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732174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0966965.X
申请日:2024-07-18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生成光频梳的光纤上微环谐振腔制备方法,利用“样品转移”法将制备的氮化硅微环谐振腔样品转移至D型光纤上;聚合物锥形波导设计与微环谐振腔样品上的氮化硅波导端面耦合,能够为微环谐振腔提供2个端口,两根弯曲聚合物锥形波导分别与D型单模光纤中两个侧壁的纤芯区域相连。聚合物锥形波导采用飞秒激光诱导双光子聚合技术(TPP)打印。将用于产生光频梳的微环谐振腔样品直接集成到单根光纤上,可以极大提高微腔与泵浦源的耦合效率与稳定性,不需要额外的模斑转换器,降低微腔光频梳的产生与测试难度,减小封装尺寸,提高微腔光梳光源的集成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53773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485543.0
申请日:2024-04-22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 G06V20/13 , G06V10/25 , G06V10/52 , G06V10/44 , G06V10/82 , G06V10/766 , G06V10/764 , G06N3/0455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学卫星图像中舰船多尺度目标旋转检测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将待检测的光学卫星图像裁剪为多个子图;构建舰船多目标旋转检测模型;构建舰船多目标旋转检测模型损失函数;基于预设的光学卫星图像数据集对舰船多目标旋转检测模型进行多次迭代训练,直至舰船多目标旋转检测模型损失函数收敛,得到训练好的舰船多尺度旋转检测模型;将多个子图输入训练好的舰船多尺度旋转检测模型,输出每个子图的结果,将所有子图结果映射回待检测的光学卫星图像,再进行非极大值抑制处理得到最终检测结果;其中,子图的结果包括舰船目标所在位置坐标和舰船所属类别。本发明实现了高效准确的舰船目标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18486072A
公开(公告)日:2024-08-13
申请号:CN202410514096.7
申请日:2024-04-26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无监督学习的跨视角行人检索方法及系统,其中,该方法包括:构建双分支孪生网络结构;将处理后的跨视角行人重识别数据集输入到双分支孪生网络结构中进行训练;将测试数据集输入到训练好的双分支孪生网络结构中的第一分支网络,得到模型性能结果。本发明降低了标注数据带来的限制,从而在无监督环境下更好地对行人进行检索。
-
公开(公告)号:CN118274667A
公开(公告)日:2024-07-02
申请号:CN202410368379.5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 F42B2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点阵超材料的抗冲击及微气泡减阻结构的飞行器弹体。微气泡通过点阵结构支柱中的微流道流通到弹体表面,形成包裹弹体的微气泡层,利用微气泡减阻机理,调控弹体近壁面边界层的拟序结构,从而有效降低航行中的摩擦阻力。点阵超材料结构使用3D打印技术制备,形成高强度的抗弯矩结构的同时,利用点阵超材料实现蒙皮结构的轻量化,使跨介质飞行器实现高速抗冲击入水和水下高速航行,进一步提高飞行器的效能,本发明对实现跨介质飞行器轻质高强高效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8219619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314089.2
申请日:2024-03-19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 B32B9/04 , B32B37/06 , B32B37/10 , B32B17/02 , B32B17/12 , B32B38/00 , B32B7/12 , B32B37/12 , B32B38/1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昆虫外骨骼形态铺层复合材料面板、夹芯结构及制备方法。夹芯结构包括两片仿生铺层复合材料面板和一块芳纶蜂窝芯层。仿生铺层复合材料面板借鉴昆虫外骨骼的螺旋堆叠微结构,铺层设计考虑复合材料的对称性和均衡性要求,通过在相邻纤维层间引入固定的旋转角度,并以转过180°为一个周期,循环铺设若干个周期后热压固化而成。仿生铺层设计有效减小复合材料的层间剪应力,弱化复合材料固有的各向异性,提升横向承载和抗冲击能力。仿生铺层复合材料面板与芳纶蜂窝芯层有高比强度、高比刚度、冲击吸能、减振降噪、电磁屏蔽等优势,获得综合性能更加优异的结构功能一体化材料,有望广泛运用于各类航天飞行器的主承力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18171227A
