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216484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545068.1
申请日:2024-05-06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IPC: A01M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油茶林地传粉昆虫调查装置及调查方法,包括黄色诱捕盘d、不锈钢矩形管和不锈钢片c,不锈钢矩形管包括不锈钢矩形管a和不锈钢矩形管b,不锈钢矩形管a插接在不锈钢矩形管b顶部,四个不锈钢片c以垂直阵列在四个方向固定在不锈钢矩形管四周,四个黄色诱捕盘d分别固定在不锈钢片c前端;包括以下步骤:诱捕剂配方筛选和确定;在油茶林地布置固定样地,采用对角线法每隔5‑6m埋设一个调查装置;将诱捕剂加入诱捕盘;放置24h后收集诱捕盘内昆虫,统计昆虫种类及数量并对昆虫制作针插标本后鉴定。本发明利用昆虫诱捕剂将昆虫诱捕至诱捕盘,不受昆虫活动频繁的影响,提升捕捉效率、降低调查工作量,不会造成油茶花的脱落。
-
公开(公告)号:CN116235736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192320.0
申请日:2023-03-02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植物授粉技术领域的一种油茶授粉树配栽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选择4个长林油茶系列以人工授粉和自然授粉进行混料试验设计成20个授粉组合,统计不同组合油茶果实数量、质量和座果率;S2.计算全花期人工授粉座果率A=(Z×Y)/X,获得单株油茶在全花期人工授粉的实际产油量;S3.通过混料试验设计计算不同混料配比下单株油茶产油量,将数据输入JMP软件中,对最优品种配置进行预测;S4.通过Origin软件,做出不同混料配比组合对油茶产量影响的线性拟合方程;S5.通过预测刻画器,预测4个油茶品种对产油量影响的趋势,计算油茶授粉树最佳配栽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5777488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80480.4
申请日:2022-12-09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组培苗栽培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鹿茸草组培苗栽培基质及育苗栽培方法,其中,鹿茸草组培苗栽培基质主要由营养土和生物炭粒组成,所述营养土由泥炭、珍珠岩、锯末和谷壳按体积比2~10:1:2~4:2~3混合均匀组成。通过应用本发明鹿茸草栽培基质及培育方法,将无根组培苗茎段经过不同生根溶剂浸泡处理后,移栽入经复配而成的无纺布容器袋中,无需与寄主伴生,所培育出来的容器苗移栽成活率高达93%以上,有效解决现有鹿茸草存在人工繁育困难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016311A
公开(公告)日:2021-06-25
申请号:CN202110190643.7
申请日:2021-02-20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适合南方红豆杉幼林生长的施肥方法,该方法所述的专用底肥为人畜粪便、菜枯饼为原料,有机质含量≥50%,N+PO2+K含量≥6%,含水量≤15%,且不含其它有毒有害物质,所述的专用复合肥,包括N、PO2和K,其中N:PO2:K比例为16:7:16或17:9:13,养分含量≥39%;本发明施肥方法为:造林前施专用底肥2.5kg/株,造林后每年追施专用复合肥480g/株;采用该方法涉及的简易施肥工具,施肥效率提高至少100%。该施肥方法由于均匀分布于树的周围,深度达到30cm,不仅保证肥料的有效性,还增加林木的抗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140472B
公开(公告)日:2021-03-23
申请号:CN201910435343.3
申请日:2019-05-23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促进七叶一枝花种子萌发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选取七叶一枝花自然开裂的成熟饱满种子;步骤二:将晾干的七叶一枝花种子浸泡到赤霉素和PEG(聚乙二醇)的混合液中24‑84h,所述混合液中赤霉素的浓度为400‑600μM,所述混合液中PEG的质量浓度为15‑40%,浸泡过程使所述七叶一枝花种子处于自然光照下;步骤三:将浸泡后的七叶一枝花种子置于沙子中,浇水,进行恒温暗培养。该方法与现有的七叶一枝花的繁殖技术相比较,通过GA3和PEG的协同作用,能够完全打破其休眠,新鲜种子的萌发率可达85%以上,从种子处理到萌发只需4个月,极大的缩短了种子萌发的周期,且种子萌发率高、苗壮、整齐、移栽成活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111631112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514346.9
