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46595A
公开(公告)日:2024-10-08
申请号:CN202410908231.6
申请日:2024-07-08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G01N25/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旋转的材料结晶过程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所述装置包括:模拟控制器,其内部中空两端开口,模拟控制器的两端分别连接有水冷机构和旋转驱动机构,且旋转驱动机构模拟控制器之间设有耐火绝热垫;中心测温仪,其测量端伸入模拟控制器内;感应器,其套设在模拟控制器外;多电源发生器,其与感应器电连接,以控制感应器产生感应加热磁场、EMS磁场或PMO磁场;控制机构,其分别与水冷机构、旋转驱动机构、中心测温仪和多电源发生器电连接。本发明通过模拟持续旋转或者旋转至一定角度时材料结晶过程中特征单元在不同参数条件下结晶过程,真实还原在前述条件下材料结晶组织,为调整生产过程工艺参数,提高材料结晶组织质量提供可靠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6984580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1046939.7
申请日:2023-08-20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一种模拟连铸坯、铸件凝固过程的装置,包括炉体、感应熔炼炉、凝固装置和废液桶,凝固装置内设有磁场线圈、上直浇道、热电偶、水冷杆、水冷结晶器、坩埚、泄流通道和加热装置。本发明将具有一定过热度的金属液注入坩埚形成试样,试样开始从两端向中间凝固,通过热电偶测温反馈来控制电阻发热体功率以及结晶器内的冷却水流量实现凝固前沿推进速率和液相降温速率的精确调控,以模拟实际连铸坯或铸件凝固过程。通过控制所述结晶器冷却水的流量实现对应样品凝固速率所需的冷却强度,通过试样中热电偶测温数据反馈控制所述加热热装置的输出功率,以实现试样温度梯度及凝固前沿推进速率的调控,模拟的连铸坯的实际温度分布更精准。
-
公开(公告)号:CN105970134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284043.6
申请日:2016-05-0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C22F3/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2F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流高通量制备金属凝固和热处理试样的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电源、电极、电阻炉、坩埚、测温元件,坩埚和测温元件位于电阻炉中,用于对金属试样进行控温加热和冷却,电极位于坩埚的上方。本发明可用于快速筛选最优电流施加工艺参数,省去了浇注步骤,省去了多次实验过程中操作不确定性因素,也避免了实验过程中参数的波动不稳定而带来的温度误差;本发明所提供的装置采用统一集中测温,统一外场电流参数处理减少了实验参数的波动,能更准确地测得电流处理金属熔体下温度的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8256806A
公开(公告)日:2024-06-28
申请号:CN202410522724.6
申请日:2024-04-28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一种离心球墨铸铁管用退火态高强韧球墨铸铁及其制备方法,包括以下质量百分含量的组分:C:3.0~4.5%,Si:1.0~4.0%,Mn:0.1~0.4%,P≤0.08%,S≤0.02%,Cu:0.01~0.4%,V:0.010.4%,Mg:0.02~0.1%,RE:0.01~0.1%,N:0.005~0.015%,余量为Fe以及不可避免的微量元素,所述V以钒氮合金的形式加入。该球墨铸铁的制备方法包括熔炼、球化、孕育、浇注和铸件热处理。该退火态球墨铸铁,石墨球化率3级以上,石墨球圆整度良好,石墨球大小7级,基体组织为铁素体,铁素体含量≥80%,使用该制备方法制备的球墨铸铁不仅抗拉强度和硬度有一定提高,同时保持了较高的韧性,提升了现有离心球墨铸铁管的力学性能,有助于实现离心球墨铸铁管薄壁轻量化的目标。
-
公开(公告)号:CN11716133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094897.4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B22D11/041 , B22D11/115 , B22D11/16 , B22D11/22 , B22D11/20 , B22D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铸铁型材立式连铸生产方法及生产设备,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根据铸铁型材的截面面积计算立式连铸设备的铸速和结晶器的冷却水量,并根据铸铁型材的截面面积和立式连铸设备的铸速计算二冷区的比水量;S2、在立式连铸设备的结晶器和二冷区之间设置对铸坯进行电磁处理的激磁装置,激磁装置的安装位置根据结晶器的冷却水量计算;S3、根据立式连铸设备的铸速计算激磁装置的激磁时间,并根据铸铁型材的碳当量和二冷区的比水量计算激磁装置的尖峰电流;S4、铸铁液依次经过结晶器、激磁装置和二冷区,得到铸坯。本发明提供一种铸铁型材立式连铸生产方法及生产设备,消除石墨漂浮现象、解决铸铁型材偏心缺陷、优化铸铁内石墨形态,提高铸铁型材成品力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161332A
