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敏型胶原蛋白多肽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08753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310086840.X

    申请日:2013-03-19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温敏型胶原蛋白多肽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多肽聚合物的结构式为:n=100~150。本发明首先通过液相合成法合成了烷氧醚类树枝化基元修饰的胶原蛋白三肽大单体,然后经缩聚反应得到相应聚合物。该类聚合物不仅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且在水溶液中呈现出优异的温敏行为,其中一种聚合物相变温度接近人体温度,从而在医药学领域尤其是控制药物释放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温敏型有机/无机杂化树枝状大分子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55954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410008361.0

    申请日:2014-01-08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温敏型有机/无机杂化树枝状大分子及其制备方法。该类杂化树枝状大分子是由具有反应活性的多官能团低聚倍半硅氧烷POSS与核点带有可反应官能团的烷氧醚树枝化基元通过化学反应制得。与其它类型的树枝状大分子相比,可以在低代数时就得到拥有大量外围基团的球状大分子,从而大大降低了树枝状大分子的合成难度,同时又赋予材料良好的温敏性能和生物相容性,因而有望应用于药物控制释放、催化以及智能材料等领域。

    非均质微波调谐介电陶瓷(Ba,Sr)TiO3的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15745A

    公开(公告)日:2012-06-27

    申请号:CN201110362159.4

    申请日:2011-11-16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温度稳定性非均质微波调谐介电陶瓷(Ba,Sr)TiO3的制备方法。属应用于通信技术的特种陶瓷制备技术领域。本发明采用固相反应法,以相应的氧化物、碳酸盐等为原料,在1050~1250ºC的不同煅烧条件下分别合成BaTiO3(BT)、SrTiO3(ST)固相基体粉料以控制其粒径的相对大小;接着按(BaxSr1-x)TiO3化学计量比称取一定量的具有不同粒径的BT、ST基体粉料:其中x值为0.6~0.8;通过球磨混合均匀,然后经造粒、压片、排胶制成BT/ST混相素坯;随后将制备好的BT/ST复相素坯浸入相应组成的溶胶中进行抽真空渗透,待溶胶变成凝胶后进行烘干、热处理;最后在1250~1350ºC下进行烧结,最终制得介电陶瓷。本发明所制得的混相素坯可在较低温度下烧制得到高温度稳定性和高致密度的(Ba,Sr)TiO3微波调谐介电陶瓷。

    一种多重协同的自修复聚硅氧烷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264676A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2410291886.3

    申请日:2024-03-14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有机硅弹性体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多重协同的自修复聚硅氧烷弹性体及其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基于动态硼酸酯键与亚胺键协同制备工艺与氢键与动态硼酸酯键/亚胺键协同制备工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多重协同的自修复聚硅氧烷弹性体的制备方法,与单一动态亚胺键或硼酸酯键自修复体系相比,利用强弱动态键协同的体系提高了材料的力学性能和自修复效率,制备该有机硅弹性体的工艺简便易行,反应周期短,室温条件下即可完成反应,自愈合条件温和,试样仅在室温条件下可以实现自修复,极大方便于工业生产和实际应用,有望应用于密封材料和柔性电子器件。使用的原料均为商业可得的,有利于在工业化中放大生产。

    动态键联温敏星型树枝化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755970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410007844.9

    申请日:2014-01-08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动态键联温敏星型树枝化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该类动态键联温敏星型树枝化聚合由动态键联的核部分和温敏树枝化聚合物臂部分构成。其制备方法采用“先臂后核”法将具有动态键联特征的嵌段和具有温敏特征的树枝化聚合物嵌段共同组成的双嵌段聚合物与含有双巯基的交联剂发生巯基和二硫键的交换反应实现核交联,成功制备动态键联温敏星型树枝化聚合物。该类聚合物具有优异的温敏性能,且其核可生物降解或在氧化剂/还原剂存在下实现二硫键/巯基的可逆转化,从而表现出动态可逆特征,因而在药物控制释放、智能材料等领域极具应用前景。

    低温烧结(Ba,Sr)TiO3混相陶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48305B

    公开(公告)日:2013-06-19

    申请号:CN201010215749.X

    申请日:2010-06-29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温烧结(Ba,Sr)TiO3混相陶瓷的方法,属特种混相陶瓷制备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主要采用BaCO3、TiO2、SrCO3为原料,先分别合成BaTiO3、SrTiO3粉料,然后按照Ba∶Sr=3∶1(摩尔比)的比例将两者混合压制成(Ba,Sr)TiO3混相坯体。另外,以Ba(OH)2·8H2O、冰乙酸、Ti(OC4H9)4、无水乙醇、苯为原料,制成BaTiO3溶胶。将(Ba,Sr)TiO3混相坯体放入BaTiO3溶胶中抽真空30分钟后预烧,最后在1280℃~1320℃温度下烧结2~10小时,得到致密的、具有粒内组分梯度的、介电常数得到调整的、高温度稳定性的(Ba,Sr)TiO3混相陶瓷。在本发明中,烧结温度明显低于(Ba,Sr)TiO3陶瓷的常规烧结温度。

    低温烧结(Ba,Sr)TiO3混相陶瓷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948305A

    公开(公告)日:2011-01-19

    申请号:CN201010215749.X

    申请日:2010-06-29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低温烧结(Ba,Sr)TiO3混相陶瓷的方法,属特种混相陶瓷制备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主要采用BaCO3、TiO2、SrCO3为原料,先分别合成BaTiO3、SrTiO3粉料,然后按照Ba∶Sr=3∶1(摩尔比)的比例将两者混合压制成(Ba,Sr)TiO3混相坯体。另外,以Ba(OH)2·8H2O、冰乙酸、Ti(OC4H9)4、无水乙醇、苯为原料,制成BaTiO3溶胶。将(Ba,Sr)TiO3混相坯体放入BaTiO3溶胶中抽真空30分钟后预烧,最后在1280℃~1320℃温度下烧结2~10小时,得到致密的、具有粒内组分梯度的、介电常数得到调整的、高温度稳定性的(Ba,Sr)TiO3混相陶瓷。在本发明中,烧结温度明显低于(Ba,Sr)TiO3陶瓷的常规烧结温度。

    带有加速度传感器的血压实时监测远程适时服务的方法与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1474066A

    公开(公告)日:2009-07-08

    申请号:CN200910044968.3

    申请日:2009-01-07

    Applicant: 上海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带有加速度传感器的血压实时监测远程适时服务的方法与系统。通过血压实时监测可以实时、动态地监测人体血压、心率等生理参数,采用压频转换方法将压力信号转换为抗干扰能力强的频率信号,提高了血压实时监测的抗干扰能力。基于示波法的血压测量改进算法有效优化了内存空间的使用。并且可由加速度传感器判断被测者运动状态、控制血压测量的启动,以达到提高测量效率和节电的目的。通过GSM模块将监测数据发送到远程服务平台,通过对被测者心率数据分析,系统根据预先设置的心率变异门限对血压数据进行比较及筛选,剔除异常血压数据,仅保存有用数据。并由智能信号分析处理程序自动分析血压数据并适时向被测者发出报警信息。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