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603104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610148876.X
申请日:2016-03-1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C12Q1/6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44 , C12Q2563/143 , C12Q2531/125 , C12Q2525/207 , C12Q2563/107
Abstract: 本发明是基于p19蛋白修饰的磁性微球的特异性富集作用和滚环扩增放大技术,开发了一种简单的方法用于血清中循环microRNA的检测。首先,将双功能探针与目标miRNA杂交形成dsRNA结构,并通过与p19蛋白的特异性结合作用富集到PFMBs表面。然后将加热释放出的JP探针/miRNA复合物作为引物进行RCA反应,从而产生长单链DNA产物。加入检测探针与RCA产物杂交形成长dsDNA,并嵌入大量荧光染料SYBR Green获得增强的荧光信号。通过利用PFMBs特异性富集目标物及降低背景信号,并结合RCA进行信号放大,所建立的方法具有很高的灵敏度。在最优实验条件下,得到该方法的线性范围为10 fM~100 pM,miRNA的检测限低至1 fM。
-
公开(公告)号:CN104289206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410541150.3
申请日:2014-10-1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核苷聚合物基质的毛细管整体柱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以叠氮胸苷为功能单体,与炔基类单体、交联剂、催化剂、引发剂和致孔剂于室温振荡混合均匀,注入经乙烯基改性的石英毛细管中,通过自由基聚合-Cu(I)点击化学“一锅”反应,热引发聚合,经清洗、干燥得到核苷聚合物基质的毛细管整体柱。本发明利用Cu(I)点击化学将叠氮胸苷键合到聚合物骨架中,所制得的核苷聚合物基质的毛细管整体柱具有很好的通透性、多孔性以及化学和机械稳定性,可以实现对有机小分子以及复杂生物分子的分离。
-
公开(公告)号:CN103736433B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410034003.7
申请日:2014-01-2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无机复合纳米材料的制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疏水磁性介孔微球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疏水磁性介孔微球制备过程如下:(1)通过溶胶-凝胶反应,以表面活性剂作为结构导向剂,在磁性无机纳米颗粒表面包覆上掺杂疏水基团的具有有序介孔结构的二氧化硅/表面活性剂复合材料;(2)再通过溶剂萃取除去表面活性剂,得到疏水磁性介孔微球。本发明制得的疏水磁性介孔微球具有良好的核-壳形貌,磁场感应性好,特异性强,在蛋白质组学等领域有良好的使用价值和潜在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692343A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510114830.1
申请日:2015-03-1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29 , C01B19/007 , C01P2002/72 , C01P2002/80 , C01P2004/04 , C01P2004/62 , C01P20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硒化锡纳米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采用一种简单温和绿色的方法合成了硒化锡,并进一步通过超声的方法修饰上了亲水性配体,合成了良好水分散性的硒化锡纳米片。该纳米材料具有强的近红外吸收性质,并能够有效的将近红外激光转换为热能,其光热转换效率达到29.8%,且同时具有良好的光热稳定性,可用于癌细胞的光热治疗。同时,该纳米材料具有二维片层结构的大的比表面积,具有高的药物负载能力,其纳米药物复合体能够实现pH值响应和光热响应的药物释放效果,可作为药物载体应用于癌细胞的化学药物治疗。该纳米材料的还可用于光声成像和红外热成像,实现成像指导的光热、药物一体化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102558463B
公开(公告)日:2013-05-29
申请号:CN201210000137.8
