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污泥薄层干化高效运行装置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084292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077163.3

    申请日:2024-01-18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污泥薄层干化高效运行装置及控制方法。首先应用人工神经网络建立薄层干化能源利用效率与出泥含水率预测模型;采用进料、温度、压力、流量、湿度、含水率等历史数据对模型进行训练;以训练后的模型为基础,建立薄层干化出泥含水率、废气换热器出口温度及冷凝水产生量预测系统,将污泥处理过程中实时数据输入到所述系统中,实现对所述系统的能源利用效率与出泥含水率的实时预测。本申请充分考虑了进料、干化、蒸汽、尾气系统及能源回收的多层次与非线性联动关系。通过本申请,提前对薄层干化装置的各参数进行调整处理,提高了薄层干化装置的能源利用效率10%以上并保证了出泥含水率低于40%。

    一种利用给水厂的排泥水制备建材原料的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54394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694432.6

    申请日:2023-06-1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利用给水厂的排泥水制备建材原料的系统及方法,系统包括调理池,用于将生石灰与排泥水混合形成混合泥水;压滤脱水机连接调理池,用于对混合泥水进行水分和固体物分离,形成脱水尾泥;低温干化机连接压滤脱水机,用于对脱水尾泥加热脱水形成干化尾泥,低温干化机连接调理池,将低温干化机产生的含有余热的废气通入调理池,对排泥水进行加热;球磨机连接低温干化机,用于对干化尾泥研磨,形成尾泥颗粒;振动筛,振动筛连接球磨机,用于将尾泥颗粒振动筛分为筛上物和筛下物;搅拌机连接振动筛,用于将筛下物与水泥、粉煤灰混合,形成建材原料。本发明为给水厂的排泥水处理和资源化利用提供新的途径,将排泥水制备成为建材原料。

    排水泵站防淤截污系统
    1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2112256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1063928.6

    申请日:2020-10-0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排水泵站防淤截污系统,包括池体,池体包括截污池和溢流池,还包括第一挡水墙、第二挡水墙、基质,以及可调堰,基质设于第一挡水墙和第二挡水墙之间,第一挡水墙下方设有与基质连通的污水通道,可调堰的一端与第一挡水墙接触设置,所述可调堰与所述第一挡水墙接触的一端可向远离所述第一挡水墙的方向移动。本发明适用于合流制排水泵站与存在混接的雨水泵站的改造和新建。利用本发明可提高旱天泵站进水干管中和泵站前池内污水流速,大幅削减污染物在泵站进水干管末端和泵站前池中的沉积,避免沉积物随溢流污水进入受纳水体,减轻截污泵损耗、降低清淤频率。

    一种设置多孔板的排水管道检查井

    公开(公告)号:CN111364589A

    公开(公告)日:2020-07-03

    申请号:CN202010365894.X

    申请日:2020-04-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设置多孔板的排水管道检查井,包括:井室(5),其上设置有井盖(1)及吸泥盖(2),多孔板(4)固定于所述井室(5)相对两侧的内壁上将所述井室(5)分隔成多孔板前区域和多孔板后区域,所述多孔板(4)正向面对排水管道(3),由所述多孔板(4)分隔的所述井室(5)的多孔板前区域与上游的排水管道(3)相连,所述井室(5)的多孔板后区域与下游的排水管道(3)相连,本发明通过利用整流及消能原理实现污染物的拦截,可大幅削减污染物在排水管道中沉积,避免管道沉积物随溢流污水进入受纳水体,方便维护人员对管道沉积物进行清通,提高排水管道沉积物清通效率。

    排水泵站防淤截污系统
    1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3477135U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022208008.0

    申请日:2020-10-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排水泵站防淤截污系统,包括池体,池体包括截污池和溢流池,还包括第一挡水墙、第二挡水墙、基质,以及可调堰,基质设于第一挡水墙和第二挡水墙之间,第一挡水墙下方设有与基质连通的污水通道,可调堰的一端与第一挡水墙接触设置,所述可调堰与所述第一挡水墙接触的一端可向远离所述第一挡水墙的方向移动。本实用新型适用于合流制排水泵站与存在混接的雨水泵站的改造和新建。利用本实用新型可提高旱天泵站进水干管中和泵站前池内污水流速,大幅削减污染物在泵站进水干管末端和泵站前池中的沉积,避免沉积物随溢流污水进入受纳水体,减轻截污泵损耗、降低清淤频率。

