12-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D21/02 F02K9/4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温推进剂贮存技术地面试验系统,包括真空罐,用于提供不同的真空环境或常压环境;试验贮箱,置于真空罐中,并位于红外灯之间;若干加热带,沿试验贮箱的高度方向均匀分布,用于模拟低温推进剂的热分层现象;红外灯,用于提供外热流;低温推进剂加注模块,在试验前,为试验贮箱中加注低温推进剂;热力学排气模块,包括液体循环排气单元和制冷排气单元;蒸汽冷却屏模块,设置在试验贮箱和红外灯之间;检测控制模块,包括上位机、控制器、若干贮箱温度传感器及液位传感器,贮箱温度传感器用于测量试验贮箱中低温推进剂的温度,液位传感器用于测量试验贮箱中低温推进剂的液位。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功能全面。

    航天器结构的产品裕度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46463A

    公开(公告)日:2017-02-22

    申请号:CN201610980701.5

    申请日:2016-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航天器结构的产品裕度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得到产品的广义应力和广义硬度的概率密度函数;S2:根据步骤S1得到的概率密度函数得到联合概率函数;S3:确定选择广义应力与广义硬度的比值或差值作为产品的裕度的评价方式;S4:针对特定概率条件,根据步骤S3确定的评价方式和步骤S2确定的联合概率函数,计算该特定概率条件下的裕度;S5:根据步骤S4确定的裕度进行产品可靠度的评价。

    一种基于蜂窝结构的冲击减缓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5585206A

    公开(公告)日:2023-01-10

    申请号:CN202211228869.2

    申请日:2022-10-0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蜂窝材料的冲击减缓装置,用于吸收主动冲击能量,保障主设备运行安全。所述装置包括有效载荷支架、第一冲击作用法兰、第二冲击作用法兰、主设备支架、蜂窝结构;其中,有效载荷支架用于连接产生冲击力的部件,有效载荷支架的下表面与第一冲击作用法兰接触,第一冲击作用法兰与蜂窝结构上表面接触,蜂窝结构下表面与第二作用法兰接触;有效载荷支架、第一冲击作用法兰、蜂窝结构、第二冲击作用法兰之间通过螺栓套筒连接,第二作用法兰通过螺栓与主设备支架连接,主设备支架与飞行器本体连接。本发明有效降低冲击瞬时反作用力,适用于导弹发射、重要设备意外掉落、在轨飞行器对接等急需防护冲击载荷的场所。

    一种空间绳网发射捕获非合作目标全过程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699542B

    公开(公告)日:2022-04-19

    申请号:CN202011534063.7

    申请日:2020-12-22

    Abstract: 一种空间绳网发射捕获非合作目标全过程仿真方法,建立了空间绳网折叠后的分析模型,完成了空间绳网发射过程仿真计算,对不同发射参数,包含绳网半径、发射速度、发射角度、绳索抽出阻力等,进行了优化分析,实现绳网发射展开的面积、展开时间、绳网重量、绳网尺寸等进行合理的优化配置,同时实现了大位移、大柔性的绳网接触碰撞捕获过程仿真,合理评估绳网有效抓捕非合作目标的能力,开展绳网收口过程模拟,完成全时序发射、捕获、收口的仿真计算,针对绳网发射角度、发射距离、收口时序、非合作目标姿态参数等进行绳网捕获能力评估,实现空间绳网发射捕获非合作目标全过程、全时序仿真,解决了地面无法开展全过程有效试验验证的问题。

    针对复杂系统故障机理触发的建模与可靠性仿真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339682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010208849.3

    申请日:2020-03-2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针对故障机理触发的建模与可靠性仿真方法,通过随机过程描述了故障机理被触发的物理过程,提出了退化‑退化型和退化‑过应力型两种触发关系的故障时间模型,并为连续退化过程和离散退化过程提供了不同的模型,从而解决传统可靠性建模方法计算系统可靠度时单纯考虑各部件的可靠度分布,而不考虑故障机理间的相关关系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推导出了系统故障时间分布和可靠度分布。本发明为描述和评估复杂系统中的触发效应,解决复杂系统中触发效应对系统可靠性的影响提供了一种新思路,计算出来的可靠性指标更加科学合理。

    航天器结构的产品裕度评价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46463B

    公开(公告)日:2019-10-18

    申请号:CN201610980701.5

    申请日:2016-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航天器结构的产品裕度评价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得到产品的广义应力和广义硬度的概率密度函数;S2:根据步骤S1得到的概率密度函数得到联合概率函数;S3:确定选择广义应力与广义硬度的比值或差值作为产品的裕度的评价方式;S4:针对特定概率条件,根据步骤S3确定的评价方式和步骤S2确定的联合概率函数,计算该特定概率条件下的裕度;S5:根据步骤S4确定的裕度进行产品可靠度的评价。

    可视化的航天器对接误差边际密度函数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446464B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610981291.6

    申请日:2016-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视化的航天器对接误差边际密度函数计算方法,包括:步骤1,根据航天器对接机构的对接误差历史数据获得对接误差联合概率密度函数p(x,y),绘制航天器对接误差曲面,以该曲面和XOY平面构成对接误差联合概率密度函数柱体;步骤2,建立边际密度可视化模型,边际密度可视化模型遍历对接误差联合概率密度函数柱体中横向取值范围X,根据过(X,0)点且与YOZ面平行的横平面被对接误差联合概率密度函数柱体截取的面积值获得横向误差的边际密度函数pX(x),和遍历对接误差联合概率密度函数柱体中纵向取值范围Y,根据过(Y,0)点且与XOZ面平行的纵平面被对接误差联合概率密度函数柱体截取的面积值获得纵向误差的边际密度函数pY(y)。

    一种基于多约束条件下的航天器双筒并联结构承载设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967393A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711285993.1

    申请日:2017-12-07

    Abstract: 一种基于多约束条件下的航天器双筒并联结构承载设计方法,包括步骤:建立承力筒整体结构的有限元模型;对有限元模型进行静力学分析,提取内筒、外筒的最大应力;对有限元模型进行动力学分析,通过模态有效因子追踪承力筒整体结构的纵向、横向、扭转的第一阶主频率;以承力筒整体结构重量最小化为目标,将预先设置的应力许可约束条件和频率约束条件对承力筒整体结构进行优化分析,获得承力筒的质量;在获得承力筒质量的基础上,对承力筒进行载荷分析;对外筒、内筒的承载比例进行分配,实现外筒、内筒的联合承载。实现资源配置优化,同时,使外筒和内筒的联合能实现大型有效载荷的联合承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