公开(公告)日:2023-12-05
申请号:CN202311094704.5
申请日:2023-08-29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B22D11/041 , B22D11/115 , C21C1/10 , C22C37/04 , C22C37/10 , B22D11/108 , B22D1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品质球墨铸铁型材的生产方法及设备,所述生产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调整铁水成分和温度;S2、将铁水转移到保温包内进行球化和孕育处理,S3、浇铸前将保温包内的铁水加热至1250‑1440℃,然后采用立式连铸设备对铁水进行恒温浇铸;S4、设置变频脉冲磁场感应线圈,激发脉冲磁场处理对穿过其的铸坯;S5、铸坯凝固结束后通过火焰切割铸坯。本发明提供采用立式连铸结合变频脉冲磁场凝固均质化的技术工艺,通过立式连铸解决铸坯组织偏析问题,与水平连铸相比,解决了由于石墨漂浮造成的组织不对称性。同时使用变频脉冲磁场技术细化凝固组织,对铸坯进行回温处理,使由于结晶器急冷作用导致的铸坯表面渗碳体分解,提高其可加工性。
-
公开(公告)号:CN114262770A
公开(公告)日:2022-04-01
申请号:CN202111521304.9
申请日:2021-12-13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厚大件淬火过程不同部位冷却速率及组织影响的研究方法,属于金属淬火处理技术领域,试验设备:由汽缸、夹具、加热室、保温室、淬火区、温控系统、电阻加热系统、测温装置、水冷循环系统组成,所述汽缸固定于加热室上方同时与夹具相连接,所述加热室由控温系统控制电阻加热系统给样品加热,加热室下方为保温室,所述保温室下有开口通往淬火区;试验材料:厚大金属件。本发明通过实验来模拟厚大件在淬火过程中不同部位的冷却速率曲线和各冷却速率下的组织的晶粒尺寸、显微硬度等力学性能,进而能找到最合适的淬火处理参数得到所需要的组织性能,减少研究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5970134B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610284043.6
申请日:2016-05-0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C22F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流高通量制备金属凝固和热处理试样的装置和方法,该装置包括电源、电极、电阻炉、坩埚、测温元件,坩埚和测温元件位于电阻炉中,用于对金属试样进行控温加热和冷却,电极位于坩埚的上方。本发明可用于快速筛选最优电流施加工艺参数,省去了浇注步骤,省去了多次实验过程中操作不确定性因素,也避免了实验过程中参数的波动不稳定而带来的温度误差;本发明所提供的装置采用统一集中测温,统一外场电流参数处理减少了实验参数的波动,能更准确地测得电流处理金属熔体下温度的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1831538B
公开(公告)日:2011-12-21
申请号:CN201010167498.2
申请日:2010-05-0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C21D1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使用超声波降低取向硅钢铁损的方法。该方法的主要特征在于,利用超声波来模拟机械刻痕细化磁畴方法的机理,以引入局部应力-应变的方式作用于取向硅钢片,通过超声波空化所产生的力的作用来改变硅钢内部的能量,进而实现磁畴的细化,最终达到降低其铁损的目的。通过优化超声波设备的输出功率、工作台的运动速率,以及改变硬质颗粒的种类及尺寸,可实现对取向硅钢片既降低铁损,又不会导致其表面涂层发生破坏和塑性变形的无损处理。
-
公开(公告)号:CN116694985A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310373608.8
申请日:2023-04-0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IPC: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34 , C22C38/58 , C22C38/44 , C22C38/50 , C22C38/46 , C22C38/48 , C22C38/60 , C22C33/06 , C21D1/18 , C21D6/00 , B22C9/02 , B22C9/22 , C21D9/00
Abstract: 一种纳米析出相弥散强化衬板铸件及其制备方法。纳米析出相弥散强化衬板铸件包括如下质量百分比成分:C 0.1‑1%,Si 0.3‑2%,Mn 0.3‑2%,Cr 0.5‑3%,Mo 0.1‑2%,Ni 0.1~1%,Ti 0.01‑0.5%,V 0.01‑0.5%,Nb 0.01‑0.5%,N 0‑0.05%,La+Ce 0‑0.1%,P 0‑0.1%,S 0‑0.1%,余量为Fe和不可避免杂质;纳米析出相包括MoC、V(C,N)、NbC、Ti(C,N)和富Cr析出相。制备时,将与所述弥散强化衬板铸件具有相同成分的铸钢依次进行分段奥氏体化淬火和回火处理,分段奥氏体化过程中保温时间之比在10:1~1:1之间。该纳米析出相弥散强化衬板铸件强度和硬度高,冲击韧性好,耐冲击磨料磨损性能优异,且不需要额外增加处理工序,适于工业化生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