申请日:2012-01-0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C08F292/00 , C08F230/06 , C08F222/14 , B01J20/26 , B01J20/28 , B01J20/30 , C07B63/00 , C07H1/00 , C07H19/00 , C08B37/00 , C07K1/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一锅合成苯硼酸聚合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采用一锅法首先将四氧化三铁纳米粒子分散在含有硅烷前驱体和催化剂的醇中,进行溶胶-凝胶反应,然后继续向溶液中添加苯硼酸型的功能单体、交联剂和引发剂进行自由基聚合反应,制得苯硼酸聚合磁性纳米复合材料。本发明的合成方法简单有效,产率高,试剂消耗少。制得的苯硼酸聚合磁性纳米复合材料具有较好的核壳形貌,磁场感应性好,特异性强,吸附容量大,在蛋白质组学等领域有良好的使用价值和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2225249B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110085266.7
申请日:2011-04-0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B01D15/2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有机-无机杂化毛细管整体柱的制备。该方法将硅烷前驱体、分散剂、催化剂混合,于冰水浴下剧烈搅拌至透明粘稠状,随后加入有机功能单体、致孔剂、引发剂于0~4℃下超声至完全溶解,再注入经乙烯基改性的石英毛细管内,经过处理制得整体柱。该方法制得的杂化整体柱兼备有机整体柱和无机整体柱的优点,适用于分离或富集含1,2-顺式二醇结构的小分子、核苷酸、多糖以及糖蛋白质。
-
公开(公告)号:CN102850490A
公开(公告)日:2013-01-02
申请号:CN201210283346.8
申请日:2012-08-1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C08F230/08 , C08F220/06 , C08F220/56 , C08F226/06 , C08F2/44 , C08J9/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以POSS类化合物为交联剂的分子印迹聚合物的制备方法:将模板分子和功能单体溶解到致孔剂中,溶解后放置12-24h,使模板分子和功能单体充分作用,再把交联剂和引发剂加入上述预聚合溶液中,超声5~15min使其充分溶解,混合物用氮气流除氧5~15min,密封后置于60~80℃的烘箱中反应8~24h。该方法操作简单,利用该方法制备出来的分子印迹材料耐高温性能好,选择性高,物理和化学性能好,选择不同的模板分子时,能用于不同类对象的选择性富集与分离,应用范围广泛。
-
公开(公告)号:CN102626609A
公开(公告)日:2012-08-08
申请号:CN201210110319.0
申请日:2012-04-16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B01J20/26 , B01J20/281 , B01J20/30 , C07K1/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有机-无机杂化蛋白质分子印迹毛细管整体柱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硅烷前驱体、分散剂和催化剂混合并水解后,加入到含有机功能单体、交联剂、致孔剂、引发剂和模板蛋白的混合液中,于0~4℃下超声至完全溶解,再注入经乙烯基改性的石英毛细管内,通过原位聚合反应制得有机-无机杂化蛋白质分子印迹毛细管整体柱。本发明操作简单,反应条件温和,制备的整体柱兼备有机整体柱和无机整体柱的优点,将分子印迹的专一识别特性和整体柱在线分离的特性相结合,为蛋白质组学研究提供一种高丰度蛋白质去除的新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214953161U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023074323.5
申请日:2020-12-18
IPC: G01N23/2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X射线近红外二区发光生物成像装置,包括:光源模块和发光成像模块;发光成像模块包括:物镜、第一二向色镜、CCD相机和InGaAs相机;光源模块用于为待成像样品提供激发光,物镜用于收集待成像样品受激发后发出的荧光,第一二向色镜用于将物镜收集到的荧光反射至CCD相机或InGaAs相机的光入口。在本方案中,通过X射线激发光路和成像相机的协同切换,以实现X射线可见‑近红外二区发光成像,进而可为闪烁体材料与X射线发光分析研究提供仪器支撑,有助于实现复杂样品体外诊断和深层活体精准成像分析,推动闪烁体纳米材料研发及其在X射线发光免疫分析、X射线发光成像、X射线治疗和X射线光遗传学研究等领域中的前沿科学研究和实际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208464438U
公开(公告)日:2019-02-05
申请号:CN201721541688.X
申请日:2017-11-1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复合丝素蛋白敷料,所述敷料包括由上往下依次紧密排列的保护层、隔离层和粘贴层,所述保护层和隔离层均粘接在粘贴层上表面,隔离层中部开设有凹槽,隔离层的凹槽内设置有位于上层的敷芯层和位于下层的吸水层,所述吸水层的上表面分布有圆柱形凸点。本实用新型复合丝素蛋白敷料吸水能力强,可以快速将伤口组织和周围皮肤处的大量渗液吸收;透气性好,能够维持敷芯层的清洁,避免细菌的滋生;使用方便,能够有效地防止伤口与敷料之间的粘连,避免伤口二次伤害。
-
-
-
-
-
-
-
-
-