申请日:2020-06-08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多穗柯容器育苗基质,涉及植物栽培技术领域。所述基质包括泥炭、稻壳-木屑混合物以及黄心土;所述泥炭、稻壳-木屑混合物、黄心土的体积比为(3~5):(6~2):(1~3)。本发明还提供了多穗柯容器育苗方法,本发明所述方法将多穗柯扦插苗移栽到添加有育苗基质和缓释肥的无纺布育苗容器袋中进行栽培。本发明通过调整多穗柯容器育苗基质的配比、缓释肥的施用量以及栽培容器的规格,提高了多穗柯容器苗的苗高、地径、高径比、地上生物量、根生物量、茎生物量、叶生物量、总生物量等生长指标,为多穗柯优质容器苗培育提供了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0820052B
公开(公告)日:2020-08-28
申请号:CN201911111341.5
申请日:2019-11-14
Applicant: 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哈尔滨林业机械研究所 ,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提供了一种自动劈麻反拉式苎麻剥麻机,包括机架、传动机构、劈麻剥麻机构及控制器,苎麻条通过劈麻剥麻机构中的送料装置将苎麻条进行输送,自定心劈麻组合刀具将苎麻条单侧劈裂通过压麻装置将劈裂的苎麻条统一展开压平,传送至夹麻去皮装置和偏心夹麻装置,折麻升降装置将夹持在偏心夹麻装置的苎麻条端部的麻骨折断,反拉装置反拉苎麻条完成剥麻去骨工作。本发明公开的的自动劈麻反拉式苎麻剥麻机,实现了一次性劈麻、夹麻折麻、反拉去骨等整套工序,在整个剥麻过程中,麻骨始终保持长条完整状态,从而杜绝了碎小麻骨粘附在纤维层中难以去除的问题,能够满足麻农的实际剥麻需求,具有很好的市场推广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20022220A
公开(公告)日:2025-05-23
申请号:CN202510230996.3
申请日:2025-02-28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IPC: A61K8/9789 , A61Q19/00 , A61P29/00 , A61P17/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抗敏舒缓组合物、化妆水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护肤品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抗敏舒缓组合物包含以下质量份数的组分:薄壳香油茶花提取物20~30份、金缕梅提取物16~22份、荆芥提取物10~15份和龙胆草提取物8~18份,该抗敏舒缓组合物在舒缓的同时,还能促进皮肤抗炎、修复,有利于皮肤屏障的修复,提高皮肤抵御外界刺激的能力。本发明的化妆水含有所述的抗敏舒缓组合物,不添加乳化剂和表面活性剂,成分天然,温和无刺激,适用于正常肌肤及敏感肌肤,能舒缓皮肤瘙痒、红肿、炎症等过敏反应。
-
公开(公告)号:CN119470772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601027.6
申请日:2024-11-11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碳汇计量监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森林土壤碳汇计量监测装置,包括车体和安装板,所述安装板中转动连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内壁固定安装有采样筒,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安装架。该森林土壤碳汇计量监测装置及其方法,通过设置开挖采样组件,开挖采样组件使用后在伺服马达的启动以及内齿圈和传动齿轮啮合传动下,多个开挖铲可以一起转动到采样筒的下表面,并配合伺服电机的启动以及驱动齿轮和外齿圈的啮合传动下,多个开挖铲一起绕着采样筒的轴心进行转动,进而将采样筒中的土壤与采样区域的土壤分割开,在多个开挖铲的托举下,从而能够完整地将采样筒内的圆柱形采样土壤给取出,保证了对森林土壤碳汇计量监测数据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6235736B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310192320.0
申请日:2023-03-02
Applicant: 中国林业科学研究院亚热带林业实验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植物授粉技术领域的一种油茶授粉树配栽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选择4个长林油茶系列以人工授粉和自然授粉进行混料试验设计成20个授粉组合,统计不同组合油茶果实数量、质量和座果率;S2.计算全花期人工授粉座果率A=(Z×Y)/X,获得单株油茶在全花期人工授粉的实际产油量;S3.通过混料试验设计计算不同混料配比下单株油茶产油量,将数据输入JMP软件中,对最优品种配置进行预测;S4.通过Origin软件,做出不同混料配比组合对油茶产量影响的线性拟合方程;S5.通过预测刻画器,预测4个油茶品种对产油量影响的趋势,计算油茶授粉树最佳配栽方案。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