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80869A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510214122.9
申请日:2025-02-25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荧光成像与透射光谱检测的多模态蛋白样本分析设备,其中,低倍率检测光路组件用于对蛋白样本整体概貌进行低倍率扫描成像;高倍率荧光检测光路组件用于对蛋白样本进行高倍率明场扫描成像和高倍率荧光扫描成像;滤光光路组件用于与高倍率荧光检测光路组件共同配合对蛋白样本进行高倍率吸光度扫描成像,以实现透射光谱检测;载物运动云台用于搭载蛋白样本,并在低倍率检测光路组件和高倍率荧光检测光路组件之间切换以及用于成像调焦。本发明能实现在单次蛋白样本装载中完成低倍率扫描成像、高倍率荧光扫描成像、吸光度定量检测,解决了数据割裂与操作繁琐难题,适用于蛋白样本的免换样多模态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583045B
公开(公告)日:2025-02-07
申请号:CN202410665515.7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B7/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感知智能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摩擦电的力学超材料的结构变形监测方法和装置,其中,力学超材料由多个力学超材料元胞阵列排布得,方法包括:获取每个力学超材料元胞变形时第一薄梁和第二薄梁与摩擦电电极产生的摩擦电信号;基于测量电路,利用预设传感特性曲线和摩擦电信号计算每个力学超材料元胞的变形量;基于每个力学超材料元胞的变形量得到力学超材料的变形量。由此,解决了现有力学超材料结构无法实现自监测的问题,具有自监测、自供电、低成本、易于集成等特征,实现了结构、功能、感知、控制一体化,可应用于能源、交通、住房、机电设备等领域,实施过程简单,计算难度低且检测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8583045A
公开(公告)日:2024-09-03
申请号:CN202410665515.7
申请日:2024-05-27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B7/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感知智能材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基于摩擦电的力学超材料的结构变形监测方法和装置,其中,力学超材料由多个力学超材料元胞阵列排布得,方法包括:获取每个力学超材料元胞变形时第一薄梁和第二薄梁与摩擦电电极产生的摩擦电信号;基于测量电路,利用预设传感特性曲线和摩擦电信号计算每个力学超材料元胞的变形量;基于每个力学超材料元胞的变形量得到力学超材料的变形量。由此,解决了现有力学超材料结构无法实现自监测的问题,具有自监测、自供电、低成本、易于集成等特征,实现了结构、功能、感知、控制一体化,可应用于能源、交通、住房、机电设备等领域,实施过程简单,计算难度低且检测准确。
-
公开(公告)号:CN118090848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209766.4
申请日:2024-02-2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N27/30 , B01L3/00 , G01N27/4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摩擦电的微流控芯片液滴多参数检测装置与方法,检测装置包括衬底材料、检测电极、屏蔽电极、微流控芯片、毛细管路和管路屏蔽外壳;检测电极与微流控芯片内的微流道直接接触;毛细管路嵌入微流控芯片的入口和出口;当液滴接触检测电极并运动时,毛细管路的内壁、微流控芯片的微流道内壁作为固液摩擦电源驱动液滴内的电荷迁移。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利用固体液体摩擦生电原理,根据液滴接触与流经检测电极产生的多阶段电流、电荷与电压信号,检测液滴的尺寸、流量、流动方向、电解质浓度等信息,具有自供电、结构简单、检测尺度小、易与现有微流控芯片集成等优点,能够将其应用于微流控技术的液滴参数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4044431A
公开(公告)日:2022-02-15
申请号:CN202111172056.1
申请日:2021-10-08
Applicant: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乘客输送装置的梯级滚轮异常监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由安装在梯路导轨上的振动传感器产生时域振动信号;通过数据采集模块获取所述时域振动信号;通过时频分析识别待分析的信号频带,所述信号频带由所述时域振动信号通过预设变换分析方法而得来;通过预设滤波分析方法提取出需分析的频带范围内的信号;确定正常信号与缺陷信号的阈值的界限并判断是否产生滚轮故障。
-
-
公开(公告)号:CN111606177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498381.6
申请日:2020-06-04
Applicant: 上海三菱电梯有限公司 , 上海交通大学
IPC: B66B2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故障检测监控方法、故障检测监控装置及使用故障检测监控方法、故障检测监装置的乘客输送装置;通过获取健康数据步骤、获取运行数据步骤、数据比较步骤、数据的处理筛选步骤、运行周期确定步骤,进行乘客输送装置有关振动数据的处理、对比及判断筛选,获得有关故障监控信息;为实现故障检测监控方法,本发明还公开一种故障检测监控装置、以及故障检测监装置的乘客输送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3487371A
公开(公告)日:2014-01-01
申请号:CN201310359458.1
申请日:2013-08-16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IPC: G01N19/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扶梯相关部件的防滑等级划分的方法,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两参数的,即以样本均值及样本方差作为依据的防滑等级划分方法。本发明以样本均值及样本方差这种两参数作为依据进行等级划分,先根据角度均值对部件进行等级划分,再结合方差采用假设检验的数学方法对等级划分结论的可信度进行估计;若可信度不能满足要求,则采取增加试验次数的方法提高其准确度,并重复等级划分及验证可信度的步骤,直至其准确度较高;如果达到一定试验次数后仍不可以获得需要的结果,则接受已有结果,并估计准确率。本发明提高了防滑等级划分的可信度,同时又可以防止盲目地增加试验次数,保证了试验效率及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1666782A
公开(公告)日:2010-03-10
申请号:CN200910308195.5
申请日:2009-10-12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一种动力学测量技术领域的切向接触刚度和阻尼测量装置,包括:测试框架、激励施加装置、测量装置和加载装置,其中:测量装置和加载装置分别固定设置于测试框架内,激励施加装置固定设置于测试框架的上方正对待测样品,测量装置与加载装置相连接,加载装置设置于测试框架底部。本发明采用两端放置同种测试样品来夹紧悬空的另一测试样品,使得振动模型简单,从而保证动态法分析的可行性和可靠性,实现了切向接触刚度和阻尼的可靠测量,并且容易控制预紧力和接触面积大小,最大限度地减小其振动对测量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8723739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673780.X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上海交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梯导向系统振动测量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电梯导向系统振动原位监测装置及其监测方法,电梯导向系统振动原位监测装置包括连接件,其一端固定于导靴座,另一端贯穿并伸出滚轮摇臂;振动传感单元,其安装于连接件,其一端顶紧于滚轮摇臂,另一端顶紧于连接件的悬伸端;振动传感单元包括依次连接的介电层、电极层和基底层,介电层和电极层之间具有变形空间,当滚轮摇臂挤压振动传感单元时,介电层和电极层之间产生相对滑动,电极层和地点位之间产生电势差;测量模块,其一端和电极层连接,另一端和地点位连接,用于测量电极层和地点位之间的电势差。具有提高电梯导向系统振动监测准确性的效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