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敏型聚苯乙炔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17123A

    公开(公告)日:2014-09-03

    申请号:CN201410254314.4

    申请日:2014-06-1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敏型聚苯乙炔的制备方法。首先通过L-丙氨酸将烷氧醚树枝化基元接到苯乙炔对位,铑金属催化大单体聚合得到了聚苯乙炔。该类聚合物在水溶液中呈现出优异的温敏行为,聚合物的二级结构可以通过外界温度刺激进行调控,该发明对于设计并合成不同螺旋结构的聚合物并使其功能化提供理论基础,在制备新型仿生与功能材料方面具有重要学术价值,为拓展刺激响应型螺旋聚合物在信息储存、光学器件和液晶显示中应用具有指导意义。

    基于温敏环糊精的光学温度传感器、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3175625A

    公开(公告)日:2013-06-26

    申请号:CN201310058566.5

    申请日:2013-02-25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温敏环糊精的光学温度传感器、其制备方法及应用,其敏感元件是温敏环糊精和染料分子在水相中复合形成的光化学特征溶液,温敏环糊精在其相变温度以下能有效地包结染料分子,在相变温度以上又能释放染料分子,从而使得染料分子所处的微环境在相变温度上下发生变化,其吸光或发光特征发生突变,即利用温敏环糊精对染料分子可逆包结和释放的特性,通过光化学特征溶液的颜色或荧光的变化来实现对温度的感应。与其它的温度传感器相比,本发明光学温度传感器具有制备简单,选择灵活和检测灵敏等优势,有望应用于环境监测、疾病诊断及智能显示等领域。

    [2+2]光环加成反应制备温敏树枝状大分子微凝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55489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310645909.1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2+2]光环加成反应制备温敏树枝状大分子微凝胶的方法,涉及智能微凝胶领域,首先通过烷氧醚树枝化肉桂酸与L‑丙胺醇修饰的4,4,4‑三甲酸三苯胺发生酯化反应,制备了一种具有温度响应性的烷氧醚树枝状大分子C3‑TPA3,其在水相中表现特征温度敏感行为,即热致聚集塌陷。随后,通过原位紫外光照使得C3‑TPA3的三个肉桂酸酯位点发生[2+2]光环加成反应,对温敏产生的聚集体交联固化,由此制备一类树枝状大分子微凝胶。本发明通过简单合成制备了一类树枝状大分子微凝胶,在智能材料、传感及功能分子包络等领域具有重要应用价值。

    基于温敏环糊精的碳酸酐酶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822174B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611175414.3

    申请日:2016-12-19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温敏环糊精的碳酸酐酶抑制剂及其制备方法。该种抑制剂是由带有磺酰胺基团的天然小分子抑制剂修饰到具有温度响应的温敏环糊精上,通过磺酰胺基团对碳酸酐酶实现抑制作用,通过烷氧醚链温敏作用实现对碳酸酐酶活性的可逆调节。当温度在相变温度以下,烷氧链舒展,磺酰胺基团能够和碳酸酐酶有较好的超分子作用,从而抑制碳酸酐酶的活性。当温度在相变温度以上,由于烷氧醚脱水,发生坍塌,形成强大的位阻,破坏磺酰胺基团与碳酸酐酶之间的超分子作用,从而酶又恢复了活性。并且相比较于其他碳酸酐酶抑制剂,本发明毒性更低,来源更广,从而在生物医用材料领域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温度与pH双响应型环糊精探针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51867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193599.5

    申请日:2014-05-09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度与pH双响应型环糊精探针及其制备方法,该探针以温度敏感型环糊精为载体,通过酰胺键在该载体上连接作为探针的pH敏感型偶氮染料,得到温度与pH双响应型环糊精探针;所述的环糊精与偶氮染料的摩尔比为:1:1。本发明的环糊精探针的宏观颜色随温度或pH变化显著,反应迅速,可肉眼直接观测,无需借助仪器分析。变色过程可回复,且在极稀浓度(μM级)条件下也能变色,经济方便,具有很好的应用前景。相比于现有的温敏聚合物探针,本发明的环糊精探针为结构规整明确、单分散的大分子,同时具有环糊精所特有的生物相容性,有望应用于生物相关领域的检测。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