    一种设置多孔板的排水管道检查井

    公开(公告)号:CN212200678U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20703695.0

    申请日:2020-04-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设置多孔板的排水管道检查井,包括:井室(5),其上设置有井盖(1)及吸泥盖(2),多孔板(4)固定于所述井室(5)相对两侧的内壁上将所述井室(5)分隔成多孔板前区域和多孔板后区域,所述多孔板(4)正向面对排水管道(3),由所述多孔板(4)分隔的所述井室(5)的多孔板前区域与上游的排水管道(3)相连,所述井室(5)的多孔板后区域与下游的排水管道(3)相连,本实用新型通过利用整流及消能原理实现污染物的拦截,可大幅削减污染物在排水管道中沉积,避免管道沉积物随溢流污水进入受纳水体,方便维护人员对管道沉积物进行清通,提高排水管道沉积物清通效率。(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一种便携式颗粒物沉降性能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0019296U

    公开(公告)日:2023-11-14

    申请号:CN202320645380.9

    申请日:2023-03-28

    Inventor: 朱祈嘉 吴俊 马艳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便携式颗粒物沉降性能检测装置,包括检测箱和设于检测箱内的多根沉降柱和真空柱,每根沉降柱的沉降性能不同,多根沉降柱按照沉降性能从大至小排列并相互串联,多根真空柱相互串联,沿液体流动方向。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便携式颗粒物沉降性能检测装置可随身携带至野外场景进行现场检测作业,无需采集水样移送至实验室进行检测,省时省力,节约了时间,提高了检测效率,避免了移送过程中水样中颗粒物性质发生变化对检测结果准确性的影响,同时多个沉降柱方便根据污水的性质特征选用合适的沉降柱组合,以获取具有不同污染特征的颗粒的沉降性能分布,助力深入研究这些具有不同污染特征的颗粒对水体的污染威胁情况。

    一种检测颗粒物沉降速率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2393932U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22568253.0

    申请日:2024-10-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检测颗粒物沉降速率的装置,包括:支架,支架底部设置水槽;内部中空的沉降柱,沉降柱安装于支架上,并且沉降柱的底部伸入到水槽内;沉降柱顶部设置端盖,端盖上安装抽气阀门;多组托盘组件,每一组托盘组件至少包括一托盘,托盘上固定安装一挂钩,托盘内放置一颗粒物承接盘;每一组托盘组件可通过挂钩悬挂于水槽的侧壁上,使颗粒物承接盘位于沉降柱的底部。本实用新型在水样中的颗粒物自然沉降过程中通过替换不同组托盘组件收集不同时间沉降的颗粒物的重量,利用不同时间沉降的颗粒物的重量与颗粒物的总重量的占比,检测颗粒物沉降率的分布情况。本实用新型既可以检测颗粒物沉降速率,也可以检测颗粒物沉降率的分布。

    一种模块化防沉积截污雨水口

    公开(公告)号:CN215442309U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121926146.0

    申请日:2021-08-1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市政道路雨水设施技术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模块化防沉积截污雨水口,包括雨水篦、预制井、初筛篮、导流篮、浮动门、截污篮以及截污框,所述初筛篮设于雨水篦下方,所述导流篮设于所述初筛篮下方,所述截污篮设于所述导流篮下方,所述截污框设于雨水篦下方,分层板将所述截污框分成上层截污框和下层截污框,所述初筛篮、导流篮以及截污篮均设于所述上层截污框内,所述浮动门设于所述截污篮中心可上下移动。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雨水口的改造和新建。采用本实用新型可削减进入雨水干管中的污染物含量,同时减少中、小雨量下雨水径流中的污染物在雨水口和雨水口至雨水干管的连通管内的沉积,保障大雨量下的雨水口过流能力,缓解堵塞现象发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