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梯装置
    1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1486428B

    公开(公告)日:2012-03-28

    申请号:CN200910003318.4

    申请日:2000-08-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B11/0438 B66B11/008

    Abstract: 一种电梯装置,设有支承板,它从一侧开放的碗状的基体底面将轴竖立设在基体内,并横穿基体的开放面,在支承板上设置制动器,在基体的开放面侧的内周面上设置定子绕组,在轴上枢装碗状的旋转体,在底面侧的外周面上设置驱动绳轮,并在旋转体的开放侧的外周面上形成电枢,在与电枢相对的内周面上形成与制动器对应的制动面,将设在升降道内的卷扬机的驱动绳轮与制动器隔离。该结构可防止从驱动绳轮上飞散的绳索润滑油附着在制动面、制动器上的不良情况,并容易维持制动器的稳定的制动作用。

    电梯装置
    1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515904C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510106392.0

    申请日:2000-08-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B11/0438 B66B11/008

    Abstract: 一种电梯装置,设有支承板,它从一侧开放的碗状的基体底面将轴竖立设在基体内,并横穿基体的开放面,在支承板上设置制动器,在基体的开放面侧的内周面上设置定子绕组,在轴上枢装碗状的旋转体,在底面侧的外周面上设置驱动绳轮,并在旋转体的开放侧的外周面上形成电枢,在与电枢相对的内周面上形成与制动器对应的制动面,将设在升降道内的卷扬机的驱动绳轮与制动器隔离。该结构可防止从驱动绳轮上飞散的绳索润滑油附着在制动面、制动器上的不良情况,并容易维持制动器的稳定的制动作用。

    电梯装置
    1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0340466C

    公开(公告)日:2007-10-03

    申请号:CN200410101973.0

    申请日:2000-09-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梯装置具有:轿厢;平衡重;悬挂轿厢及平衡重的主索;设有卷绕主索的驱动绳轮、在轿厢到达顶层时的轿厢的顶棚与升降井道的顶棚之间配置成驱动绳轮的旋转面呈大致水平的状态、通过驱动绳轮的旋转而经过主索使轿厢及平衡重升降的曳引机;供主索中从轿厢至驱动绳轮的部分卷绕的第1转向滑轮;供主索中从驱动绳轮至平衡重的部分卷绕的第2转向滑轮;受轿厢导轨及平衡重导轨支承、对曳引机、第1转向滑轮及第2转向滑轮进行支承的安装台;设于安装台上、避免曳引机、第1转向滑轮及第2转向滑轮的振动传递到轿厢导轨及平衡重导轨的防震构件。

    电梯装置
    14.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226177C

    公开(公告)日:2005-11-09

    申请号:CN00122791.2

    申请日:2000-08-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B11/0438 B66B11/008

    Abstract: 一种电梯装置,设有支承板,它从一侧开放的碗状的基体底面将轴竖立设在基体内,并横穿基体的开放面,在支承板上设置制动器,在基体的开放面侧的内周面上设置定子绕组,在轴上枢装碗状的旋转体,在底面侧的外周面上设置驱动绳轮,并在旋转体的开放侧的外周面上形成电枢,在与电枢相对的内周面上形成与制动器对应的制动面,将设在升降道内的卷扬机的驱动绳轮与制动器隔离。该结构可防止从驱动绳轮上飞散的绳索润滑油附着在制动面、制动器上的不良情况,并容易维持制动器的稳定的制动作用。

    电梯装置
    1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623883A

    公开(公告)日:2005-06-08

    申请号:CN200410101973.0

    申请日:2000-09-20

    Abstract: 一种电梯装置,驱动滑轮5的旋转面为近水平面,轿厢2位于顶楼时轿厢2顶棚与升降井道1顶棚之间配置有曵引机4、轿厢侧转向滑轮10及平衡重侧转向滑轮11。在安装有曵引机4的安装台5上设置有限速器16与控制盘17。安装台15上设有:固定在轿厢导轨或/及平衡重导轨上的第1与第2梁;安装有曵引机4、轿厢侧转向滑轮10及平衡重侧转向滑轮11的第3、第4梁153、154,第3、第4梁通过防震橡胶22固定在第1、第2梁151、152上。

    电梯装置
    1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4370C

    公开(公告)日:2003-04-02

    申请号:CN00102653.4

    申请日:2000-02-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B11/0246 B66B11/0035 B66B17/12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在乘厢上装有卷扬机的电梯中使卷扬机的维修作业容易的电梯装置。在主索两端连接乘厢(2)及平衡块(9),并将主索绕设于设在乘厢(2)外侧面的卷扬机(6)上。乘厢(2)的壁上设有维修用装置(19),维修作业人员通过将该装置的门(18)打开并从乘厢(2)内作业即能从检查口(17)以自然姿势进行卷扬机(6)的维修作业,且无需特别注意不误将工具等沿升降路落下,能提高维修作业效率,并能防止升降路(1)下部浸水时损坏卷扬机。

    电梯装置
    1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264678A

    公开(公告)日:2000-08-30

    申请号:CN00102653.4

    申请日:2000-02-2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B11/0246 B66B11/0035 B66B17/12

    Abstract: 提供一种能在乘厢上装有卷扬机的电梯中使卷扬机的维修作业容易的电梯装置。在主索两端连接乘厢(2)及平衡块(9),并将主索绕设于设在乘厢(2)外侧面的卷扬机(6)上。乘厢(2)的壁上设有维修用装置(19),维修作业人员通过将该装置的门(18)打开并从乘厢(2)内作业即能从检查口(17)以自然姿势进行卷扬机(6)的维修作业,且无需特别注意不误将工具等沿升降路落下,能提高维修作业效率,并能防止升降路(1)下部浸水时损坏卷扬机。

    电梯对重装置及其改造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944255A

    公开(公告)日:2015-09-30

    申请号:CN201410495793.9

    申请日:2014-09-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B11/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梯对重装置及其改造方法。其目的在于,抑制成本的增加且提高吊框的抗震强度。作为解决手段,各吊框(25)具有:截面呈“コ”状的与上框(26)和下框(27)连接的吊框主体(31);以及截面呈“コ”状的对吊框主体(31)进行加强的加强体(32)。加强体(32)通过焊接或螺栓固定而固定于吊框主体(31)。此外,加强体(32)被配置为从外侧抱住吊框主体(31)。即,加强体(32)分别重叠于吊框主体(31)的侧面部、前面部以及背面部的外表面上。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