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803021A
公开(公告)日:2021-05-14
申请号:CN202011583707.1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中科廊坊过程工程研究院
IPC: H01M4/62 , H01M4/58 , H01M10/0525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纳米FeF3/C复合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锂离子电池。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将反应原料放置于反应釜内,并向反应釜内填充保护气体,密封;其中,所述反应原料包括铁源和聚四氟乙烯;(2)对密闭后的反应釜进行热处理,所述热处理的温度大于等于400℃,得到纳米FeF3/C复合正极材料。本发明利用聚四氟乙烯在低温下升华的性质,通过使用密闭反应釜使铁源和氟源进行充分反应;所使用聚四氟乙烯可同时提供氟源和裂解获得具有超细纳米颗粒的三氟化铁复合正极材料。本发明提供的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具有可逆比容量高、倍率性能优、循环稳定性好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1092210B
公开(公告)日:2021-04-23
申请号:CN201911400301.2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中科廊坊过程工程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36 , H01M4/485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0 , H01M4/62 , H01M10/0525 , C01B32/1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元正极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复合材料包括三元正极材料内核,以及包覆在所述内核表面的外壳,所述外壳包括第一包覆物和第二包覆物;所述第一包覆物为三维纳米网络层状结构,包括导电聚合物/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物,以及原位分散在所述复合物表面的含氢的锂钛氧化合物和FeF3(H2O)0.33,所述第二包覆物为聚乙烯醇的碳化产物。采用本发明的三元正极复合材料制备的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离子导电性和电子导电性,具有放电比容量、首次库伦效率和循环稳定性好等突出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2687881A
公开(公告)日:2021-04-20
申请号:CN202011583546.6
申请日:2020-12-28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中科廊坊过程工程研究院
IPC: H01M4/62 , H01M4/58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氟氧化铁正极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锂离子电池,所述氟氧化铁正极材料的化学组成为:FeOXF2‑X/C,其中0
-
公开(公告)号:CN111082024B
公开(公告)日:2021-04-13
申请号:CN201911400163.8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中科廊坊过程工程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36 , H01M4/485 , H01M4/583 , H01M4/60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覆材料、其制备方法及用途,属于电化学电源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所述包覆材料包括导电聚合物/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物,以及原位分散在所述复合物表面的含氢的锂钛氧化合物和FeF3(H2O)0.33,所述包覆材料为三维纳米网络层状结构。本发明所制备的包覆材料可以用在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领域,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或负极材料进行表面包覆,可以大幅度提高电极材料的导电性、放电比容量、首次库伦效率、循环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08862377B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1810982348.3
申请日:2018-08-27
Applicant: 中科廊坊过程工程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Ti4O7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Ti4O7纳米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采用纳米二氧化钛为钛源,无机碳源及有机碳源共同作为还原剂,经研磨和热处理后获得Ti4O7纳米材料。制备过程中通过利用无机碳源与有机碳源之间的协同作用实现了产品纳米颗粒粒径和纯度的可控制备。该制备方法的工艺流程简单,成本较低,获得的Ti4O7纳米材料纯度和电导率高,粒径小,可用作催化材料和电极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1747675A
公开(公告)日:2020-10-09
申请号:CN202010717246.6
申请日:2020-07-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中科廊坊过程工程研究院
IPC: C04B24/28 , C04B22/12 , C04B22/16 , C04B103/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无碱速凝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所述无碱速凝剂的制备原料包括:硫酸铝、有机胺、氟盐、镁盐、弱酸类助催化剂、环氧树脂、环氧固化剂和水。本发明所述无碱速凝剂在掺量很低的情况下,仍能够使混凝土快速凝结,初凝时间和终凝时间较短,一天强度高,并可使后期强度具有较高的强度保留率,且生产过程中不污染环境,产品安全可靠。
-
公开(公告)号:CN111313023A
公开(公告)日:2020-06-19
申请号:CN202010101562.0
申请日:2020-02-19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中科廊坊过程工程研究院
IPC: H01M4/62 , H01M4/13 , H01M4/139 , H01M10/052 , H01M10/058 , B82Y30/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固含量半固态电极的组成、制备方法及其锂浆料液流电池。所述电极由活性材料、导电剂、表面接枝有极性烷基链的纳米结构分散剂、电解液组成和集流体构成,其特点在于,该半固态电极中活性物质颗粒的质量占比可达浆料体系的90%,且分散剂与导电剂共同吸附在活性物质颗粒表面,一方面减小了活性物质与电解液的直接接触、降低了副反应的可能性,提高了电池库伦效率;另一方面,纳米结构的分散剂有效降低了半固态电极的粘度及剪切强度,因而同一固含量下电极具有更好的流动性,有利于降低浆料液流电池电极流动过程中的功耗。该电极用于锂浆料液流电池,可提升电池首次库伦效率和能量密度,有利于电池的长期、稳定循环。
-
公开(公告)号:CN111097747A
公开(公告)日:2020-05-05
申请号:CN201911355629.7
申请日:2019-12-25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中科廊坊过程工程研究院 , 中科(马鞍山)新材料科创园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循环清洗并溶解化学品的装置以及循环清洗并溶解化学品的方法。所述装置包括:依次连接的化学品溶解单元、清洗液一次处理单元、清洗液储存单元和清洗液二次处理单元,清洗液二次处理单元还与化学品溶解单元相连接,化学品溶解单元包括超声波分散罐。所述方法包括:1)将清洗液二次处理单元产出的清洗液通入各罐体,开动超声;2)将各罐体中的清洗液通入清洗液一次处理单元,再通入清洗液储存单元;3)将清洗液储存单元中的清洗液通入清洗液二次处理单元进行处理循环使用;4)将化学品置于超声波分散罐里,打开超声进行加速溶解。该装置能够有效清除污染物,实现水资源的循环利用,同时能够加速原材料溶解速率,均化分散。
-
公开(公告)号:CN111082024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400163.8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中科廊坊过程工程研究院 ,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IPC: H01M4/36 , H01M4/485 , H01M4/583 , H01M4/60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包覆材料、其制备方法及用途,属于电化学电源材料制备技术领域。所述包覆材料包括导电聚合物/石墨烯/碳纳米管复合物,以及原位分散在所述复合物表面的含氢的锂钛氧化合物和FeF3(H2O)0.33,所述包覆材料为三维纳米网络层状结构。本发明所制备的包覆材料可以用在锂离子电池电极材料领域,对锂离子电池正极材料或负极材料进行表面包覆,可以大幅度提高电极材料的导电性、放电比容量、首次库伦效率、循环稳定性和使用寿命,应用前景广阔。
-
公开(公告)号:CN110970668A
公开(公告)日:2020-04-07
申请号:CN201911338498.1
申请日:2019-12-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过程工程研究所 , 中科廊坊过程工程研究院
IPC: H01M10/058 , H01M4/62 , H01M4/131 , H01M4/1391 , H01M10/0525 , H01M10/056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全固态电池复合结构、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全固态电池复合结构包括正极材料层和依次设置于所述正极活性材料层表面的氟化铝过渡层和固态电解质层。针对现有技术中氧化物电解质难成型、致密度难提升、导率低,且高温成型过程中,正极材料与氧化物固态电解质界面化学反应的问题。本发明所述全固态电池结构提高了离子电导率和材料的稳定性,而且可以有效促进界面的烧结,提升界面结合力,降低材料孔隙率,提高正极片和固态电解质的致密度,能够很好的解决正极片和电解质层之间发生不良反应的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