公开(公告)日:2024-06-11
申请号:CN202311862680.3
申请日:2023-12-29
Applicant: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 , 上海交通大学 , 中国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 , 北京大学
IPC: G06F18/25 , G06F18/2132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面向线性超定系统的超凸多面体映射方法、装置、介质和电子设备。首先,确定超凸多面体的第一期望线性超定系统;通过第一期望线性超定系统确定第一期望线性超定系统的输入变量数目、输出变量数目和系统传递矩阵以及超凸多面体的系统输入变量向量和超凸多面体的系统输出变量向量;然后通过系统输入变量向量的中心坐标和半径坐标获得系统输入变量向量的区间范围;最终通过输入变量数目、输出变量数目、系统传递矩阵、中心坐标、半径坐标、区间范围和系统输出变量向量对系统输出变量向量进行解析求解,获得系统输出变量向量的值域范围。解决了当输入变量空间为超凸多面体时线性超定系统输出区域的映射传递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041176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077131.3
申请日:2024-01-19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一种新型供能感知一体化空间太阳电池阵,为供能、探测和识别三维一体化的组件,包括空间太阳电池阵、柔性PI膜以及传输线;空间太阳电池阵包括排布在柔性PI膜上的若干电池阵单元;每个电池阵单元包括若干单片太阳能电池和若干探测装置、识别装置,通过传输线与航天器主机通信和传输能源,探测装置、识别装置无串扰地排布在每个电池阵单元的空隙中。本申请通过砷化镓空间太阳能电池满足航天器整体发电的需求,通过激光探测器、微波探测器和压电振动探测器分别探测高能激光、高能微波和动能三种打击的信号,边缘计算识别模块感知信号的归集判定,可为高价值航天器供能系统的在轨毁伤感知与诊断提供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787094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808608.2
申请日:2023-12-26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
IPC: G01L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间接型光泳力测试装置,包括测试机构、真空室、光源装置、CCD相机、压力和温度传感器,测试机构位于真空室内部,包括中空框架结构、连接件和摆臂,摆臂一端通过连接件与中空框架结构的顶部横梁连接,能够在光泳作用下相对顶部横梁摆动,另一端能够固定被测试件,使被测试件与摆臂轴线夹角为0°,光源装置位于真空室外部,为光泳作用提供光源,CCD相机位于真空室外部,用于拍摄并记录摆臂摆动角度,压力传感器置于真空室顶壁,温度传感器分别置于真空室侧壁。本发明设计的测试装置结构简单、体积小、成本低,能够通过测量摆臂摆动角度实现宏观光泳力高精度测量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7864439A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311818120.8
申请日:2023-12-27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天器结构健康监测的柔性智能蒙皮及研制方法,使用应变、温度、加速度、超声等多个传感器阵列,通过一体化柔性封装集成的方法制备柔性蒙皮,兼顾轻、薄、柔、小、异型曲面或狭小空间共形的特点。本发明使用时可以像创可贴一样贴合在对应的航天器结构表面,即可实现对航天器在轨状态监测和空间环境感知。
-
公开(公告)号:CN117832875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311842883.6
申请日:2023-12-28
Applicant: 中国航天科技创新研究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红外辐射特性可调和雷达RCS缩减的兼容隐身器件,属于飞行器隐身设计领域。包括碳薄膜材料结构层、电路PCB板层和金属反射PCB板层,所述碳薄膜材料结构层制备在电路PCB板层上表面,形成编码超表面。电路PCB板层和金属反射PCB板层之间为空气间隔层,这三层结构形成超材料。通过供电电路调节碳薄膜材料结构层的两层碳薄膜的电压差,可以实现红外发射率调控,改变红外辐射特性,编码超表面通过编码单元的不同排布可以在X波段实现10dB的RCS缩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